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草原八月末课文
《草原八月末》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我”错过了草原最美的时刻,八月末来到了草原,却看到了宽广的、安静的、干净的、最真实的草原,并深深地爱上了它。下面是草原八月末课文的内容,欢迎阅读!
朋友们总说,草原上最好的季节是七八月。一望无际的碧草如毡如毯,上面盛开着数不清的五彩缤纷的花朵,如繁星在天,如落英在水,风过时草浪轻翻,花光闪烁,那景色是何等地迷人。但是不巧,我总赶不上这个季节,今年上草原时,又是八月之末了。
在城里办完事,主人说:吨怕这时坝上已经转冷,没有多少看头了。”我想总不能枉来一次,还是驱车上了草原。车子从围场县出发,翻过山,穿过茫茫林海,过一界河,便从河北进入内蒙古境内。刚才在山下沟谷中所感受的峰回路转和在林海里感觉到的绿浪滔天,一下都被甩到另一个世界上,天地顿时开阔得好像连自己的五脏六腑也不复存在。两边也有山,但都变成缓缓的土坡,随着地形的起伏,草场一会儿是一个浅碗,一会儿是一个大盘。草色已经转黄了,在阳光下泛着金光。由于地形的变换和车子的移动,那金色的光带在草面上掠来飘去,像水面闪闪的亮波,又像一匹大绸缎上的反光。草并不深,刚可没脚脖子,但难得的平整,就如一只无形的大手用推剪剪过一般。这时除了将它比作一块大地毯,我再也找不到准确的说法了。但这地毯实在太大,除了天,就剩下一个它;除了天的蓝,就是它的绿;除了天上的云朵,就剩下这地毯上的牛羊。这时我们平常看惯了的房屋街道、车马行人还有山水阡陌,已都成前世的依稀记忆。看着这无垠的草原和无穷的蓝天,你突然会感到自己身体的四壁已豁然散开,所有的烦恼连同所有的雄心、理想都一下逸散得无影无踪。你已经被溶化在这透明的天地间。
车子在缓缓地滑行,除了车轮与草的摩擦声,便什么也听不到了。我们像闯入了一个外星世界,这里只有颜色没有声音。草一丝不动,因此你也无法联想到风的运动。停车下地,我又疑是回到了中世纪。这是桃花源吗?该有武陵人的问答声,是蓬莱岛吗?该有浪涛的拍岸声。放眼尽量地望,细细地寻,不见一个人,于是那牛羊群也不像是人世之物了。我努力想用眼睛找出一点声音。牛羊在缓缓地移动,它们不时抬起头看我们几眼,或甩一下尾,像是无声电影里的物,玻璃缸里的鱼,或阳光下的影。仿佛连空气也没有了,周围的世界竟是这样空明。
这偌大的草原又难得的干净。干净得连杂色都没有。这草本是一色的翠绿,说黄就一色的黄,像是冥冥中有谁在统一发号施令。除了草便是山坡上的树。树是成片的林子,却整齐得像一块刚切割过的蛋糕:摆成或方或长的几何图形。一色桦木,雪白的树干,上面覆着黛绿的树冠。远望一片林子就如黄呢毯上的一道三色麻将牌,或几块积木,偶有几株单生的树,插在那里,像白袜绿裙的少女,亭亭玉立。
蓝天之下干净得就剩下了黄绿j雪白、黛绿这三种层次。我奇怪这树与草场之间竟没有一丝的过渡,不见丛生的灌木,蓬蒿,连矮一些的小树也没有,冒出草毯的就是如墙如堵的树,而且整齐得像公园里常修剪的柏树墙。大自然中向来是以驳杂多彩的色和参差不齐的形为其变幻之美的。眼前这种异样的整齐美、装饰美,倒使我怀疑不在自然中。这草场不像内蒙东部那样风吹草低见牛羊,不像西部草场那样时不时露出些沙土石砾,也不像新疆、四川那样有皑皑的雪山、郁郁的原始森林作背景。她像什么?像谁家的一个庭院。“庭院深深深几许。这样干净,这样整齐,这样养护得一丝不乱,却又这样大得出奇。本来人总是在相似中寻找美。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苏州园林那样的与自然相似的人工园林,获得了奇巧的艺术美。现在轮到上帝向人工学习,创造了这样一幅天然的装饰画,便有了一种神秘的梦幻美,使人想起宗教画里的天使浴着圣光,或朗世宁画里骏马腾啸嬉戏在林间,美得让人分不清真假,分不清是在天上还是人间。
在这个大浅盘的最低处是一片水,当地叫泡子,其实就是一个小湖。当年康熙帝的舅父曾带兵在此与阴谋勾结沙俄叛国的噶尔丹部决一死战,并为国捐躯。因此这地名就叫将军泡子。水极清,也像凝固了一样,连倒影的云朵也纹丝不动。对岸有石山,鲜红色,说是将士的血凝成。历史的活剧已成隔世渺茫的传说。我遥望对岸的红山,水中的白云,觉得这泡子是一块凝人了历史影子的透明琥珀,或一块凝有三叶虫的化石。往昔岁月的深沉和眼前大自然的纯真使我陶醉。历史只有在静思默想中才能感悟,有谁会在车水马龙的街市发思古之幽情?但是在古柏簇拥的天坛,在荒草掩映的圆明废园,只会起一些具体的可确指的联想。而这空旷,静谧,水草连天,蓝天无垠的草原,教人真想长啸一声念天地之悠悠,想大呼一声魂兮归来。教人灵犀一点想到光阴的飞逝,想到天地人间的久长。
我们将返回时,主人还在惋惜未能见到草原上千姿百态的花。我说,看花易,看这草原的纯真难。感谢上帝的安排,阴差阳错,我们在花已尽,雪未落,草原这位小姐换装的一刹那见到了她不遮不掩的真美。正如观众在剧场里欣赏舞台上浓妆长袖的美人是一种美,画家在画室里欣赏裸立于窗前晨曦中的模特又是一种美。两种都是艺术美,但后者是一种更纯更深的展示着灵性的美。这种美不可多得也无法搬上舞台,它不但要有上帝特造的极少数的标准的模特,还要有特定的环境和时刻,更重要的还要有能生美感共鸣的欣赏者。这几者一刹那的交汇,才可能进发出如电光石火般震颤人心的美。大凡看景只看人为的热闹,是初级;抛开人的热闹看自然之景,是中级;又能抛开浮在自然景上的迷眼繁花而看出个味和理来,如读小说分开故事读里面的美学、哲学,这才是高级。这时自然美的韵律便与你的心律共振,你就可与自然对话交流了。
呜呼!草原八月末。大矣!净矣!静矣会一见钟情,如诗一样耐人寻味。我一草地。将要翻过山口时又停下来伫立良下陵高,足往神留,遣情想象,顾望怀我的草原!
第二篇:《草原八月末》读后感2012年2月3日星期一天气:阴转晴
我看一篇同步阅读上的文章,名叫《草原八月末》,《草原八月末》读后感。
这篇文章里,作者把草原写得极其完美,看了之后,让我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我的耳旁就有草原上吹来的徐徐风声。作者通过这篇文章也写了草原大、干净、安静、真实的特点。先看大的特点,其中这个段落里的一句话我很喜欢:“这时除了将她比作一块大地毯,我再也找不到准确的说法了。”这句话中注意到作者用的不是“它”而是“她”,说明作者很喜欢这片草原,并将它比作一块大地毯。原来地毯就很大,可前面却又加了“大”字,更显辽阔。干净这部分的句子有:“眼前这种异样的整齐美、装饰美,倒使我怀疑不在自然中,读后感《《草原八月末》读后感》。 ”这句话作者用怀疑的方式,觉得自己不在这里而衬托出非常干净。“我努力想用眼睛找出一点声音。”这是对安静的描写。这什么用眼睛寻找声音呢?因为作者已经用耳朵听不到任何声音了,所以只好用眼睛看。“草原这位小姐换装的一刹那见到了她不遮不掩的真美。”作者说的“真美”,正是说明了它的真实。
这篇文章里有拟人、排比、比喻、艺术语言等,我觉得这是一片美完的文章。
来自老师和同学的评论:
耿老师:非常好的文字,将你对文本的理解谈得很透彻,很清晰。
晓竹星雨:太棒了,顶顶顶,赞!语句通顺,字迹干净、整齐。
于冰悠:好棒!整篇文章都是你自己的想法,加油!
月光骑士:好巧妙的构思,好精妙的文字!看后有拍案之感!
第三篇:课文草原教案篇一:草原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
《 草原》第一课时
金家河镇中心小学庞红侠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会14个生字,会认4个字,能正确读写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礼貌、拘束、摔跤、襟飘带舞等词语。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草原的自然美,背诵课文一自然段
3、在草原自然美的熏陶下培养美感。初步感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过程与方法】
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丰富的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中描述的草原美景,体会句中所含的意思。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充分利用课文的语言文字让学生感受草原的自然美,提高认识能力和审美能力,渗透民族团结的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认识草原特点,学习写作方法。
难点:体会第一段草原景色文字的意境美。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板书课题
1、激情导入。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同学们,这种情景会在哪里见到?(草原),那辽阔的草原是个景色迷人,令人神往的
地方,想去欣赏吗?(想)请让我带大家去领略草原那美丽的风光。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歌曲,让学生欣赏。
2、欣赏完了,草原留给大家最深的印象是什么?说说自己的感受,(景色美丽,草原辽阔)作家老舍先生笔下所描绘的内蒙古草原又是怎样的呢?带着疑问,这节,我们一起来学习《草原》这篇课文,板书课题:草原
二、自读感悟、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找出生字、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学生自由结成旅行伙伴,去“游览”草原的美景,在美景中细细观赏。
2、汇报交流,共同感悟。
(1) 指名汇报生字,开火车轮读词语。
(2)课文中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把印象深刻的句子勾画出来,有感情地读一读,说说你有怎样的感受?请把你的收获和大家一起分享。
3、内容归纳,整体感知
引导学生说说作者老舍从哪些方面向我们介绍了草原?分别根据学生留下印象最深刻的部分得出介绍了草原的景色美丽和蒙古人民的热情好客及民族间的团结友爱。(引导学生明确课文内容。)
4、选择喜欢的学习内容
在“景色美丽”和“热情好客”两部分内容中,喜欢“景色美丽”这部分内容的同学请举右手,喜欢“热情好客”这部分内容的同
学请举左手。(看来呀,萝卜青菜,各有所爱)现在,大家最想去感受哪部分内容呢?(景色美丽)为什么呢?我尊重大家的意愿,带大家去感受这部分内容。
三、学习第一段,引导学生感悟草原的美丽景色。
1、自由读、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草原的美,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指名读
2、再读,思考:作者初入草原,看到的景色怎样?作者是抓住哪些景色来写的?为什么抓住这些景物写?(课件出示天空,羊群图片)
(读后讨论。作者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的奇丽景色,他抓住天空、空气、小丘、平地、羊群这些景物来写的。因为这些景物显示了草原的特色。)
3、细读、思考:
①、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些景物的?(从天空到地面,按从上到下的顺序写。)
②、作者是怎样从天空到地面,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运用生动的语言来描绘草原的美丽景色的?(让学生边读边画出重点语句。)
③、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让学生自己出声读第1段第1层,图文对照,细心体会,认真想象。重点说说下面三个句子:(课件出示天空,羊群图片) a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b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c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轻轻流入云际。”
4、默读、思考、朗读:在这种境界里,作者产生了什么样的感情?最后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受?(引导学生说一说“境界”一词的意思。读时注意理解“既„„又„„”的并列关系;并用此关联词合作练习说话,可以用你知道的名胜来写;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表达作者感受的两个句子。)
5、课件出示习题,指导学生完成练习
6、小组扮演导游介绍草原美景,派代表展示。
过渡:作者面对此景想高歌一曲,你想用什么方式来表达你此时的感受呢?
7、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歌曲,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心中的感受。(可以是唱歌,跳舞,作诗,绘画„„.)
8、齐背第一自然段。
四、总结,再现草原美景
同学们,虽然很多同学都没有真正到内蒙古美丽的草原,但今天我们的心已经到过了,感受到了,那里不仅景美,人也很热情,下节课再让我们去感受,好吗?
五、品味练笔
通过老舍先生优美的语言描写,让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两句描绘草原美景的句子或小诗。也可以用你手中神奇的画笔画出草原的美景。交流展示。
板书: 16草 原
景 美
天空(明朗) 空气(清新) 小丘(柔美) 平地(一碧千里) 羊群(棉花)
篇二:草原教学设计
《草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勾勒、骏马、无限、鞭子、
疾驰、马蹄、奶茶、礼貌、拘束、举杯、摔跤、天涯、热乎乎、一碧千里、翠色
欲流、襟飘带舞。
2、熟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草原美好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蒙 汉人们的深情厚谊。
3、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句子含义和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背诵
一、二段)。
教学重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草原美好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
教学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体会句子含义和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背诵
一、二段)。
教学准备:
(1)回顾并能复述有关草原的记忆和阅读记忆。
(2)预习。
(3)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勾勒、骏马、无限、鞭子、
疾驰、马蹄、奶茶、礼貌、拘束、举杯、摔跤、天涯、热乎乎、一碧千里、翠色
欲流、襟飘带舞。
2、熟读课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草原美好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
教学重点:背诵
一、二段。
教学难点: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草原美好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
教学准备:
1、学案、指导学生熟读
一、二段。
2、制作课件。
3、印好自主学习评议表,组织学生学习,组织组长评议本节课自主学习出色的同学以及小
组。
课前三分钟
1、看拼音写词语
dǐ tán xuàn rǎngōu lâ dī yín yū huí
( ) ( ) () ( ) ( )
() ( ) () ( )
xiū sâ shuāi jiāo piān xītiān yá
() ( ) () ( )
2、根据意思写词语
草原上的小丘由于绿颜色浓厚,就像要流下来一样。()
国画的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 )
用线条画出轮廓。( )
难为情,态度不自然。( )
一、谈话导入
你到过草原吗?在电影、电视中见过草原吗?作者用他的亲身经历,向我们介绍了
草原的天,草原的地,生活在草原上的人们。读读课文,想想作者笔下的草原是怎样的景象?
(让学生初步感知)
二、讲授新课 1.整体感知
(1)快速读文思考:作者用他的亲身经历,向我们介绍了草原哪些方面的情况?
草原风光 喜迎远客主客联欢
(2)弄清课文记叙顺序:这篇访问记按什么顺序记叙了访问的过程?
(这篇访问记按地点转换的顺序写了访问的过程:初入草原→接近公社→蒙古包外→蒙古包
里→告别草原。)
2、精读段落(1-2)
(1)第一段话描写了草原上的哪些景物?用“△△”把景物的词划出来,展开想象。
(2)自由地、放声地朗读几遍,读出自己对草原的感受,一会儿读给大家听。
(3)朗读展示。(4)填写课文:见学案
3、背诵积累1-2段
三、总结课文
这节课我们感受了充满诗意的草原风光,这样的水土会养育怎样的儿女呢?作者仅仅只是和
我们分享他见到的美景吗?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四、课后练习
小练笔:(10分钟):
课文在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方面非常好,我们也曾享受过美景,你也来学一学。仿写:这次,
我看到了„„(大海、西樵山)学习课文“由上到下”或“由远到近”的顺序写一段话。a组:(能写通顺就可以了) b、c组:(能用上好词好句写具体、写生动.)
五、作业
1、继续完成小练笔
2、抄写课文
1、2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巩固课文背诵。
2、体会句子含义和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重点:体会句子含义和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
教学难点:体会句子含义和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
教学准备:
1、学案。
2、制作课件。
3、印好自主学习评议表,组织学生学习,组织组长评议本节课自
主学习出色的同学以及小组。
课前三分钟:基础知识滚动
一、复习导入
1、基础知识滚动练习
2、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理解课文,领略草原的美丽风光,感受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
二、讲授新课
1、回顾课文,读句子想一想,草原有什么特点?辽阔、碧绿(又大又美)
(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3)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4)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这是真
的吗?运用拟人的手法,也突出了草原的美。
2、交流点拔(学习2-5段):草原的天很可爱,景色也很迷人,草原人民又给你留下了什么
印象?“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该怎样理解?它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体现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的语句很多,拿出笔把每小节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划出来展示。
(1)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把“飞”改成“跑”行吗?他们为什么要跑得那么快?
(2)也不知是谁的手„„民族团结互助。说着你想说的话,和前后左右的同学握握手,体
会一下当时主客相见热闹的场面。
(3)干部向我们„„我们再回敬。他们盛情地招待我们,访问团的每一个成员对他们都充
满了感激之情。④指名读
(4)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①这句话怎样理解?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联系《赠汪伦》这首诗互相讨论。)
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忍心马上分别,大家站在蒙古包外,望着一望无际
的草原,在夕阳下,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这句话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的深厚情谊
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②让我们带着依依惜别之情,集体朗读课文。
三、总结课文
课文具体写了作者见到的草原美景和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远道迎客,盛情款待客人的情景,
与民族风情的生动描写,抒发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颂扬之情。
四、课后练习
1、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草原的特点是更美。
2、体会句子表达特点。
(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这个句子运用了两个比喻,一个是把 比作绿毯,另一个是把 比作大花。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里的“渲染”是指 ,勾勒的意思是
这句话说明了 。
(3)“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五、作业
小状元配套练习
《草原》学案
预习步骤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
2、借助课文中的注音或工具书,读准字音,识记字形, 联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
书理解“一碧千里”“勾勒”“渲染”“翠色欲流”“境界”等词语。
3、朗读读课文,要读得正确、流利、注意读好长句。
4、梳理课文,想一想:课文围绕“草原”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按什么顺序写的?
作者要表达什么情感?
5、欣赏美读画一画:一边读一边勾画出你认为写得优美的语句,在旁边做出简
单的批注(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一句话,还可以是一个疑问),把你划住的
句子美美得读一读,背一背。
课前三分钟
1、看拼音写词语
dǐ tán xuàn rǎngōu lâ dī yín yū huí
( ) ( ) () ( ) ( )
() ( ) () ( )
xiū sâ shuāi jiāo piān xītiān yá
() ( ) () ( )
2、根据意思写词语
草原上的小丘由于绿颜色浓厚,就像要流下来一样。()
国画的画法,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以加强艺术效果。( )
用线条画出轮廓。( )
难为情,态度不自然。( )
课中练习:按课文内容填空
1、这次,我看到了( )。那里的天( )更( ),空气是那么( ),天空是那
么( ),使我总想( ),表示我( )。
2、在天底下,( ),( )。四面都有小丘,( ),( )。羊群一会儿上了
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
( ),不用( )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 )。
3、这种境界,既使人( ),又叫人( ),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 )。在
这境界里,连( )和( )都有时候( ),好像回味着( )。
4、初入草原,听不见( ),也看不见( ),除了一些( )。走了许久,远远
地望见了一条( )——( )!
5、忽然,像( ),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 ),
( ),( ),像一条( )。
6、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 ),( ),( ),响成一片。
7、忽然,像被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
着各色的衣裳,( ),( ),像( )向我们飞过为。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
欢迎远客。见到我们,主人们立刻( ),( )着,( )着,在汽车左右与前
面引路。( )的草原( )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 )。车跟着马飞
过小丘,看见了几座蒙古包。
小练笔 课文在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方面非常好,我们也曾享受过美景,你也来学一学。仿写:这次,
我看到了„„(大海、西樵山)学习课文“由上到下”或“由远到近”的顺序写一段话。a组:(能写通顺就可以了) b、c组:(能用上好词好句写具体、写生动.)
课后练习
1、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草原的特点是更美。
2、体会句子表达特点。
(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这个句子运用了两个比喻,一个是把 比作绿毯,另一个是把 比作大花。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
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里的“渲染”是指 ,勾勒的意思是
这句话说明了 。
(3)“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篇三: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草原》教案
苏教版教材六年级上册 16草原
一、教学目标:
1. 会写本课9个生字,会认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
马蹄、奶茶、礼貌、拘束、举杯、摔跤”几个词语,能读写并理解“渲染、勾勒、翠色欲流”三个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课文第
一、二自然段。品味、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言,体会本文选词用语的准确性。
3.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的美丽,体会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的草原风光。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
4.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体会兄弟民族之间的深情厚谊,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引发学生了解祖国西部的兴趣。 5.理清文章结构,引导学生揣摩优美语句,积累优美的语言,体会文章在表达上的特点,初步学习作者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育学生养成主动读书思考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熟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体会句中所含的意思。
2.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感染下,受到热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养学生爱美的情趣。
难点:
体会第一自然段中的文字所表达的草原的意境美;理解“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的意思及表达上的作用。
三、教学评价设计:
1.在检查学生预习环节,通过读一读,写一写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识、写生字及正确、流利读书情况。
2.在精读感悟环节,采取默读、圈画、讨论、感情朗读等方式引领学生带着想象走进文本,使学生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会。
3. 运用音乐的情感引导作用体会文中美景及表达的情感。 4.借助小练笔,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四、教与学的准备:
学生:完成后面预习单。
教师:1.教学课件
2.根据学生的预习单查看预习情况,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实效性。
五、教学课时:2课时
六、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环节
一、整体感知——初读感知,整体把握
(一)音乐铺垫、孕育情感
1.播放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说说歌曲中描绘的是哪里的景色。听着歌曲,在你头脑中呈现了怎样的景象?(将学生引入草原高远辽阔的境界。)
同学们,我们曾随着课文,一块儿登上安徽黄山,欣赏黄山奇石;走进北国,感受小兴安岭的美丽;来到四川松潘,看到了神奇的五彩池;飞向宝岛台湾,见到了阿里山和日月潭??大自然真是一位了不起的大画家,它为我们描绘出一幅幅美丽壮观、神奇的画卷。今天我们将跟随老舍先生去领略一碧千里的大草原的美丽风光和那里独特的民族风情。齐读课题:草原
2.过渡:同学们你们想不想现在就去欣赏内蒙古大草原的绮丽风光。(想)那么就请你们闭上双眼,我们已经坐上了通向内蒙古大草原的高铁。火车在飞驰,很快我们就到达了这个让我们神往的地方。请你们睁开双眼慢慢欣赏,细细体味。出示大屏幕:播放草原风光录像。
师:谁来给大家描述一下草原美丽的风景?
生:那里天是那么蓝,飘着几朵白云,那一望无际的天底下是成群的牛羊。放羊的姑娘手里拿着鞭子,正在高歌一曲。
生:蔚蓝的天空中飘着白云,一眼望不到边的草原上,牛羊在悠闲地吃着草,清清的湖水泛着微波,此情此景真使人难忘。 (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
过渡:草原风景如诗如画,老舍先生描绘草原美景的语言文字更是优美。就让我们走进课文共同来感受大作家遣词造句的魅力吧。首先检查一下对本课字词的掌握情况。 3.检查生字识、写。
出示学生预习单,首先指导学生读准字音。特别提醒学生注意“涩”是平舌音;“迂”是整体认读音节。本课生字9个生字中除“迂”外,全都是左右结构的字,指导学生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其中“璃”和“襟”的右边部分笔画都比较多,要注意笔顺和部件结构,要写的正确匀称。“涩”是左右结构,右边部分上下要等宽,下面的“止”不要写的太宽或太窄。检查生字读音时采用“生自由读----指名读-----师范读--齐读”的形式。指导书写时采用“观看生字书写的课件----生练写---互相提示易写错的字----展示学生书写作品”的形式进行。 4.检查对词语的理解与积累。
(1)正确读词(勾勒、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奶茶、礼貌、拘束、举杯、摔跤 ) (2)结合预习单理解, 渲染: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涂抹画面,使它分出层次,以加强艺术效果。 拘束:过分拘束自己,显得不自然。襟飘带舞:衣襟和裙带迎风飘动 洒脱:本指言谈举止等自然,不拘束。文中指草原辽阔平坦,在开车是可以随心所欲,而不必担心有什么危害。 迂回:回旋,盘绕。文中指河向带子,弯弯曲曲的样子。 5.检查学生朗读课文。
(1)指名接读课文,要求读书的同学做到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其他同学要注意去听,学习别人读书的优点,对读错的字词帮助纠正。
(2)重点检查指导课文第1段。 6.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默读全文,思考:草原给你留下什么印象?你能否用一个字,概括出草原给你、给作者留下的印象?──“美”。
(2)草原的“美”体现在哪些方面?(生:风光美、人情美)
(3)想一想文章的主要内容。同桌交流
生:这篇文章主要讲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热情好客的蒙族人民。
(4)理清文章脉络,找出作者写作顺序
.?默读课文,找一找作者都去了哪些地方,画出有关语句。
(初见草原――接近陈巴尔虎旗――蒙古包外――蒙古包内――蒙古包外) ?同桌或小组交流。
?反馈层次划分的情况。
④自由读课文,想想,在这五个地方,作者各写了什么呢?给每段加个小标题。 (草原美景、欢迎远客、亲切相见、热情款待、联欢话别)
环节
二、部分理解——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出示思考题:
7.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草原的美?划出你认为描写优美的词句,有感情地朗读。 8.你喜欢草原的哪些景物呢?为什么?谁来读一读、说一说?
(天空、空气、天底下、小丘、羊群??)学生自由练读, 汇报学习。 9.多媒体出示句子:
(1)“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①图片展示,形象感受草原的蓝天碧野。
②有感情朗读,读出“清鲜”“明朗”的草原的高远辽阔的意境。
③如果此时你就置身于草原之中,你会怎么做?
④想象:作者会高歌一曲什么?谁愿意高歌一曲?
这是一个()的草原。
(2)出示:“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①出示图片: 理解“一碧千里”。(一片碧绿,十分广阔。)
②你能否说一些四个字的表示“绿”的词语来?
(郁郁葱葱、翠色欲流、苍翠欲滴??借机理解“翠色欲流”意思。)
③读出草原的绿。
这是一个( )的草原。
(3)“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
色的大花。”
这句话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草原的美丽景色? (比喻:把草原比作无边的绿毯,把羊群比作白色的大花)
(4)“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①多媒体展示图片 “绿色渲染”“墨线勾勒”。 勾勒:用线条勾边儿。
②感情朗读,体会“柔美”的感觉。
过渡:面对这样如诗如画的美景,作者又有怎样的感受? 10.出示句子:
“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愉快。”
“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 ①是什么使人惊叹?是什么使人舒服?
②“奇丽”是什么意思?如果要你来吟诵一首奇丽的小诗,你会吟诵什么呢?
师补充描写草原美景的小诗:《敕勒歌》齐声朗读。(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11.出示句子:在这样的境界里,连我们的骏马和大牛都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
师:难道骏马和大牛也被眼前的美景所陶醉吗? 师:这句话看似写骏马和大牛,实际上是写作者自己的感受,因为作者被草原的美丽景色陶醉了,所以他感到周围的一切事物也同他有一样的心情。 12.有感情朗读
从天到地,从小丘到羊群,到骏马、大牛,草原的无限乐趣令人愉快,令人惊叹,令人回味无穷。让我们一起仔细品味、用心赏读吧。配乐《致爱丽丝》 13.熟读成诵:
多么优美的景色,多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把这一切永远印记在脑海之中吧,请同学们练习背诵第一自然段。播放课件《美丽的草原我的家》 14.品味练笔
篇四:第一课《草原》教案
《草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4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高歌、绿毯、渲染、勾勒、低吟、襟飘带舞、马蹄、礼貌、拘束、羞涩、摔跤、偏西、天涯”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一、二自然段。
3、感受内蒙古大草原的美好风光和风土人情,体会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了解西部的兴趣。
4、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随着作家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草原风光与人情的美好。
教学难点:
1、品味优美的语言,体会表达方法
2、通过学习此文,引起认识西部,了解西部的兴趣。
重难点突破:
引导学生抓住文中情景交融的优美语句,通过品读、吟诵、想象画面、课件演示、角色扮演、抄写等方法,来体会美的意境、美的情感、美的语言。
课时设计: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目标,自学初读(8分钟左右)
1、出示学习目标
(1)认识4个生字,学会本课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相关词语;
(2)读课文,按照作者 进入草原的顺序,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用“||”把课文分成3个部分。
2、自学指导
(1)自由读课文,给课后生字注音;
(2)画出课文中的生词,借助字典、工具书解释难懂的词语;
(3)再读课文,按照给出的3个标题把课文分为3个部分。
二、合作探究,归纳导读(12分钟左右)
(1)指名读生字词:绿毯、渲染、勾勒、低吟、奇丽、洒脱、迂回、疾驰、骏马、无限、鞭子、疾驰、马蹄、礼貌、拘束、举杯、羞涩、摔跤、一碧千里、翠色欲滴、襟飘带舞。
(2)学生互相提示易读错和易写错的字。
(3)学生互相解词:
渲染:中国画的一种画法。用水墨或淡涂抹画面,使它分出层次,以加强艺术效果;
拘束:过分拘束自己,显得不自然;
襟飘带舞:衣襟和裙带迎风飘动。
(4)指名学生划分课文并说明根据,教师进一步明确根据,并
相机板书:
1、草原
草原风光图(第一自然段)
喜迎远客图(第二——四自然段)
主客联欢图(第五自然段)
三、积累内化,巩固写读(10分钟左右)
熟读并尝试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四、当堂练习,发展扩读(10分钟)
1、 给下面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填在相应的扩号里。
疾 (1)疾病 (2)痛苦 (3)痛恨 (4)急速猛烈
群马疾驰 ()疾恶如愁 ( ) 疾风知劲草 ()疾苦 ( )
2、指名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揭示目标,自学初读(10分钟左右)
1、自读课文第一部分,想一想,草原有什么特点?作者的心情怎么样? 画出相关句子。
2、自课文第二部分,蒙古族同胞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画出相关句子。
3、自课文第三部分,“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该怎样理解?表达了何种感情?
4、画出文中你喜欢的句子,并做批注说说理由。
二、合作探究,归纳导读 (12分钟)
1、指名回答问题一(草原特点:空气清鲜、草地一碧千里、作者为之惊叹、感觉舒服);指名读相关句子:(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3)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2、回答问题二:蒙古族同胞十分热情。指名朗读相关的句子 (1)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①把“飞”改成“跑”行吗?他们为什么要跑得那么快? ②表达迎接客人急切的心情。 (2)也不知是谁的手??民族团结互助。(3)干部向我们??我们再回敬。
3、(1)回答问题三: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忍心马上分别,大家站在蒙古包外,望着一望无际的草原,在夕阳下,相互倾诉惜别之情。这句话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的深厚情谊和依依惜别的感情。(2)让我们带着依依惜别之情,集体朗读这句话。
4、指名朗读优美句子,交流感受。
5、教师总结 :
课文具体写了作者见到的草原美景和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远道迎客,盛情款待客人的情景,草原的静态美和蒙古族人民欢迎客人时,热情欢腾的动态美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可谓情景交融。草原上的美丽风光让我们深深陶醉,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更使我们深受感
动。民族团结互助是大家共同的心愿。
三、积累内化,巩固写读(10分钟左右)
1、熟读背诵第二自然段
2、摘录课文中打比方的句子如:“??像一条彩虹像我们飞过来。”,并进行练习。
四、当堂联系,发展扩读。(10分钟)
完成配套练习册课内阅读理解
五、作业布置
完成配套练习册
教后反思
篇五:1草原教案 1《草原》教案
教材来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教学内容来源:五年级下册的第一组《走进西部》的第一篇课文《草原》。 教学主题:《草原》 课时:2课时 授课对象:五年级学生 设计者:五年级老师 目标制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目标确定的依据
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联系上下文,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1至100朵玫瑰花各代表什么意思?1朵玫瑰花语:我的心中只有你only you。2朵玫瑰花语:这世界只有我俩。3朵玫瑰花语:我爱你i love you。4朵玫瑰花语:至死不渝。5朵玫瑰花语:由衷欣赏。6朵玫瑰花语:互敬互爱互谅。7朵玫瑰花语:我偷偷地爱著你。8朵玫瑰花语:感谢你的关怀扶持及鼓励。9朵玫瑰花语:长久always。10朵玫瑰花语:十全十美无懈可击。11朵玫瑰花语:最爱只在乎你一人。12朵玫瑰花语:对你的爱与日俱增。13朵玫瑰花语:友谊长存。14朵玫瑰花语:骄傲。15朵玫瑰花语:对你感到歉意 i ' m sorry。16朵玫瑰花语:多变不安的爱情。17朵玫瑰花语:绝望无可挽回的爱。18朵玫瑰花语:真诚与坦白。19朵玫瑰花语:忍耐与期待。20朵玫瑰花语:我仅一颗赤诚的心。21朵玫瑰花语:真诚的爱。22朵玫瑰花语:祝你好运。25朵玫瑰花语:祝你幸福。30朵玫瑰花语:信是有缘。36朵玫瑰花语:浪漫。40朵玫瑰花语:誓死不渝的爱情。50朵玫瑰花语:邂逅不期而遇。99朵玫瑰花语:天长地久 forever。100朵玫瑰花语:百分之百的爱 100% love。)体会其表达效果。
(3)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2.教材分析
本文作为“走进西部”的第一篇课文,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感受充满诗意的草原风光与民族风情,体会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赞颂之情;二是在阅读中体会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并积累语言;三是走进西部,通过这一篇课文的学习,引发学生对西部了解的欲望,激起对西部探讨的兴趣。
《草原》这篇散文记叙了老舍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骑马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表现了蒙古族同胞的纯朴、热情好客,以及蒙汉两族人民团结互助的深情厚谊。本文是作者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通过这些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3.学情分析
学生在第一课时的基础上,了解了草原的风光,能够抓住文章的语句体会作者的情感,关于民族风俗学生也没有切身的经历,因此课文中对蒙古族人民热情欢迎远客,应该在不断的读中引导学生去体会“民族间的团结互助”。 学习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结合搜集的资料或生活体验,抓住文中优美的语句,通过品读、课件展示、角色扮演、想象画面,感受草原的民族风情以及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激发了解西部的兴趣。
(2)联系上下文,通过揣摩优美的语句,讨论交流,体会作者把具体的景、人、物与所要表达的情感结合起来的写作特点。 评价任务
评价任务一:画出文中感受深刻的语句,交流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评价任务二:从整体上把握课文,通过品读文中情感与描绘的景物紧密交融的语句,了解并学习课文情景交融的写法。
活动一:谈话导入:
谈话:同学们,你们去过草原吗?在影视中见过吗? 环节
一、激1、
趣导入新课
2、谁家介绍你所了解的草原?看来大家对对草原的了解生谈感受
还真不少。下面,让我们随着著名作家老舍走进草原,去
浏览一番,领略那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
活动一:1、谈话引入:请同学们和邻近的小伙伴组成
一个小旅游团,去草原浏览,切记不要走马观花,因为你们还有浏览任务呢。
小组合作交流,
2、出示自学要求:
找出描写草原
环节
二、 ⑴ 草原上的什么最使你留恋?为什么?
人民热情的词初读感受美 ⑵ 设计一种能使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汇报方式,如:画画、
语或句子,仿写唱歌、朗读、从课外积累的知识等。
句子加深体会。
活动三
活动二
3、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活动一
1、草原的美景: (1)美在哪里呢?
(2)想唱什么歌呢?《天堂》、《我爱草原》、《我的草原》、《草原之歌》、《美丽的草原我的家》??有谁能唱几句吗?一句、两句都可以。
(3)播放《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让学生观赏,要求学生用手打节拍,会唱的可以跟着唱。 活动二
2、牛羊壮:
教师出示挂图指导学生看。
自由读课文。 多种方式汇报 学生自由读后,教师指名几个同学读一读,然后全班齐读。
环节三
(1)草原的美景让我们看也看不够。如果说要低吟一首
汇报交流美 奇丽的小诗,我们觉得《敕勒歌》最恰当了。你们能背给
大家听吗?
活动三
3、读第一自然段
请大家选择第一自然段中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吧!
4、除了爱草原的美景,还爱什么? 活动四
从哪里看出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
(欢迎远客、亲切相见、热情款待、联欢话别。) 活动五
5、指导朗读: (1)读课文的有关段落,选择一个场景自由练习读,再
第2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教学方法
活动一:复习导入:
1、初入草原,我们有一种强烈的心理感受,那就
环节
一、是草原的风景之美,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作者是从
(风光美、人情美) 回忆旧哪些方面来写草原。
知,学习 活动二:
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热新课。
情迎接 激情相见 盛情款待 尽情联欢 深情
话别)
活动三:
引入:草原风光旖旎,令人陶醉,而草原的民族
风情,更让人难忘,车在辽阔的草原走了一百五十
华里了,此时此刻,就要和蒙古同胞见面了,作者
的的心情会是怎样呢?(为即将到来的见面而感到
激动。)
体会“激动”。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作者的激动
之情?
结合学生汇报指导学生重点体会。
走了许久,远远地望见了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
的带子--河!(感悟作者的兴奋与惊喜)
(完成目标一)
检查上节课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为下一环的教学做铺垫。
让学生自读课文第二节,找出文中相关语句,并通过感情朗读来升华对句意的体会。(评价目标一)
环节
二、品读悟情,感受草原人民的人情美。
活动一:品读“热情迎接”,感受草原人民的人情美。 *你从哪些句子或词语中感受到草原人们迎接客人的热情? *根据学生汇报,重点指导学生体会以下句子。 ①ppt出示:“忽然,像一阵风吹来的,远处的小丘上出现了一群马,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骏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从什么地方看出草原人们的热情?(男女老少都来迎接客人,而且人数众多,可见主人的热情。) *这个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比喻合适吗? ②“这是主人来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 ③“静寂的草原热闹起来:欢呼声,车声,马蹄声,响成一片。” *你从这句子感受到什么?(感受到了迎接客人时激动场面。) *你能仿照这个句子来写一个场面描写的句子吗?(指导学生仿写句子) (完成目标一)
活动二:品读“激情相见”,感受草原人民的人情美。
①草原人民扑面而来的热情令人感动,同学们能想像一下,他们相见又是怎样的情景吗?(引导学生大胆地对当时的情景展开想象)
小组合作交流,找出描写草原人民热情的词语或句子,仿写句子加深体会。 (评价目标一) 引导学生想象情景,然后自读课文,找出文中相关语句进行
②读课文第三节,思考,从哪些地方看出主客见面品读,感受草原时真挚的感情?(完成目标一)
③感情朗读,读出相见时的激动、兴奋之情。
活动三:品读“盛情款待”,感受草原人民的人情美。
①热情的草原人民怎样款待我们远道而来的客人?(奶茶、奶豆腐、手抓羊肉、奶酒??唱歌,以歌助兴)
②看到这样的场面你想说些什么?(完成目标一) 活动四:走进“尽情联欢”,感受草原人民的人情美。
①草原人民既热情好客,又能歌善舞,联欢节目当然也是丰富多彩的。你知道他们有哪些联欢项目吗?(民族舞蹈、套马、摔跤等)
②ppt展示民族舞蹈、套马、摔跤等相关图片。 ③并随机指导学生理解:套马、摔跤是蒙古同胞最喜爱的民族传统节目,是能骑善射、能歌善舞的蒙古同胞力与美的展示。
人们的热情好客。(评价目标一)
引导学生借助课外搜集的资料或已有的知识及生活体验交流草原人民的民风民俗,体
会草原人民的民俗美。(评价目标一) 创设情境,练习说话,感受蒙汉情深。 (完成目标一)
(评价任务一) 活动一:作者从草原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人文板书,进行整体环节三
关注文章风情两个方面介绍了草原,你认为贯穿全文始终的回顾,
总结拓表达方法,体会展,领悟是一种什么情感?作者是如何生动具体地表达自作者情景交融
的写作方法。品写法,升己的这种情感的呢?
读、抄写文中优
华感悟。 活动二:读一读优美的语句并抄写下来。 美的语句(评价
任务二)
附:板书设计
天(空气清鲜,天空明朗)
羊(大白花)蒙汉情深 热情迎接激情相见人情美尽情联欢深情话别
活动五“深情话别”,感悟蒙汉情深。
①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再美好的相聚,也终有分别的时刻,(引导学生说出表示舍不得离别的成语) ②此时的人民的心情正如这句诗所表达一样,(ppt出示)“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3)学生朗诵这句诗句。
第四篇:课文《草原》教学反思《草原》这一课是一篇叙事性散文。课文着重记录了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不过,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决定了教学的难度,再加上文章含义又较深,对学生来说是一次挑战。在讲课之前,我就在思考,如何能指导学生把这篇文章学好呢?课后,我觉得蛮成功的。现在把成功的做法总结如下:
一.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才能加深理解和体验,才会有所感悟和思考,从而受到感情熏陶,获得某种启迪。在第一课时,我就播放了歌曲《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投影了草原的美丽景色。在音乐的伴奏下,我范读了全篇课文。学生还没有接触课文,便被草原的美丽吸引住了,从而产生了学习的欲望,很好地调动了学习积极性。
二.兵分两路,既重景色的欣赏,又重情感的熏陶
这篇课文,首先写草原的美丽景色,再谈民族之间的团结友好。我首先让孩子们学习有关景物的描写,然后再体会字里行间流露的民族情谊。这样的教学,侧重点不同,教学效果也不同。
三.注重朗读,在读中感悟
我引导学生展开各种形式的读。学生们通过个人读、小组读、默读、集体读等等读书形式,走进课文,理解课文。在读中,我尽可能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理解别人的看法,从而使思维更广阔,认识更深刻,学生之间的互议和交流使学生的理解更全面,同时也促进了全员参与,提高表达能力。
第五篇:草原课文教学反思《草原》这篇课文记叙了老舍先生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看到的美丽景色以及受到蒙古族同胞热情欢迎的情景。教学的重点是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像,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述的生动情景;体会句子中含着的意思,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语句。 在教学本课时,首先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从整体上把握课文。文章按事情发展顺序,描绘了: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通过这些画面,表现了草原的风光美、人情美和民俗美,最后以凝炼的诗句总结全文,感受蒙汉人民之间的深情厚谊。 文章篇幅较长,课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民族之间的团结友好。
我把主要精力放在了课文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有关景物的描写则放在了第一课时中,这样整节课学生学习、交流的时间较充裕,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文。 新课程标准提倡阅读教学要加强朗读、默读的指导。所以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通过引导让学生在“读、思、议、想”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草原上空气新鲜,天空明朗”,“绿得无边无际”,“绿油油的草原上飘动的白色花朵”景色十分迷人,在读的过程中,采取了自由读 小组读 个人读 品读 最后我又为学生范读,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草原的美景。 在第二课时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交流讨论),找风俗民情。理解了“骑马到几十里外欢迎远客,在汽车左右与前面引路”、“奶茶倒上了、奶豆腐摆上了,还端进来大盘的手抓羊肉”、“鄂温克姑娘们戴着尖尖的帽子,大方又稍羞涩地给客人们唱民歌”、“小伙子表演套马、摔跤”等都是草原人民招待尊贵客人的礼节,也就知道了内蒙古人民对“我们”非常热情,非常友好,为理解文章中心“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作了厚实的铺垫。
除此之外,还让学生把文章与插图有机地结合起来,更加直观地感受草原景美人更美。 课下,我又为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项作业:上网查阅你想知道的有关草原的知识。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拓展课外知识。 在教学这篇文章时我让学生从风俗人情这一角度着手进行阅读,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扫除了阅读理解上的障碍,又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如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会更加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感受草原的景美人更美的。所以我要加强自己在电教技能上的业务学习。
草原朗读课文原文
导语:《草原》是老舍先生的一篇优秀作品,这次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的原文,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原文: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
一线教师《草原》课文赏析精美、情深、文感人——《草原》课文赏析郑玲莉著名作家老舍先生以他亲身的经历和感受写下了《草原》这篇访问记。将他第一次访问内蒙古草原时看到的美丽景色及受到蒙古族......
小学语文草原课文原文《草原》一文中故意将互相对立和排斥的描写巧妙地熔于一炉,使语言在简洁中见意蕴、普通中见哲理,生动而鲜明地表达复杂的思想感情。《草原》这次,我看到了草原。那里的天比别处......
《草原》课文分析与研究《草原》课文分析与研究 《草原》课文分析 《草原》这篇散文记叙了老舍第一次访问内蒙古大草原时的所见、所闻、所感,字里行间浸润着浓郁的草原风情: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骑马迎......
小学课文《草原》教学实录五作者:匿名复制自:转载自:202 小学文本中草原教学的记录 老师:昨天,学生给了我一个简单介绍南宁的美丽,所以我真的觉得山是图片,没有水不是文章。今天,我也想看没有看到北美的介绍......
小学课文《草原》教学实录三作者:匿名版权所有:转载自:163 小学教学中的草地教学记录湖北武汉市崇仁路小学董琼 以下是相同的 老师:董老师看到大家很高兴,到,握手,老师说了几句话。类。 老师:同学,今年夏......
草原课文练习题(合集五篇)草原课文练习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dǐ tán xuàn rǎn gōu lè dī yín yū huí ( )( ) ( ) ( ) ( ) jīn piāo dài wǔ mǎ tí lǐ mào jū shū ( ) ( ) ( ) (......
五年级语文下册《草原》课文解读这是一篇散文,字里行间充满了浓郁的草原风情:那一碧千里的草原风光,那马上迎客、把酒联欢、依依话别的动人情景,那纯朴、热情好客的蒙古族同胞,都令人难以忘怀。本文是作者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