春山夜月原文,译文及赏析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古诗吧,古诗的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仗、声律。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春山夜月原文,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分享。

  春山夜月原文,译文及赏析1

  春山夜月

  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译文

  春天的山中有着太多的美好事物,赏玩到入夜了都忘记了归去。掬起一捧水来,天上月就落人在手中,就如手捧一轮月;撷几枝野艳山花,馥郁的香气便溢满衣衫。兴致高昂,哪管路远路近呢,想要离去却怜惜那楚楚的花草。翘首南望,夜风送来了阵阵钟声;远处的楼台忽隐忽现在一片青翠的山色之中。

  赏析

  世所称好诗者,或有奇思,或具佳构,或出语不俗,或所见精微。占其一者已胜,况“四美”皆具。良史,飘逸逊于太白;沉郁输与少陵;然藉此诗堪可与“仙”“圣”一角。

  何年不春?何处无春?春者,景明也,赏心也,胜事亦多也。巨细不捐,是为冗杂,取舍乏当也。良史,虽非唐诗之大家,却深谙于诗家之此道。不写天朗月明,不描花态柳情,不书鸟之幽鸣,不叙竹之青葱,非功力未到,乃无独步之俗见,弃之也。只撷趣事两帧——“掬水”,因水之柔,不意,却恰似将溪中之月影,捞入手,灿然矣,陶然矣,此不言其为真情趣言何也?“弄花”,因花之娇,孰料,离去时衣衫暗香仍浓,醉矣,美矣,此不言其真趣味又当言何也?介甫所言极是:“动人春色不须多。”由此“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终成享誉当世醉倒后人之千古绝唱,乃不夸之言也。

  春山夜月原文,译文及赏析2

  春山夜月

  唐代:于良史

  春山多胜事,赏玩夜忘归。

  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

  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

  南望鸣钟处,楼台深翠微。

  《春山夜月》译文

  春山景色美不胜收,直至夜幕降临后仍留恋不已,忘记归去。

  捧起山泉,月影闪烁在手掌间;拨弄山花,香气渗透着衣衫。

  游兴顿起,不会在乎路途的远近;想要离去,总难舍下花草的深情。

  翘首南望钟声悠扬之处,翠微深处,楼台掩映。

  《春山夜月》注释

  春山:一作“春来”。

  掬(jū):双手捧起。《礼记·曲礼上》云:“受珠玉者以掬。”

  鸣钟:一作“钟鸣”。

  翠微:指山腰青翠幽深处,泛指青山。庾信《和宇文内史春日游山》诗云:“游客值春晖,金鞍上翠微。”

  《春山夜月》赏析

  此诗描写春夜山中赏月的乐趣,诗人描绘了一幅清幽淡远的春山夜月图,流露出一种悠然自得、纵情山水的畅快心情。开篇两句交代了全篇诗情产生的由头,写出了“多胜事”是“赏玩忘归”之因。接下来的六句是对“胜事”与“赏玩忘归”的具体描述。全诗风格清淡闲雅,描摹物态历历如绘,极富神韵,尤其是颔联两句,物我交融,神完气足,意境鲜明,妙趣横生,历来脍炙人口。

  诗的开头二句点出:春天的山中有许多美好的事物,自己游春只顾迷恋玩赏,天黑了,竟然忘了归去。这两句,提纲挈领,统率全篇。以下六句,具体展开对“胜事”与“赏玩忘归”的描述。一、二句之间,有因果关系,“多胜事”是“赏玩忘归”的原因。而“胜事”又是全诗发脉的地方。从通篇着眼,如果不能在接着展开的三、四句中将“胜事”写得使人心向往之,那么,其余写“赏玩忘归”的笔墨,势将成为架空之论。

  在这吃紧处,诗人举重若轻,毫不费力地写道:“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此处描写堪称恰到好处:

  第一,从结构上来看,“掬水”句承第二句的“夜”,“弄花”句承首句的.“春”,笔笔紧扣,自然圆到。一、二句波纹初起,至这两句形成高潮,以下写赏玩忘归的五、六两句便是从这里荡开去的波纹。

  第二,这两句写山中胜事,物我交融,神完气足,人情物态,两面俱到。既见出水清夜静与月白花香,又从“掬水”“弄花”的动作中显出诗人的童心不灭与逸兴悠长。所写“胜事”虽然只有两件,却足以以少胜多,以一当十。

  第三,“掬水”句写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将明月与泉水合而为一;“弄花”句写山花馥郁之气溢满衣衫,将花香衣香浑为一体。艺术形象虚实结合,字句安排上下对举,使人倍觉意境鲜明,妙趣横生。第四,精于炼字。“掬”字,“弄”字,既写景又写人,既写照又传神,确是神来之笔。

  诗人完全沉醉在山中月下的美景之中了。唯兴所适,根本不去计算路程的远近。而当要离开时,对眼前的一花一草不能不怀依依惜别的深情。这就是诗人在写出“胜事”的基础上,接着铺写的“兴来无远近,欲去惜芳菲”二句的诗意。这两句写赏玩忘归,“欲去”二字又为折入末两句南望楼台埋下伏笔。

  正当诗人在欲去未去之际,夜风送来了钟声。他翘首南望,只见远方的楼台隐现在一处青翠山色的深处。末两句从近处转向远方,以声音引出画面。展示的虽是远景,但仍然将春山月下特有的情景,用爱怜的笔触轮廓分明地勾勒了出来,并与一、二、三句点题的“春山”、“夜”、“月”正好遥相呼应。

  三、四两句是全诗精神所在的地方。这两句在篇中,如石韫玉,似水怀珠,照亮四围。全诗既精雕细琢,又出语天成,自具艺术特色。

  作者简介

  于良史唐代诗人 ,肃宗至德年间曾任侍御史,德宗贞元年间,徐州节度使张建封辟为从事。唐玄宗天宝十五年(756)前后在世.

  其五言诗词语清丽超逸,讲究对仗,十分工整。诗甚为清雅,多写景,构思巧妙,形象逼真,同时寄寓思乡和隐逸之情。诗风与"大历十才子"相近。今仅存诗七首,都是佳作,尤以 《春山夜月》、《宿蓝田山口奉寄沈员外》两首为最善。《春山夜月》中“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是很有名的佳句。明代胡应麟曾在《诗薮》称其《冬日野望寄李赞府》中“风兼残雪起,河带断冰流”二句“形容景物,妙绝千古”是盛中晚唐诗歌界限的标志。

  其诗入《中兴间气集》,《全唐诗》有录。

  拓展:

  中兴间气集作品简介

  唐诗选集。唐代高仲武编选﹐或误题孟彦深编选。诗集2卷﹐选录肃宗至德初(756)到代宗大历末(779)20多年间作家作品﹐计26人﹐诗130多首。旧史家称此时为安史乱后之“中兴”时期﹐书名取此。

  此书大致反映出至德﹑大历间诗坛的主要面貌。编选者推崇钱起﹑郎士元﹐把二人列为上﹑下卷之首。所选多为赠别酬和﹑流连光景之作﹐也有少数反映民生疾苦的篇什。在艺术上追求清逸幽远之境﹐体制多为五言。高仲武《自序》中提出“体状风雅﹐理致清新”的选取标准﹐基本符合当时诗风的特点。

  此书在每家姓氏之后﹐都有简短评语﹐其中不乏精辟见解。如评刘长卿“大抵十首已上﹐语意稍同﹐於落句尤甚﹐思锐才窄也”﹐颇有见地。但也有品评高下失当之处。如评郎士元《别郑礒》开头两句“暮蝉不可听﹐落叶岂堪闻”为“工于发端”﹐实则“听”“闻”犯重合掌﹐微有小疵。郑谷《读前集二首》云:“何事后来高仲武﹐品题《间气》未公心”。说他不如殷璠《河岳英灵集》品评公允。陆游也指责他“评品多妄”﹑“议论凡鄙”(《跋中兴间气集》)。

  今存《四部丛刊》影印秀水沈氏藏明翻宋刻本﹐附清代何焯据述古堂影宋抄本所作校记。凡刻本原缺高仲武自序及张众文﹑章八元﹑戴叔伦﹑孟云卿﹑刘湾五人评语﹐都见于何焯校记。又有明汲古阁刻本等。现收入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出版的《唐人选唐诗(十种)》。

  于良史个人诗集

  宿蓝田山口奉寄沈员外

  山暝飞群鸟,川长泛四邻。

  烟归河畔草,月照渡头人。

  朋友怀东道,乡关恋北辰。

  去留无所适,岐路独迷津。

  冬日(龙吸水是什么意思?中国跳高名将张国伟退役后经常在社交媒体上表演花式喝可乐,这个“绝活”被称为龙吸水。网友调侃张国伟是国家一级龙吸水运动员,也有网友称赞张国伟是龙吸水第一人。)野望寄李赞府

  地际朝阳满,天边宿雾收。

  风兼残雪起,河带断冰流。

  北阙驰心极,南图尚旅游。

  登临思不已,何处得销愁。

  闲居寄薛华

  隐几读黄老,闲居耳目清。

  僻居人事少,多病道心生。

  雨洗山林湿,鸦鸣池馆晴。

  晚来因废卷,行药至西城。

  江上送友人

  看尔动行棹,未收离别筵。

  千帆忽见及,乱却故人船。

  纷泊雁群起,逶迤沙溆连。

  长亭十里外,应是少人烟。

  田家秋日送友

  苍茫日初宴,遥野云初收。

  残雨北山里,夕阳东渡头。

  舟依渔溓合,水入田家流。

  何意君迷驾,山林应有秋。

  自吟

  出身三十年,发白衣犹碧。

  日暮倚朱门,从朱污袍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