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端午节讲章

2017年端午节快到了,端午是粽子、龙舟和屈原的节日,那么2017端午节讲章你知道吗?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2017端午节基督,欢迎大家阅读。

2017端午节讲章篇一

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节日定在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流传较广的说法是,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这个节日也有很多风俗习惯,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然而,传入中国的过程,也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碰撞和融合的过程,这期间曾有过非常激烈的碰撞,甚至一度影响了福音在中国的传播。其中较为出名的就有清朝康熙时期的“祭祖敬孔”之争,又有戴德生认可并参与中国传统文化风俗而传播福音的做法等等。

总的来说,对于我国传统文化,明显有两种认识。第一种认识是,每一风俗都含有其属灵的含义。例如有人认为端午起源于驱灾祈福,于是它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这一主题而进行的,例如祭江、祭龙、祭河神、祭山神、祭祖先、祭屈原、祭伍子胥等等,都是为了这一目的。不过,民间节日在其发展过程中,一般都从开始单一祭祀、纪念、庆丰、娱乐、竞技向综合方向发展,特别是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人们在欢庆之余,往往忘却了它的原始初衷。

因此,抱有这一认识的信徒认为,_应当警惕其属灵背后的本意,不应随从“今世的风俗”,“归回那懦弱无用的小学”。

不过更为普遍的认识是_首先应当清晰深刻明了自己信仰的根基。信仰是建立在对创造宇宙万物的上帝的信心之上的,圣经记载“神是个灵”,人类是神创造的,并在末世要接受神的审判。因此,神是人类的起点(创造者)和归宿(最后审判者)。这个至高无上的灵怜悯人类,无条件地爱着我们,所以神主动地透过耶稣基督向我们显现,带领我们归向惦。因着相信并依靠耶稣基督,我们就不会被其他的灵引入误区。

在这一信仰前提下,很多人认为,_对待我国传统文化不应持有消极抵制态度,而应带着更加宽广的心,参与并融入传统文化。然而事实情况是,因着与传统文化的不合,与我国文化之间产生了一条深深的鸿沟,多年来阻碍着福音在我国的传播。

然而,我们回过头来看受文化影响比较大的国家的一些节日。其中非常重要且流传最广的圣诞节,在圣经上并没有记载详细日期,后来却与罗马文化相结合而定下,在每年的12月25日这一天,来纪念耶稣基督的诞生。

因此,曾有人指出,西方文化并不是文化,而是基督进入希腊罗马文化之后,改变并升华了其文化,使得这一原本就有着丰富内涵的文化具有更深刻的意义和更强的生命力。因此,中国文化也可以与基督相结合,从而丰富并升华我国传统文化,使得这一文化更具有生命力和创造性。而若想做到这一点,我们首先要深刻了解我国的文化,并且参与其中,进而改变其中涉嫌拜偶像的地方,纠正其走到正确的道路上;而其中原本就非常优秀的地方,则值得我们继承并发扬。

其实,中国教会已有纪念我国传统文化的例子。如去年重阳节,北京各教堂大多举办了重阳节礼拜,笔者当天参加礼拜的过程中,还发现教会专门为老年人祝福并赠送礼物。每逢中秋节,教会一般也会举办中秋节聚会,与不能与家人一起分享节日的肢体们共同庆祝这一举家团圆的日子。仅拿端午节举例,2009年端午节是5月28日,北京市会缸瓦市堂青年聚会就曾举办名为“主爱里合一”的敬拜赞美会,并邀请有美国一家四口人参加表演。

2017端午节讲章篇二

律法上记着,主说,我要用外邦人的舌头,和外邦人的嘴唇,向这百姓说话。虽然如此,他们还是不听从我。【林前14:21】

再一次的,我还是要用那些不认识上帝,但将复兴中华文化“为己任”的著名学者,来告诉_们,端午节的根源和属灵意义。

因为从蛇的根,必生出毒蛇。它所生的,是火焰的飞龙。【赛14:29】

以下我先将重点摘录后,再将全文放在最后。主要使用“端午节庆的国际语境”以及“端午节的源流与意义”这两篇文章,另加上一个端午节座谈会的些许内容。其作者分别是:

(1)端午节庆的国际语境作者:叶春生,现任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学术委员

(2)端午节的源流与意义:作者:高丙中,现为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所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俗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

端午节的属灵根源

一、从别称看其文化内涵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天中节、天医节、菖蒲节、浴兰节、健身节、人节、女儿节、夏月节、粽子节、解棕节、龙船节、游龙节、诗人节、图腾祭、山神祭、端午祭、车轮节等称谓,不下20个之多,林林总总,都有其深厚的内涵。

根据闻一多先生考证,我国的端午节,早在屈原投江之前就已有之,他在《端午考》中举出6个事例,说明端午是古代吴越民族 mdash; mdash;一个龙图腾族团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是龙子龙孙们为强化自己和图腾的关系,藉以获得图腾认同与保护的一种活动,包括断发纹身,划龙船,投粽子于江献给图腾等,这便是最古老的端午节的本义。:闻一多,1997:145)

二、中国:从祭龙、祭屈原到娱乐竞技

据闻一多先生考究,中国的端午节远古时候已有,那是吴越民族祭祀龙图腾的节日。其主要活动除拜祭龙神外,就是以刻画成龙形的独木舟在水上竞渡,子民们还在自己的身上纹绘龙形,以得到祖宗的认同和庇佑;同时将各种食物用树叶包裹后投入水中,给蛟龙食用。

另一项主要习俗就是吃粽子。其实,关于吃粽子的习俗,早在屈原之前就有,那是古代吴越民族祭祀图腾龙的时候,将食物用叶子包裹扔到水里喂蛟龙,祈求图腾神的保护。

这些风俗五花八门,集中到一点,首先反映了我们中华民族作为龙的传人,从图腾崇拜到宗族崇拜再到先贤崇拜这根红线。开始祭龙神,是借传说中的龙能兴风作雨,令五谷丰登的理念表达“借助想像以征服自然”的意向,后来悼念屈原也好,悼念越王勾践也好,伍子胥、介子推也好,不过是对宗族领袖和贤人的崇敬,实际就是一种爱国爱乡的情怀,所以才有这么深远的积淀。

三、端午文化的透视

综观各国端午风俗,其最原始的动因,莫不与驱灾、祈福纳彩相关,因为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一个不吉祥的日子,选择这个日子本身涵义已非常明显。

端午既起源于驱灾祈福,于是它的主要活动便要围绕这一主题进行。祭江、祭龙、祭河神、祭山神、祭祖先、祭屈原、祭伍子胥等等,都是为了这一目的;挂菖蒲、插艾草、插枫树枝、插柳枝、用菖蒲水洗头洗澡、到河里洗龙舟身、喝雄黄酒、洒雄黄酒、洒石灰水、挂艾狗、黄猴、吊香包等,也是从驱邪、防病、健身出发的。

因此,民间节日在其发展过程中,一般都从开始单一祭祀、纪念、庆丰、娱乐、竞技向综合方向发展,特别是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人们在欢庆之余,往往忘却了它的原始初衷,(1)

“祭龙说”由闻一多先生在1947年的“端午考”一文中作了申说。闻先生认为,一方面,端午节日的活动项目与龙有密切的联系;另一方面,端午习俗最初广泛流行的区域是吴越,这里恰是古代信奉龙图腾的地方。因此,这个节日发祥于古代吴越民族,是祭祀龙图腾的日子。简言之,端午节是一个龙的节日:①“古代吴越民族是以龙为图腾的,为表示他们 lsquo;龙子 rsquo;的身份,藉以巩固本身的被保护权,所以有那断发文身的风俗。一年一度,就在今天,他们要举行一次盛大的图腾祭,将各种食物,装在竹筒,或裹在树叶里,一面往水里扔,献给图腾神吃,一面也自己吃。完了,还在急鼓声中(那时或许没有锣)划着那刻画成龙形的独木舟,在水上作竞渡的游戏,给图腾神,也给自己取乐 hellip; hellip;这便是最古端午节的意义。”

夏至也曾经被作为节来过,后来只是端午节的盛行,夏至作为节日的活动内容才被挪到端午节了。在这个季节,洪水频繁,于是有对龙、水神的信仰活动;蚊虫、疾病容易侵害人体,于是有法术的和中医药的方法被运用。为了适应这一至关重要的季节转化,人民创造性地把所能运用的一切知识和技术(既包括上古巫教和后世道教符箓厌胜之术,也包括科学的天文历法和中医药的知识)都调动起来,形成了端午节丰富多彩的民俗生活。(2)

端午节习俗的属灵意义

1.图腾崇拜、偶像崇拜

献给图腾神吃,一面也自己吃

在水上作竞渡的游戏,给图腾神,也给自己取乐 hellip; hellip;这便是最古端午节的意义

竞渡那天,各乡都有请菩萨看龙船的举动,礼节很是隆重,由乡中的耆老们联袂到庙里向菩萨拜请后,便由少壮的子弟,把菩萨扛下船去,各耆老也坐船随着,待各乡的龙船齐集后,便来开始竞赛了”。

在粤东客家地区,还有“三山国王游龙船”一俗。所谓“三山国王”,即红脸铁匠神、黑脸农夫神和白脸教书先生神。五月初四日,人们便把这三尊神像抬进祠堂,烧香礼拜,唱龙船歌,至初五日午时,把神像抬上龙船,罗伞彩旗,鼓乐相伴,游乡游河,至下游码头上岸,送神回宫。(汪玢玲,1999:74)据说这样做是为了驱邪压境,祈求太平。

当然,在这个节日里,还有很多祭拜瘟神的活动。瘟神有两种。第一种是能够控制瘟疫的神。例如,1949年以前,河北定县有一座瘟司庙,其中供奉了五位瘟神。据明代弘治十七年(1504年)《重修瘟司庙记》说,这五位瘟神的前身是五位擅长医治瘟疫的游方郎中,死后被人们尊奉为神。人们通过祭祀这五位瘟神,祈求的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健康。由于这五位瘟神原本是医生,崇拜他们,实际上是崇拜医学。第二种瘟神则是瘟疫的化身,全国大多数的瘟神都属于这一类。对待这样的恶神,人们的态度是坚决驱逐,有些地区把瘟神像装上草船(或纸船)抛入河水之后,还要放一把大火,彻底烧掉。表达的是人们对瘟疫的切齿痛恨.陈连山(北京大学中文系)

2.从阴阳五行、模拟巫术思想、神龙信仰观念而来

端午习俗的若干要素来自古老的阴阳五行思想、神龙信仰和法术观念,它们在这个节日中出现,表现了人们通过节日活动禳灾祛疫的意图。这其实是传统节日趋吉避凶的总主题的若干表现形式。(2)

刘晓峰:我来解释一下吧。端午节的节俗与古人对自然的阴阳二气循环的认识有重要联系。《礼记 middot;月令》怎么说五月呢? mdash; mdash;“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五月阳迫于上,阴动于下,是一年阴阳转换的重要转折点。那么,我们的先祖没有仅仅停留于应当顺应阴阳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生活,还期望通过自己的行动,调理阴阳。

按照古人的思路,正月与冬春交替相关,为除旧布新之时,端午与夏至有关,是阴阳变化极为激烈的时期,在这样两个阴阳转化新旧更替的特殊时间,通过对天地阴阳之气相争进行模仿,会促进阴阳之交,进而达到促进人类和万物的繁殖,达到人畜与稼禾兴旺的目的。在端午节俗中,有一类依照模拟巫术的法则衍生出来的以“斗”、“争”为核心的民俗,如闺中少女的“斗百草”,端午前后举行的拔河活动、骑射比赛、龙舟比赛、日本端午的相扑,今天中国辽宁尚有遗存的“石战”,实际上都属于这一类。

不過,話說回來,上述這些節俗現象背後有一個共同的核心,就是想通過人為的努力,促進自然的陰陽相交,它反映了古人追求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軌跡。刘晓峰(清华大学历史系)

2017端午节讲章篇三

利11:45 我是把你们从埃及地领出来的耶和华,要作你们的神,所以你们要圣洁,因为我是圣洁的。

端午节国定放假,很多人沉浸在吃粽子、划龙舟的喜悦里。不过对_来说,则有不少困惑:一个基督_可以过端午节呢?如果可以,又当怎样去过呢?

一、端午节的来源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以围绕才华横溢、遗世独立的楚国大夫屈原而展开,传播至华夏各地,民俗文化共享,屈原之名人尽皆知,追怀华夏民族的高洁情怀。但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且吴越之地以龙舟竞渡在此日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更是早于春秋很久。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儿童戴荷包、五毒兜兜、系五色线等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韩国申遗的端午节和中国传统端午节还是有区别的。韩国的“江陵端午祭”有着一套完整的、与中国端午节既有关联性又有差异性的民俗活动。韩国的“江陵端午祭”是从酿制神酒开始,民俗活动包括官奴假面戏、农乐竞赛、鹤山奥道戴歌谣、拔河、摔跤、荡秋千、汉诗创作比赛、射箭、投壶等,多为民众娱乐活动。

二、信仰上的争议

然而,传入中国的过程,也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碰撞和融合的过程,这期间曾有过非常激烈的碰撞,甚至一度影响了福音在中国的传播。其中较为出名的就有清朝康熙时期的“祭祖敬孔”之争,又有戴德生认可并参与中国传统文化风俗而传播福音的做法等等。

总的来说,对于我国传统文化,明显有两种认识。第一种认识是,每一风俗都含有其属灵的含义。例如有人认为端午起源于驱灾祈福,于是它的主要活动都是围绕这一主题而进行的,例如祭江、祭龙、祭河神、祭山神、祭祖先、祭屈原、祭伍子胥等等,都是为了这一目的。不过,民间节日在其发展过程中,一般都从开始单一祭祀、纪念、庆丰、娱乐、竞技向综合方向发展,特别是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人们在欢庆之余,往往忘却了它的原始初衷。

三、_的面对

但既然神把他的儿女放在这个世界,就有他的美意在其中,借着这环境、人、事、物,让我们的生命丰盛,成为他手中贵重的器皿。所以牧者认为神的儿女过端午节,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1、聚会原则--荣耀神。

如圣诞节,在圣经上并没有记载详细日期,后来却与罗马文化相结合而定下,在每年的12月25日这一天,来纪念耶稣基督的诞生。作为借鉴,中国文化也可以与文化相结合,从而丰富并升华我国传统文化,使得这一文化更具有生命力和创造性。方法:改变其中涉嫌拜偶像的地方,纠正其走到正确的道路上;而其中原本就非常优秀的地方,则继承并发扬。在端午节举办感恩聚会、赞美聚会、见证聚会等,荣神益人。比如我们中国教会的春节聚会(初一)已经成为一个敬拜的、感恩的、祈福的传统而有属灵内涵的_节日了。北京一教会端午节举行感恩赞美会。

2、圣洁原则--发好光。

不随从世俗,因为与世俗为友就是与神为敌。需要圣灵的带领和帮助,胜过环境和四面的仇敌,让信心的根基扎在磐石之上,使心思意念、言语行为活出基督的样式。因为神是圣洁的,忌邪的,神的儿女也应当圣洁。借着信行合一,让众人认出我们是神的儿女。

_应当警惕其属灵背后的本意:

(1)纪念屈原

从历史看来,屈原是一位忠心实在的人,也是很有感受的诗人、有文学素养的青年,他忠贞爱国的精神令人敬佩。但是他的死亡观是错误的,不值得我们学习效法,更不值得称赞。人的生命是上帝所赐,不可轻易毁灭、夺取、随意就轻生厌世,这是错误的;因此屈原精神可取,厌世则不值得学习。

(2)驱邪避毒

五月同时也是春夏节气交替之时,那时蚊虫日趋繁殖,暑热时疫增多,于是端午又与驱毒除疫有了关联。因此藉节令之日行(性格特点有哪些?性格特点包括无力性格、不适应性格、偏执性格、分裂性格以及爆发性格等。)卫生消毒之实,也是佳节一大重要意义。俗语说:“未食五月节粽,破裘不甘放”,意即:端午节未到,虽属初夏,冷热不定,忽冷忽热的气候,百病最容易发生,感冒最容易流行,人们为求平安,自然要找消灾解祸的方法,这是人自然的心理,因为当时的医学落伍,寻求自然界的治疗是很普遍。从今日的医学看它实无意义,有否迷信的成份?这也是值得我们省思的。

系彩线、五毒兜兜等驱邪思想要警惕。自古以来,人人为求平安而在寻求很多方法,最主要的是要寻求平安的主耶稣,您是否已找到赏赐平安的主?耶稣说:我留下平安给你们;我将我的平安赐给你们。我所赐的,不像世人所赐的。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也不要胆怯。(约翰14:27)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约翰16:33)我们要靠耶稣基督的救赎,信祂可得救赎,家庭有平安喜乐健康!

(3)运动竞赛

端午节人会举行包粽子、划龙舟等活动竞赛。有人说,从端午节的属灵根源来看:端午是古代吴越民族 mdash; mdash;一个龙图腾族团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是龙子龙孙们为强化自己和图腾的关系,藉以获得图腾认同与保护的一种活动,包括断发纹身、划龙船,投粽子于江献给图腾等,这是早于纪念屈原投江自尽的最古老的端午节的本义。

据此很多人认为端午节习俗里含有“图腾崇拜、偶像崇拜”的属灵意义。并引用圣经经文“那时你们在其中行事为人随从今世的风俗,顺服空中掌权者的首领,就是现今在悖逆之子心中运行的邪灵”,警戒_不要步入中国拜偶像文化、巫术文化、神龙文化的行列中。

3、代祷原则--求赦免。

因为不信就是罪,我们又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要像摩西为以色列民那样献上祷告,让神收去怒气。因为流泪撒种的,必欢呼收割,这是神在特定环境中给予我们的最好祝福,藉着代祷,让基督的馨香之气从我们身上散发出去,让国家和平、社会和谐、家庭和睦。

4、和好原则--传福音。

消极上讲不可论断:要有智慧的心,不要因为信仰而与身边的人正面去发生冲突。也有信徒保持中立态度,一个称为“蓝色雨”的信徒在论坛里发帖说,“吃的人不要轻看不吃的人;不吃的人不可论断吃的人,因为神已经收纳他了。”持有这种观点的_认为大家应该互相尊重,不要彼此论断,个人应该根据自己信心的大小在神的面前看的合乎中道,有人信凡物都可吃,有人只吃蔬菜。

积极上讲趁机传福音:除了不争论,不要因为信仰而与身边的人正面去发生冲突,而是理解他们但不认同他们,并以温柔善意的方式,利用休假、聚餐等特点,将真理潜移默化地传递给他们,使他们在节日接触到福音信息,领受到或多或少的真理,感受到主内的温暖挚爱,甚至接受福音而得生命。因为劝人与神和好,不是靠争执、靠才能、靠权势,而是依靠神的灵和福音的大能。

2017端午节讲章相关文章:

1.2017年基督讲章

2.2017年基督新年讲章

3.2017年基督精选

4.2017年基督讲章

5.2017有关感恩的基督

6.2017基督讲章

7.2017年基督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