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和天主教的关系与区别

许多人以为天主教和基督没有甚麽分别,甚至基督基督内的_也有同样的看法,以为两者之间非常接近,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基督基督主教的关系与区别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基督和天主教的关系与区别

基督新教是如何创立的呢?

基督新教是于公元16世纪初叶自天主教分裂出去的教派。最初的教派有三支:一是路德教派。路德原是德国天主教奥斯定修会的一位神父,他曲解教义,主张人只靠信德即可成义得救,不需行任何善工。因拒绝教会的多次劝导,终于1517年在德国威登堡教堂发表了他自己的信仰主张,自天主教分裂出去,成为路德教派。二是加尔文教派。加尔文是法国人,生活于瑞士日内瓦,与马丁路德同时,除同意路德所讲的“人只靠信德即可成义得救”的主张外,还提出他个人的主张“人的成义得救早由天主所预定”,结果也由天主教分裂出去,自成加尔文教派。三是英国教派。由英王亨利八世开始,他因欲(sd是什么意思?sd通常指sd储存卡。sd可以表示病情稳定,可以代表标准差,也可以指胎儿脐动脉收缩压与舒张压的比值,最后还代表分辨率。)休加达利纳皇后、另娶宫女宝兰为后,未蒙教宗允准,遂于公元1534年自天主教分裂出去,成立了英国国教,自立为国教教宗。

上述三个教派各自成立后,每个教派内的信徒,又因在信仰上意见分歧,遂又各自分裂,渐渐产生了许多新教派,例如从路德教派又分裂出福音堂、美以美会;从加尔文教派又分裂出唯一神派、清教徒、公理会、长老会、浸礼会等;从英国国教又分裂出圣公会、高级教会、低级教会、自由教会、牛津公教会等。基督之各教派,在过去四百余年内,已分裂为数百大小不同的教派。在欧美各国,基督基督派统称为“誓反教”,乃因当时路德教派在德国得势后,严禁天主教举行弥撒圣祭。数年后,即于一五二九年,斯倍尔国会又宣布恢复天主教举行弥撒圣祭之自由,当时国内有五个皈依路德教派的王侯和十四座城市的路德派信徒,群起誓死反对,称自己为誓反教派。自此以后,自天主教分裂出去的教派都称为誓反教,以示与天主教分离之意。待日后他们来到中国传教时,因为中国环境与欧美不同,他们觉得誓反教之名有欠和善,遂以基督基督取而代之,称为基督

基督

天主教与基督有哪些区别呢?

(以下所谈的基督特指基督新教)

一、同根分枝:从信仰根源及教会历史作简要分述

1.同根:从信仰根源看,由主耶稣建立的教会,是至一、至圣、至公、从宗徒和初期信友传下来的教会。在这信仰根源上,没有区分“天主教”、“基督”的名称。

2.分枝:从教会历史看,原本是合一的教会,在历史中有二次大分裂:公元1054年,合一的教会分成二个教会:东方教会和西方教会。东方教会,史称希腊正教会或东正教;西方教会,史称拉丁公教会或罗马公教会。东西方教会在信仰根源上,可说完全相同,而在表达信仰及敬礼上,却有各自的特色;在教会行政上,各自分治,东正教由其首席教长以象征性领导,罗马公教会由教宗以实质性领导。为辨别这两个公教会,一般称希腊教会为东正教(ORTHODOX),称罗马公教会为(CATHOLIC中译:天主教)。16世纪从罗马公教会再分枝的基督,主要有四个教派:

(1)路德教派(信义宗)LUTHERAN CHURCH 1517年

重洗派 ANABAPTISTS 1534年

士文克特派 SCHWENKFELDAINS 1539年

门诺会 MENNONITES 1545年

(2)慈运理派 ZWINGLIANISM 1523年

清教派 PURITANS 1559年

公理宗教会 CONGREGATIONAL 1581年

(3)圣公会 ANGLICANM CHURCH 1534年

(4)长老会 PRESBYTERIAN 1537年

加尔文派 CALVINISM 1541年

以上(1)至(4)教派,一般称为基督。这四大教派可说是后来400多个基督基督源流。其中圣公会因延续宗徒的“主教”品位,因此,圣公会在信仰、圣事礼仪、行政体制,都与罗马公教会相近。罗马公教会在16世纪──明朝末年,由罗明坚和利玛窦,二位传道士来到中国后,他们在1583年,把罗马公教会CATHOLIC CHURCH 以中文译用“天主教”。

二、基本信仰:两教信仰渊源、圣经数目、讲解圣经、基本信仰、人得永生等之同与异

1.信仰渊源:

两教都根据圣经──旧约和新约:上主对人的启示,人对上主启示的回应。

天主教信从圣经,也信从圣传,即宗徒及历代教会的传承。

基督只信圣经不信圣传。

2.圣经数目:

天主教圣经----旧约46卷,新约27卷,合计73卷。

基督圣经----旧约39卷,新约27卷,合计66卷。

基督旧约少7卷:多俾亚传、友弟德传、巴路克先知书、智慧篇、德训篇、玛加伯上、玛加伯下。因为这7卷旧约是用希腊文写成,其中玛加伯下12:38-45为亡者献祭,涉及炼狱的存在。因此,这7卷旧约,不被基督基督为圣经。

3.讲解圣经:

天主教强调全球统一的圣统制,由圣职人员依照训导权核准的圣经注释,讲解圣经。

基督强调地方教会及每人直接由圣神(圣灵)指引,信友可自由讲解圣经。

4.基本信仰:

两教根据圣经共同的基本信仰包括:(1)信拜唯一至爱的上主(上帝);(2)信传上主创造天地万物和人类;(3)信传上主一体三位在耶稣身上救赎人类,死亡及复活;(4)信传圣神(灵)恩赐信从圣子耶稣的人,获得永生、肉身复活,共享天国荣福。

5.人得永生:

天主教强调,信望爱三德,是人得永生的必要条件;相信有赏善罚恶的天堂、炼狱、地狱。

基督强调,信耶稣必得永生──因信成义,不靠人的行为;相信有赏善罚恶的天堂、地狱(无炼狱)。

三、基本敬礼:两教敬拜上主、敬礼圣贤、圣事祈祷等之同与异

1.敬拜上主:

两教在礼仪祈祷时,都共同“敬拜”唯一上主(三位一体),及天人的中保耶稣基督。

2.敬礼圣贤:

天主教“敬礼”圣贤,包括:圣母、天使、圣人、圣女、人类历史中的圣贤、祖先;并绘制有形的耶稣像、圣人像,表达敬意、效法善行、彼此相通、请求他们在天上为我们转求上主。

基督依照旧约禁拜偶像(申5:6-10),只以耶稣为天人中保,不敬礼圣贤、祖先,基督基督敬礼圣母玛利亚,也不信圣母是终身童贞女。

3.圣事祈祷:

天主教有七件圣事礼仪,即圣洗、坚振、告解、圣体、婚姻、圣秩、傅油。以弥撒感恩祭典为中心,全球有统一的团体祈祷经文,也有地方教会自行编用的祈祷经文,还有各种祈祷方式。

基督各教派都有圣洗圣事,而无弥撒圣祭、也无其它圣事;圣餐(圣体)也只是纪念主耶稣的最后晚餐;团体聚会注重读圣经、讲道、唱诗、口祷。

四、基本伦理:

两教都强调该遵行天主十诫,并以主耶稣所教导的“你们该彼此相爱,如同我爱了你们一样”(若15:12)为互爱的准则。

五、传道使命:

天主教较注重普世教会及用天主教教理传道,推展修会男女会士到世界各地传道、建立教会;地方教会则由圣职人员负责牧灵工作;而忽略信友的传道使命。梵二大公会议(1962-1965)重视地方教会,并积极推动信友传道的意识及传道工作,并以当地文化传道建立地方教会。

基督开始就以信徒和地方教会为主体,注重信徒直接用圣经传道及扩展地方教会,而较忽视当地文化。

六、行政组织:

天主教注重从上治下的圣统制,以教宗治理普世教会,以教区主教治理地方教会。

基督以信徒和地方教会为主体,由信徒选出的“长老团”,集体治理其地方教会。

七、主内合一:

自16世纪基督从天主教分离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在这期间,基督基督有数百教派,但在基本信仰上,天主教与基督基督,可说在主内同根、大同小异。

基督为了促进各教派的交流共融,设立了“普世基督基督”。

天主教召开梵二大公会议,除了革新整体教会,并以大公主义法令,从彼此的共同点交谈合作,促进所有_合一;梵二后,也设立基督_秘书处,积极推动与基督兄弟姊妹互访交流、共同祈祷。并且把每年一月第三周定为基督_祈祷周。

在主内合为一体是主耶稣的心愿和遗言:“父啊!愿众人都合而为一!愿他们在我们内合而为一,就如祢在我内,我在祢内,使他们完全合而为一!”(若17:21-23)

道教、佛教与基督、伊斯兰教的区别

不管是哪一个宗教,其初始原则都是教人向善。但起源与发展史的不同以及教义的不同,决定了又有本质的区别。

基督与伊斯兰教都是一神教。上帝或真主是唯一。而道教和佛教不是一神教,你可以拜不同的神。

道教和佛教注重的是一个“修”字,即注重个人修为,在修行的过程自己领悟,即“悟道”。而基督和伊斯兰教则注重的是一个“信”字。即相信上帝或真主的存在。只要相信存在和每天祈祷,就能获得佑护,就能提升灵魂。

道教修的是现在,通过修行得道成仙。佛教修的是未来,今生修行未来可以轮回。其实,因果轮回之说,中国固有的上古文化,也早已有之。“易经”中就有记载:“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正是因果观念的明确表述。这或许就起源于印度的佛教为什么得已在中国传扬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基督和伊斯兰教则相信的是灵魂而不是肉体上天堂。

道教和佛教都讲因果报应,即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而基督和伊斯兰教则有所不同。你只要相信上帝或真主为唯一,就能上天堂,一切罪行都可以得到救赎。

可见,虽然都是教人向善,但三者对善与恶、罪与罚的态度是有着明显的区别。

道教与佛教都崇尚“上天有好生之德”,即不杀生。而基督与伊斯兰教,其兴起和发展史,基本上就是一部战争史。不论是过去的十字军东征,还是今天的圣战。这是与道教与佛教最本质的区别之一。

不管是基督还是伊斯兰教,都追求政教合一。至少都有宗教干政的历史。而不管是道教还是佛教(藏传佛教除外),看破红尘是至高的追求。这也是本质的区别之一。

不管是道教还是佛教,都可以还俗。这是真正的信仰自由。而基督和伊斯兰教,则基本上不允许还俗。特别是伊斯兰教。尽管目前有不同程度的世俗化,但退教者还是被称之为另类。

道教、佛教在中国不但基本上没有过纷争,甚至还有相互借鉴和融合。在中国甚至有三教合一的存在形式。而基督和伊斯兰教,从一开始就一直进行着无休止的战争。

道教佛教对中国文化影响至深。或许中国的传统文化价值观影响了宗教文化的发展,也或许是道教佛教影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价值观。目前的中国,虽然信教者少,但却已经把道教佛教的精髓融入了文化文明和思维之中。

犹太教与基督的区别

基督与犹太教同源,两教均诞生于巴勒斯坦的耶路撒冷圣城。但先有犹太教,后有基督基督今之天主教),后者是由前者衍生而来。犹太教是在公元前一千年代前期,在巴勒斯坦「先知运动」过程中开始产生,是在原始社会多神崇拜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神教。崇拜耶和华(雅赫威)为犹太人的「独一真神」,宣称犹太人是耶和华的「特选子民」。公元前后几百年间,又宣扬将有「救世主」(汉语音译为弥赛亚Messiah)来拯救受苦受难的犹太人。

公元1世纪,基督起源于巴勒斯坦,相传为犹太的拿撒勒人耶稣所创立,在罗马帝国后期流传于帝国全境。基督基督054年发生第一次分裂,分为罗马公教(基督基督东正教; 16世纪宗教改革运动后,罗马公教(基督基督分为天主教(又叫做旧教、公教、加特力教)和新教(又叫做誓反教、抗罗宗,在我们国家称其为基督基督新教的支派很多,又六大支派,事实上还有很多小支派。

犹太教是公元前2000年左右产生于美索不达米亚的闪米特人中的一支创立的宗教.同时脱离闪米特人,形成希伯来民族。

公元前2000年,在闪米特人的一支中,有一个叫“亚伯拉罕”的少年,质疑当时闪族的偶像崇拜,认为万物之间必有一个唯一的神来主宰世界,就是“上帝”耶和华。圣经上说,上帝告诉亚伯拉罕:带领你的部族,离开你的家园,去我应许你的土地,我必叫你成为大国!”,于是亚伯拉罕创建了犹太教,带领他的部族,越过幼发拉底河来到上帝应许之地“迦南”,当时的迦南人称他们为“希伯来人”,意为“河那边来的人”,从此希伯来人脱离闪族,成为历史上一个新的民族。希伯来人就是现在犹太人的祖先,至于“犹太人”的叫法,是在以色列“南北朝”时期,对南部王朝,“大卫”的后代 mdash; mdash;“犹大”族的称呼,后来由于北部王朝被亚述人所灭以后,北部10个希伯来分支被同化,随后消失,因此现在的犹太人都是犹大部族的后代,也就是大卫和所罗门的子孙。

耶稣诞生于公元前6-4年,(由于计时缪误导致宗教上认为耶稣诞生于公元元年),基督是耶稣门徒对他的称号,意为“救世主”,希伯来语称为“弥赛亚”,意思是由上帝“受膏”(在脸上涂抹彩膏而委以重任)来拯救世人的救世主。据传,耶稣是圣母玛利亚与上帝之子,童贞女玛利亚通过圣灵与上帝结合,产下耶稣,而玛丽亚的丈夫约瑟实际上只是耶稣的世俗父亲,也就是养父,耶稣的生父是上帝“耶和华”。

由于约瑟是纯正的大卫后代,且耶稣诞生于约瑟家,因此耶稣是犹太人,而且是大卫的子孙。

少年时代的耶稣才思敏捷,宗教素养极高。对犹太教义具有独到非凡的见解,经常与当时最博学的犹太士师论道。这些年老的士师们旁征博引,但就是辩不过这个少年,耶稣的论证逻辑之精密,比喻之恰如其分,宗教素养之深厚,实在是已经超越了当时的所谓博学者。

由于耶稣出色的聪明才智和对宗教的独到见解,被当时的犹太教视为异端学说,耶稣遭到犹太教和当时占领耶路撒冷的罗马帝国的双重迫害,公元33年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其实,耶稣是虔诚的犹太教徒,他和他的弟子,并没有创立新宗教意图,耶稣死后,他的门徒流亡至欧洲,正式创立了基督,因此说基督基督于犹太教。

基督后来成为罗马帝国的国教,帝国对流亡犹太人的迫害时有时无,第一次大规模的迫害活动开始于1096年的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圣殿骑士团的戈弗雷声称“要血洗被犹太人和阿拉伯人占领的圣城耶路撒冷,为耶稣复仇”,从此犹太人真正的噩梦开始了,并且延续了1000多年。

基督与犹太教有着千四万缕,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是犹太人遭受着基督基督00多年的迫害,自中世纪以来,犹太人的赋税就要比_高3-4倍,且任何一位日尔曼国王都可以“有权焚杀境内的所有犹太人,或者保存他们的性命,但要收取其三分之一的财产。”

基督与犹太教的关系,从一开始就是既有继承又有分离。在1、2世纪,罗马统治者认为基督基督是犹太人的教派,对基督基督太教一律迫害。自君士坦丁大帝定基督基督基督特别是从6世纪起,基督基督犹太教,历次十字军东征把犹太人与穆斯林同样视为敌人。

然而,历代基督神学家向犹太教圣经学家寻求指引,犹太教神秘主义也不断对基督的神秘主义派别发挥影响。2世纪以后,基督基督希腊文化吸取营养。一些神学家认为希腊哲学中的逻各斯就是弥赛亚,他成为肉身就是耶稣基督。柏拉图对现实世界的唯心主义解释,亚里士多德关于存在和知识的论述,都渗入基督基督基督基督部分崇拜仪式和赞美诗也可溯源于希腊密教和神秘哲学。

在基督作为罗马帝国国教时代,特别是4世纪未,皇帝狄奥多西登位之后,信奉异端成为应受国家制裁的犯罪行为,反对教会就是反对帝国。4 mdash;8世纪参加帝国宗教会议的主教们往往将少数持不同宗教观点的人宣布为异端,当作国贼加以剪除。中世纪教会为了维护正统教义,根据教会法成立异端裁判所并颁发《教廷禁书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