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传统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中国传统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023134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专业、文化产业专业本科生 学 分:2学分 学 时:36学时 开设学期:第7学期
一、教学目的
《中国传统艺术概论》是文化遗产专业的专业选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中国传统艺术遗产的丰富多彩,这些传统艺术都有几千年的积累,都是伟大的创造,都透着五千年文明古国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对传统艺术的学习,使学生们能够对中国传统艺术有一个清晰的认识,有助于更加准确地认识我们民族自身;有助于继承优秀传统,创造美好未来;有助于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二、重点难点
1.重点: 通过对传统艺术的学习,能够掌握中国传统艺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了解中西方艺术存在的差异。
2.难点∶学习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努力提高个人文化素质和整体素质,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事业中,如何学贯古今,会通中西,既保持自身的历史文化精华,又吸收西方的现代文明成果,努力建构既有传统底蕴又有时代气息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是本课的难点。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教师讲授中国传统艺术的基本知识点和研究现状。 讨论法:师生共同讨论如何在实际中学贯古今、会通中西。
四、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2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传统艺术的内涵,飞外中国传统艺术的外延与内涵,掌握正确对待中国传统艺术的态度。通过本章节的学习,
1 培养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方法与技能。
一、什么是艺术
1、“文化”界说
2、文化的结构与分类
3、“艺术”的概念与特征
二、什么是中国传统艺术
1、中国艺术
2、中国传统艺术
3、中国传统艺术的成就和特点
4、如何对待中国传统艺术
三、学习中国传统艺术的意义和方法
1、学习中国传统艺术的意义
2、学习中国传统艺术的方法
第二章 中国书法(2课时)
教学要求: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书法发展的历史轨迹,了解汉字形体的演变,每一历史时期著名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一、书法的概念
二、书法的特点
三、汉字形体的演变
四、中国书法简史
第三章 中国绘画艺术(4课时)
教学要求: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绘画发展的历史轨迹,了解国画每一历史时期著名的代表人物及作品,并了解中西绘画各自的特点及不同以及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
一、国画的概念
二、国画的分类
三、国画的特点
四、人物画介绍
1、《洛神赋图》
2
2、《古帝王图》
3、《步辇图》
4、《虢国夫人游春图》
5、《捣练图》
6、《五马图》
7、《渔翁渔归图》
五、山水画介绍
1、《游春图》
2、《潇湘图》
3、《古木怪石图》
4、《六君子图》
六、花鸟画介绍
1、《芙蓉锦鸡图》
2、《墨葡萄图轴》
3、郑板桥的竹子
4、《 八骏图》
七、中国绘画简史
1、原始社会时期的绘画
2、夏商周时期的绘画
3、秦汉时期的绘画
4、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
5、隋唐五代时期的绘画
6、辽金元时期的绘画
7、明清时期的绘画
八、中西绘画比较
1、中国绘画和西方绘画的特点
2、中西方绘画艺术差异的原因
第四章 中国传统舞蹈(4课时)
3 教学要求: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舞蹈发展的历史轨迹,了解每一历史时期舞蹈的特点。
一、原始舞蹈
1、崖画舞蹈
2、部落舞蹈
3、原始舞蹈的特征
二、 三代舞蹈的分流
1、表演性舞蹈的发端
2、纪功舞蹈的早期形成
3、《傩舞》
4、礼崩乐坏
三、 汉代舞蹈的发展
1、俗乐俗舞
2、四夷乐
3、礼节舞和即兴舞
4、汉代著名的舞人
5、汉代国家乐舞机构
6、汉代百戏
7、汉舞的艺术特征
8、汉代舞蹈的艺术成就
四、魏晋南北朝的舞蹈
1、清商乐舞
2、胡乐胡舞
3、唐代舞蹈的奠基
五、唐代舞蹈
1、唐代宫廷舞蹈分类
2、其他表演性舞蹈
3、民间歌舞
4、乐舞机构和舞谱
5、唐代舞蹈的艺术成就
4
六、宋代舞蹈
1、队舞
2、故事歌舞
3、民间队舞
4、乐舞机构和舞谱
5、宋代舞蹈的艺术成就
七、明清舞蹈
1、礼仪宴乐舞蹈
2、民间舞蹈
3、戏剧舞蹈
第五章
中国传统音乐(4课时)
教学要求: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音乐发展的历史轨迹,了解中国传统乐器的形制及特点。
一、中国传统音乐的文化内涵
二、形成期的音乐
1、音乐的起源
2、先秦乐律学
3、古乐舞
4、西周的礼乐制度
5、形成期的代表乐器
6、音乐理论
三、新生期的音乐
5
1、乐府
2、歌舞音乐
3、乐器的发展
4、音乐理论
四、整理期的音乐
1、词调歌曲
2、乐器的发展
第六章
中国戏曲(4课时)
教学要求: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戏曲发展的历史轨迹,了解中国主要剧种的发展历程及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一、戏曲的概念与特征
1、概念
2、特征
二、中国戏曲发展的过程
1、中国戏曲的孕育与形成
2、中国戏曲最早的成熟形式──宋元南戏
3、中国戏曲的第一个繁盛期──元杂剧
4、中国戏曲的第二个繁盛期──明清传奇
5、中国戏曲的转型期──清代地方戏的兴起
6、徽班进京
7、中国戏曲史上的大事──京剧形成
三、京剧
1、京剧历史沿革
2、京剧角色分类
3、京剧脸谱
四、豫剧
6
1、豫剧五大音乐流派
2、豫剧名家
五、越剧
1、经典剧目
2、越剧角色分类
六、评剧
1、评剧的形成
2、评剧的艺术特点
七、黄梅戏
1、黄梅戏的发展历程
2、角色行当
3、黄梅戏赏析
4、名人简介
八、昆曲
1、昆曲简介
2、昆曲剧目欣赏
九、样板戏
十、秦腔
第七章 中国传统服饰(4课时)
教学要求: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服饰中国戏曲发展的历史轨迹,了解中国主要剧种的发展历程及代表人物、代表作品。
一、服饰的概念
1、服饰
2、服
3、饰
二、服饰的起源
1、实用需要说
2、性别遮羞说
7
3、审美装饰说
三、服饰习俗的构成因素
1、性别因素
2、季节因素
3、职业因素
4、实用因素
5、生产方式因素
四、中国古代对民间服饰的强权干预
1、对商人服饰的限制
2、对平民服饰的限制
五、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变迁史
1、原始时期的服饰
2、夏商周服饰
3、春秋战国服饰
4、秦汉服饰
5、魏晋南北朝服饰
6、隋唐五代服饰
7、宋朝服饰
8、元朝服饰
9、明朝服饰
10、清朝服饰
第八章 中国传统雕塑(4课时)
教学要求: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雕塑群的杰出代表及其艺术特征。掌握分析和鉴赏中国古代陵墓雕塑和宗教雕塑作品的艺术风貌,以及我国四大石窟的特点。
一、雕塑的定义
二、雕塑的分类
三、雕塑的主要形式
1、圆雕
2、浮雕
四、中国古代雕塑的分类
1、陵墓雕塑
2、宗教雕塑
五、中国传统的五大雕塑
1、陶雕
2、石雕
3、铜雕
4、木雕
5、泥雕
六、四大石窟
七、中西雕塑比较
第九章 中国传统建筑(4课时)
教学要求: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及基本构建,掌握不同古代建筑的特点,了解中西建筑的不同。
一、中国传统建筑的概念
二、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特点
1、材料
2、主体结构
3、排列
4、平面布局
5、整体环境
三 、中国古代建筑基本构件
1、台基
2、开间
3、大梁
4、斗拱
5、彩画
6、屋顶
7、山墙
四、不同类型古代建筑介绍
1、宫殿
2、园林
3、民居建筑
4、佛塔
五、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精神
1、群体的和谐性
2、组合的内向性
3、阴阳的融合性
4、天人合一,师法自然
六、中西方建筑艺术的差异
第十章 中国传统饮食(4课时)
教学要求: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中国古代食文化、茶文化、酒文化的相关内容,使学生对中国传统饮食有一个清楚认识。
一、人类饮食生活的发展变迁
1、自然饮食阶段
2、调制饮食阶段
3、人类不同的主食民俗形成
4、食物加工技术的突破
二、我国饮食民俗的地方区域差异
1、不同区域的饮食资源差异
2、饮食习俗的地方区域差异
三、中国传统食文化的特点
四、中国传统茶文化
1、中国茶酒文化——儒道结合的中国人格
2、茶的分类
五、中国传统酒文化
1、酒的产生和发展
2、酒器、酒具的使用
3、酒与礼仪风俗
五、其他教学环节
1、学生在上课期间完成一篇作业,对本课程感兴趣的任何内容写出一篇小论文,字数在3000字左右。
2、抽调一两个学生讲课,师生共同点评。
六、考核要求
分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两部分,平时考核综合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作业评定成绩,期末考核以开卷笔试的形式进行。最终成绩采取百分制,平时考核成绩占30%,期末考试成绩占70%。
七、选用教材
自编教材
八、参考书目
1.《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石云涛著,学苑出版社,2009年版
2、《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彭付芝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3、《中国传统文化通论》,赵洪恩、李宝席著,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4、《中国饮食文化》,吴澎著,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
5、《中国传统音乐概论》,王耀华、杜亚雄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
6、《中国传统文化与舞蹈》,金秋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7、《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楼西庆著,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年版
8、《中国传统工艺》,杭间,郭秋惠 著,五洲传播出版社,2006年版
执笔人:李晓梅 审核人:石强 审定人:刘治立 时
间:2013年7月
第二篇:《艺术概论》 教学大纲《艺术概论》 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 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课程性质 《艺术概论》是美术设计专业(专科)开设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教学目的:
1)建立对马克思主义关于艺术基本原理的认识。 2)激发对艺术学习的历史责任感。
3)培养对艺术理论的认知与思考力,为专业学习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 相关课程
该课程涉及到《大学语文》、《中外美术简史》、《设计史》等相关课程。 三。 教学基本要求
1) 坚持理论与艺术实践相结合,做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生动活泼。 2) 把握时代脉搏,坚持发展的眼光,力除教学中的僵化思想。 四。 课程的教学媒体构成与主要内容
1. 文字教材:《艺术概论》 文化艺术出版社 高等艺术院校《艺术概论》编著组
2. 录像片:与本课程相关的VCD和经典艺术作品
五。 教学重点与难点及教学法建议 1. 教学重点、难点
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性 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 艺术的创作过程与创作方法 艺术的风格与流派 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 2. 教学法建议
本课程的教学采用课堂面授与配合多种媒体进行的艺术作品赏析。
六。 教学中要注意的问题
在讲授艺术理论的同时加入必要的艺术实践内容。 七。 教学总课时 学分及考核方式
美术设计专业二年级第二学期开设。本课程共30课时,2学分。期末采用闭卷形式考核。
第二部分 大纲正文
教学内容及主要章节安排
1. 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3课时) 1. 一切艺术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 2. 社会生活是艺术的唯一源泉
3. 艺术是社会生活在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第二章 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性 (5课时) 1. 艺术的形象特征
2. 艺术的审美特征和情感特征
3. 艺术形象的典型性
第三章 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 (2课时) 1)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2)艺术的社会作用
第四章 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 (6课时) 1. 艺术作品的内容 2. 艺术作品的形式
3. 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第五章 艺术的种类 (3课时) 1. 艺术的分类
2. 几种主要艺术门类
3. 各种艺术的联系
第六章 艺术的创作过程 (3课时) 1. 创作过程的实质 2. 创作过程的基本环节
3. 艺术创作中的思维活动
第七章 艺术的创作方法 (3课时) 1. 创作方法的多样性
2. 艺术发展过程中的几种主要创作方法
3. 艺术家采用某中创作方法的原因
第八章 艺术风格与艺术流派 (3课时) 1. 艺术的风格 2. 艺术的流派
第九章 艺术的继承借鉴和革新创造 (3课时) 1. 继承借鉴是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 2. 继承借鉴必须坚持批判的原则
3. 艺术发展中的革新创造
第十章 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 (3课时) 1. 艺术欣赏 2. 艺术批评
3. 欣赏 批评与创作的关系
第十一章 艺术家的职责和修养 (2 课时) 1. 艺术家的社会职责 2. 艺术家修养
第三篇:《艺术概论》教学大纲《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朱莉莉
适用专业:环境艺术设计;广告装潢设计;景观设计;动画设计;工业设计;多媒体设计 开课专业:景观设计 学
时:48
一、 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教学要求
《艺术概论》是高等院校素质教育重点课程之一,该课程为考察课。本课程对于培养师范类学生具有全面的艺术常识,较高的艺术修养,以及增强人文素质等方面,尤其具有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的和要求:
1、 了解并掌握艺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
2、 了解并熟悉艺术概论的基本知识,提高艺术鉴赏力与艺术修养,增强人文素质。
3、 从美学与文化学角度,了解和认识从艺术创作到艺术接受的全过程。
二、教学方法:
1、 讲授法
2、 比较分析法
3、 讨论法
4、 直观掩饰法
三、教学内容
绪论
一、审美研究得对象
二、美学研究得任务和方法
第一章 审美对象
第一节 美的本质
一 美学史上研究美的本质问题的基本途径 二 美的本质问题的初步探讨 三 真、善、美的相互联系和区别 第二节 美的形态 一 现实美与艺术美
二 优美、崇高、悲剧、喜剧(滑稽) 第二章 审美意识
第一节 审美意识的本质
一 对美学史上关于审美意识问题的不同的认识路线的概略考察 二 审美意识的历史起源
三 审美意识与科学和道德的联系和区别 四 审美意识的客观标准和个性差别 第二节 审美感受的心理形式 一 感觉 二 知觉 三 联想、想象 四 情感 五 思维 第三章 艺术家
第一节 社会分工与艺术家 一 生产劳动与艺术创作的萌芽
二 社会分工与专门从事艺术生产的艺术家 三 艺术家与时代、民族、阶级 四 艺术家与群众
第二节 艺术家的生活实践、世界观和艺术修养 一 艺术家的生活实践 二 艺术家的世界观 三 艺术家的艺术修养 第三节 艺术家的创作个性 一 审美意识的特点与创作个性 二 创作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第四章 艺术创作活动
第一节 艺术创作中的构思活动 一 意识构思作为一种认识活动的特点 二 艺术构思的基本过程和心理活动 第二节 艺术创作中的传达活动 一 艺术传达的本质
二 艺术传达与艺术的技巧、手法 第五章 艺术作品
第一节 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 一 艺术作品的内容 二 艺术作品的形式
三 艺术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第二节 艺术种类 一 艺术种类的划分 二 各艺术种类的基本特点 第三节 艺术风格与流派 一 艺术风格的本质 二 风格的多样性和一致性 三 风格的类型与艺术流派 第六章 艺术的欣赏和批评
第一节 艺术欣赏 一 艺术欣赏的性质和特点 二 艺术欣赏中的再创造和再评价 第二节 艺术批评 一 艺术批评的本质特征 二 艺术批评的标准 三 艺术批评对艺术欣赏、艺术创作的作用
四、考核方式
采用AB试卷考核
教材:《美学概论》 王朝闻主编 人民出版社 2002.11 参考书:《艺术的意蕴》陈旭光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0-01-01
《美的历程》李泽厚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1-03-01 《艺术分析与美学思辨》 何新
时事出版社 2001-09-01
五、教材及参考书
第四篇:《电影艺术概论》教学大纲《电影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一、学分与学时
2学分。40学时(学期课)。
二、
二、授课对象
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本科一年级。
三、
三、教学目的
汉语言文学专业大学本科生专业基础课,必修课。教学目的主要如下:
(1)(1)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较系统地掌握电影艺术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电影106年在世界和中国的发展轨迹,提高电影文化水平,能在中学胜任电影鉴赏类课教学,并能指导中学生开展影评活动。
(2)(2) 引导学生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党的电影方针、政策,继承发扬传统文化之精髓,认真鉴别西方电影理论、思潮,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四、
四、教学环节及学时安排
1、1、课堂教学:32学时
2、2、课堂讨论:1次(2学时) 3、3、课外作业:2次
4、4、课后看片:不少于10部 5、5、课后辅导:每2周一次 6、6、复习考试:6学时
五、
五、教学手段及教法建议
1、课堂教学要精讲多问,运用启发式,废止注入式,教学相长。
2、课外看经典影片、争议影片时,教师要随堂指导;看前有提示;看中有评点。
3、坚持质疑、答疑,每学期至少质疑每个学生一次;要求并检查学生写的看片笔记。
4、尽量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尽快做出全课程的课件。
5、鼓励学生写小品、演小品、拍小品,鼓励每个班成立影评小组,多给报刊投稿。
六、
六、考核方式
7、7、考核:平时成绩占总成绩30——40%。具体有课堂提问,作业,质疑,检查看片笔记,能在报刊发影评文章的,加分。具体形式由任课教师安排,每个学生应有3次以上平时成绩。
2、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70——60%,考卷应由教研室统一命题,从题库中调一部分,任课教师现出一部分。考试形式:闭卷、开卷均可。
七、
七、教学内容
第一章 绪论(1学时)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本课程设置目的,教学内容与方法,了解电影艺术理论在艺术理论中的地位,与文学理论的关系。
一、
一、电影是一种重要的艺术。
二、
二、电影理论应当进入高等师范大学课堂
三、
三、学习《电影艺术概论》的目的 了解电影诞生及发展的历史 掌握电影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
提高鉴赏、评论、创作电影作品的能力 培养电影教育、创作及理论人才
四、
四、怎样学好《电影艺术概论》课
(1)了解电影是大众传播艺术,是舶来艺术
(2)要认真学习邓小平文化理论、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党的电影方针与政策。 (3)要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讲课、看片、读书三结合,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相联系
(4)养成写观影笔记的好习惯
第二章 电影诞生与发展(5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习了解电影这门“第七艺术”的诞生及发展概况,掌握电影的知识,培养历史唯物主义艺术观。
一、
一、电影的孕育
二、
二、电影的发明
三、
三、电影的发展
1、无声电影
2、有声电影
3、彩色电影
4、宽银幕电影
5、环幕电影、立体电影
四、
四、世界电影发展简况
1、世界电影史的分期
(1)技术发明期(1832——1895)
(2)艺术形成期(1895——1912) (3)(3) 文学确立期(1912——1927) (4)(4) 艺术成熟期(1927——1945) (5)(5) 继续发展期(1945——2001) 2、2、电影大国电影简况
(1)法国电影
(2)美国电影
(3)苏俄电影
(4)意大利电影
(5)英国电影
(6)日本电影
五、
五、中国电影发展概观
1、电影传入我国(1896) 2、萌芽时期(1905——1922) 3、混乱时期(1923——1931)
4、现实主义传统形成时期(1932——1948)
5、社会主义电影探索发展时期(1949——1978) 6、社会主义电影继续繁荣时期(1979——2001)
第三章 电影的特性(2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电影艺术的特性;了解蒙太奇及长镜头两种重要的电影理论。这是本课程之重点章,一定要讲深学懂。
一、
一、为什么必须研究电影特性
二、
二、电影的特性
1、 1、 综合性 2、 2、 视像性 3、 3、 组接性 4、 4、 逼真性
三、
三、蒙太奇论 1、 1、 什么是蒙太奇
2、 2、 蒙太奇的原理和功用 3、 3、 蒙太奇的种类
4、 4、 蒙太奇的理论分歧
四、
四、长镜头论
1、 1、 什么是长镜头 2、 2、 长镜头的效能 3、 3、 长镜头的类型 4、 4、 长镜头理论评估
5、 5、 蒙太奇与长镜头的互补性
第四章 电影的社会作用( 2学时)
[教学要求]这章与文艺的社会作用是相共同的,可以略讲,让学生自学,讨论。核心是要讲清诸社会作用之凝聚点是审美作用。讲信息作时时,可补充些信息论知识。
一、
一、对电影社会作用的基本认识
1、 1、 什么是电影社会作用
2、 2、 电影对群众文化生活的巨大影响 3、 3、 电影对其他艺术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
二、电影的社会作用
1、 1、 教育作用 2、 2、 认识作用 3、 3、 审美作用 4、 4、 信息作用 5、 5、 娱乐作用
三、
三、电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锐利武器
第五章 电影的制作(2学时)
[教学要求]这章主要介绍一部故事片的制作过程。有条件可组织学生去电影制片厂参观。
一、
一、准备阶段
1、 1、 电影文学剧本 2、 2、 分镜头剧本 3、 3、 选择外景 4、 4、 物色演员
二、
二、摄制阶段
1、 1、 准备 2、 2、 实拍
三、
三、后期制作
1、 1、 剪辑 2、 2、 混录
第六章
电影编剧(3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电影文学是电影艺术的基础,电影文学剧本的特点,电影文学剧本写作及改编之要求。提倡学生动手写小品,写电影文学剧本片断。
一、
一、电影文学是电影艺术的基础
二、
二、电影文学的特点
1、 1、 视觉性 2、 2、 动作性 3、 3、 单纯性
4、 4、 组接性(蒙太奇)
三、
三、电影文学剧本的编写
1、 1、 精心选材,确定鲜明的主题
2、 2、 构思巧妙,突出主要人物性格特征 3、 3、 视听结合,动静结合的环境造型 4、 4、 掌握蒙太奇思维与技巧
四、
四、电影文学剧本的改编
1、 1、 改编的涵义 2、 2、 改编的原则 3、 3、 改编的方法
第七章 电影导演(3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电影是以导演为中心的艺术,导演的自身条件,职责与任务。
一、
一、导演的地位与作用
二、
二、导演的个人条件
1、 1、 要敏锐
2、 2、 要有丰富的绘画、摄影知识 3、 3、 要有良好的文学及科学素养 4、 4、 要慧眼识人才
三、
三、导演的职责和任务
1、 1、 不辜负人民的重托和信任
2、 2、 锦上添花的构思与统率全组的阐述 3、 3、 写出分镜头剧本
4、 4、 选择并指导演员创造银幕典型
5、 5、 确保影片拍摄、制作各环节艺术质量 6、 6、 培养、形成并发展个人艺术风格
第八章 电影表演(2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电影表演的发展过程,演员地位与作用,不同的表演类型与表演理论。
一、
一、电影表演的发展过程
1、 1、 无声片时期的哑剧表演 2、 2、 “明星制”的兴起 3、 3、 非职业演员的起用 4、 4、 表演的趋向自然化、生活化
二、
二、演员的地位与条件
1、 1、 演员的地位 2、 2、 演员的条件
三、
三、不同的表演类型与风格
1、 1、 本色表演 2、 2、 性格表演 3、 3、 结合表演
四、
四、影响电影表演的戏剧表演理论
1、 1、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 2、 2、 布莱希特的 3、 3、 中国戏曲的
第九章 电影摄影(2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电影摄影的重要性,构图要求和摄影技巧。
一、
一、电影摄影师是电影主创人员
1、 1、 导演的主要助手 2、 2、 摄影班子负责人 3、 3、 摄影师的素养
二、
二、电影画面的构图
1、 1、 什么是画面构图 2、 2、 画面构图的特性 3、 3、 画面构图的原则
三、
三、光线、色彩与影调
1、 1、 景别
2、 2、 拍影角度
第十章 电影美术(2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电影美术师的素养,电影美术的内容。
一、
一、电影美术的作用
1、 1、 决定一部影片的外部形成风格 2、 2、 为人物活动提供典型的环境 3、 3、 创造银幕形象
二、
二、电影美术师的素养
1、 1、 要有丰厚的生活积累 2、 2、 要有较高的艺术修养 3、 3、 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
三、
三、电影美术的内容
1、 1、 环境造型 2、 2、 人物造型
第十一章 电影声音(2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声音这个重要的表现因素的作用、类型。
一、
一、音响
1、 1、 什么是音响 2、 2、 音响的作用
二、
二、电影音乐
1、 1、 电影音乐的历史 2、 2、 电影音乐的特点 3、 3、 电影音乐的作用
三、
三、话音(人声)
1、 1、 电影人物话音的表现形式:对话、独白、旁白。 2、 2、 电影对话的特征:动作性、性格化、生活化
第十二章 电影剪辑(2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电影前辑的基本知识。
一、
一、电影是剪辑艺术
1、 1、 什么是电影剪辑 2、 2、 三度创作
二、
二、剪接师的职责
1、 1、 导演的重要助手
2、 2、 蒙太奇处理的最后完成者
三、
三、剪辑的原则
1、 1、 机械的流畅 2、 2、 戏剧性的突现
四、
四、剪辑的技巧
1、 1、 无技巧剪辑 2、 2、 跳接
3、 3、 插用资料 4、 4、 用长镜头
第十三章 电影风格与流派(2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电影风格与电影流派的涵义、形成及类型。开阔其学术视野,引发创新思维。
一、
一、电影风格
1、 1、 什么是电影风格 2、 2、 导演的个人风格
3、 3、 时代风格与民族风格 4、 4、 风格的类型
二、
二、电影流派
1、 1、 什么是电影流派 2、 2、 电影流派的形成
三、
三、世界主要电影流派
1、 1、 布列顿学派 2、 2、 电影眼睛派
3、 3、 德国表现主义派 4、 4、 意大利新现实主义
5、 5、 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 6、 6、 法国“飞外潮” 7、 7、 新德国电影运动 8、 8、 好莱坞类型电影 9、 9、 西方现代主义电影 10、 10、 中国“左翼电影” 11、 11、 第五代导演
12、 12、 台湾香港的实验电影
第十四章 电影鉴赏与评论(2学时)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要让学生飞外电影鉴赏与评论的区别与联系,掌握电影评论的写作要领及基本样式。
一、
一、电影鉴赏
1、电影鉴赏的涵义
2、电影鉴赏的作用
3、电影鉴赏的过程
4、电影鉴赏中的共鸣
二、
二、电影评论
1、1、 什么是电影评论(电影读解)
2、电影评论的作用
3、电影评论的标准
4、电影评论的类型:复述式、评介式、立论式、驳论式、综述式、杂文式等。
5、电影评论的写作要领:了解电影特征,熟悉拍片经过,了解影片时代背景;把握影片总的倾向,重视艺术分析,形式多样,文风朴实。
八、学生自学内容(任课教师参考安排)
1、试述电影为何被称为“第七艺术”。
2、试读有关蒙太奇的一篇论文或专著。
3、试读有关长镜头的一篇论文或专著。
4、试读一个电影文学剧作。
5、试评一部中外经典影片或探索影片。
6、试读一部电影史。
九、重要思考题
1、 1、 电影理论课程进入大学课堂的重要意义?
2、 2、 新世纪电影文化的迅猛发展与大学生的科学的电影观? 3、 3、 电影的发祥地?电影的诞生日期?电影发明人?
4、 4、 卢米埃尔、梅里爱、格里菲斯、爱森斯坦、普多夫金、巴赞、卓别林、
希区柯克、费里尼、伯格曼、蔡楚生、谢晋、李行、吴宇森、张艺谋、王家卫、科波拉、库布里克、斯皮尔伯格等在电影史上的贡献。 5、 5、 以《夏伯阳》、《列宁在十月》、《乡村女教师》、《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两个人的车站》为例,说明苏联社会主义电影的成就? 6、 6、 以《现代启示录》、《魂断蓝桥》、《毕业生》、《泰坦尼克号》、《美国丽人》为例,说明美国电影的特点? 7、 7、 以《神女》、《渔光曲》、《十字街头》、《一江春水向东流》、《白毛女》、《小兵张嘎》、《天云山传奇》、《鸦片战争》、《开国大典》、《周恩来》、《生死抉择》为例,说明中国电影的成就及优良传统? 8、 8、 电影艺术的特性?
9、 9、 爱森斯坦对电影理论的贡献? 10、 10、 巴赞对电影理论的贡献?
11、 11、 什么是蒙太奇?蒙太奇的原理和功用?蒙太奇的种类?什么是长镜头? 蒙太奇与长镜头的关系?
12、 12、 电影编剧、电影导演、电影摄影师、电影演员的职责与任务? 13、 13、 电影美术、声音、剪辑的作用?
14、 14、 分析一部流派影片或一个流派导演。如分析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影片《偷自行车的人》;又如分析张艺谋。
十、重要参考书
1、《马恩列斯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出版
2、《党论电影》,列别杰夫编,时代出版社1951年出版
3、《毛泽东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出版
4、《邓小平论文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
5、《电影理论基础》,中国青年出版社1987年出版
6、《电影学原理》,李浃、吕亚人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出版
7、《影视艺术教程》,黄会林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出版
8、《影视艺术概论》,李泱著,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1994年出版
9、《影视鉴赏》。彭吉象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出版。
10、《电影与电影艺术鉴赏》,张成珊者,同济大学出版社1986年出版。
11、《电影的读解》,颜纯钧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95年出版。
12、《电影艺术新论》,潘秀通,万丽玲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91年出版。
13、《影视学教程》,舒其惠、钟友循著,湘南师大出版社1994年出版。
14、《怎样欣赏电影》,姜敏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0年出版
15、《电影剧作概论》,汪流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出版
16、《通向电影圣殿》,王迪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年出版。
17、《电影论文选》,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出版
18、《电影作品选评》,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年出版
19、《电影文学引论》,李泱、孙志强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年出版。
20、《电影美学原理》,李泱著,中国和平出版社1997年出版。
21、《中国电影发展史》(
1、2卷),程季华主编,中国电影出版社1980年出版。
22、《西方电影史概论》,邵牧君著,中国电影出版1982年出版。
23、《世界电影美学思潮史纲》,罗慧生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5年出版。
24、《世界电影鉴赏辞典》(1——3卷),郑雪来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1991年出版。
25、《电影美学》,巴拉兹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79年出版。
26、《电影是什么?》巴赞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87年出版。
27、《爱森斯坦论文选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85年出版。
28、《普多夫金论文选集》,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出版。
29、《电影的创作过程》,劳逊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出版。
30、《怎样看电影》,詹姆斯·莫纳科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年出版。
31、《认识电影》,路易斯·贾内顿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97年出版。
32、《世界电影史》,乔治·萨杜尔著,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年出版。
第五篇:《电视艺术概论》教学大纲西北师范大学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电视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电视艺术概论》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的学习将为学生创、编、导电视文艺节目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本课程的教学以前面开设的《美术基础》、《音乐基础》、《影视语言》等课程的学习为前提和基础(加官进爵是什么刑罚?司刑职员将预备好的桑皮纸揭起一张,盖在犯人脸上,司刑职员嘴里早含着一口烧刀子,使劲一喷,噀出一阵细雾,桑皮纸受潮发软,立即贴服在脸上,然后增加纸张的数量,导致犯人窒息而亡。),与同时开设的《艺术概论》、《电视作品评析》课程互相提供理论支持,为后续开设的《电视导演艺术》、《电视文艺节目创作》课程提供理论基础。
(二)教学目的
本实验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电视艺术发展简史、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各类不同类型电视艺术的创作特征等电视艺术学范畴的基本理论;同时培养学生初步的创、编、导电视文艺节目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本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是: 电视艺术的审美特性; 电视艺术的发展历程; 电视传播的艺术; 电视剧;
电视文艺节目; 电视纪实节目。
(四)教学时数
36学时。
(五)教学方式
本实验课程的教学,采用在多功能教室授课的方法,可运用投影、电脑、电视录像等多种传播媒体及现代教育技术于课堂教学,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果与效率。
二、本文
第一章 电视艺术的审美特性(4学时)
教学要点:
理解:电视的涵义与本体特征。
区分:电视的本体特征与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 掌握: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1.1 电视的涵义与本体特征(2学时) 电视的涵义、特性(讨论)。
1.
2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和构成(2学时) 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特性、构成。 考核要求:
1 识记:电视的涵义与本体特征。 综合分析:电视艺术的审美特征。
第二章 电视艺术的发展(8学时)
教学要点:
理解与掌握:电视艺术发展简史。 教学时数: 8学时。 教学内容:
2.1 电视艺术的发展(2学时)
电视艺术的早期形态;电视艺术的蓬勃发展;电视艺术的新发展。 2.2 电视艺术理论的发展(2学时)
电视艺术理论界说;电视艺术学研究现状;电视艺术理论研究建构。 2.3 电视技术的演进(2学时)
电视技术的发展;电视技术与电视艺术的关系。 2.4 电视艺术观念的发展(2学时)
从说教工具到大众传媒;从作者中心到观者中心:从宣传片到产品。 考核要求:
识记:电视艺术发展简史。
分析:借鉴国外电视艺术分析我国电视艺术现状。
第三章 电视传播艺术(8学时)
教学要点:
理解和掌握:电视传播艺术的界定和构成。 教学时数: 8学时。 教学内容:
3.1 电视传播艺术的界定和构成(2学时) 电视传播艺术的界定和构成。 3.2 电视策划艺术(2学时) 宣传性、引导性、策划的艺术。 3.3 电视制作艺术(2学时)
镜头语言、编辑语言、特技字幕语言。 3.4 电视管理艺术(2学时)
编排艺术、营销艺术、管理艺术。 考核要求:
识记:电视传播艺术的界定和构成。
分析:电视传播艺术对电视艺术的作用。
第四章 电视剧(8学时)
教学要点:
了解:电视剧观念的演进;电视剧的分类。 理解:电视剧的审美特征。
区分:不同体裁电视剧(含电视电影)的创作特征。 掌握:电视剧(含电视电影)作品的鉴赏与批评。 教学时数: 8学时。
2 教学内容:
3.1 电视剧观念的演进(1学时) 戏剧观、小电影观、本体观。
3.
2电视剧的审美特征及中国电视剧创作流变(3学时) 纪实性、大众性、通俗性、兼容性;中国电视剧创作流变。 3.3 不同体裁电视剧(含电视电影)的创作特征(4学时)
电视剧的分类及各类不同体裁电视剧(含电视电影)的创作特征。 考核要求:
识记:电视剧观念的演进;电视剧的分类。
分析:电视剧的审美特征;不同体裁电视剧(含电视电影)的创作特征。 综合应用:电视小品的写作、电视剧作品(含电视电影)的鉴赏与批评。
第五章 电视文艺节目(4学时)
教学要点:
理解和掌握:电视文艺节目的构成,电视文学节目和艺术节目的特征。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5.1 电视文学节目(2学时)
电视语言、电视形象、电视意蕴。 5.2 电视艺术节目(2学时)
音乐电视;综艺节目;电视广告。 考核要求:
识记:电视文艺节目的构成,电视文学节目和艺术节目的特征。
分析:电视文学节目的社会价值和艺术特性;电视艺术节目的审美特征与创作特征。 综合应用:电视文艺节目的鉴赏与批评。
第六章 电视纪实节目(4学时)
教学要点:
理解:电视纪实节目的分类。
掌握:电视纪实节目(含纪录片)的创作特征。 教学时数: 4学时。 教学内容:
5.1 电视新闻节目(1学时) 电视新闻节目的艺术性; 5.2 转播节目(1学时) 电视转播节目的艺术性。
5.2 电视专题节目(1学时)
从比较中看电视专题节目的内涵与外延。 5.4 电视纪录片(1学时)
电视纪录片创作的历史、类型;电视纪录片的创作特征。 考核要求:
识记:电视纪实节目的内涵与外延。
分析:电视专题片、纪录片的创作特征;电视新闻节目、转播节目的艺术性。
三、参考书目
3 1.高鑫、周文著,《电视艺术概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2.高鑫著,《电视艺术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11月第1版。 3.蓝凡著,《电视艺术通论》,学林出版社,2005年3月第1版。 4.高鑫、高文曦著,《电视艺术:多元与重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12月第1版。 5.王贵亭著,《电视艺术学论纲》,学林出版社,2008年3月第1版。 6.徐舫州、徐帆著,《电视节目类型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3月第1版。
本课程使用的教具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指导性意见:
建议本课程使用的教具为多媒体教室所应具备的投影、电脑(带光驱、声卡)、音箱、功放、电视录放像机、展台等,最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对这些多媒体教具进行优化组合、教学设计,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影视艺术概论教学大纲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务处审定 影视艺术概论大纲 文艺理论教研室 2010年10月6日修订 目 录 第一章 影视艺术的诞生与发展„„„„„„„„„„„„„„„„„„„„3 第二......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教学大纲之美学艺术思想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教学大纲之美学艺术思想本章教学目的:使学生知道中国传统美学基本思想和传统艺术式样。主要为:1、 理解中国传统美学和艺术的独特性。2......
话剧表演艺术教学大纲概论表演艺术术概论》教学大纲本课程教学目标: 本科和专科基础理论课。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能了解表演艺术的科学的基础理论,初步掌握某些表演论述的基本方法,并用以指导自己的表......
艺术管理学概论大纲一、艺术管理的当代使命与任务与艺术管理的基本原则 (一)艺术管理的当代使命与任务 1、 创造良好的机制与环境,推进艺术创作的繁荣。 (1)建立有益于艺术活动的社会机制,艺术活动......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大纲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国传统文化 课程编号:051004 英文名称:China s traditional culture 学时学分:36/2 课程性质:公共选修课(通识教育课) 开设学期:不限 课程简介:本课......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大纲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中国文化概论》是江西师范大学通识教育人文与社会科学系列的课程。本课程以学习和研究中华民族数千年所创造的灿烂文化为目......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大纲[★]西北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专业必修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国传统文化课程编号:051004 英文名称:China s traditional culture 学时学分:108/5 课程性质:......
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大纲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大纲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中国文化概论》是江西师范大学通识教育人文与社会科学系列的课程。 本课程以学习和研究中华民族数千年所创造的灿烂文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