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平面构成基础[点线面]
平面构成入门 点的构成形式
AKI 越小的形体越能给人以点的感觉
(1) 不同大小、疏密的混合排列,使之成为一种散点式的构成形式
(2)将大小一致的点按一定的方向进行有规律的排列,给人的视觉留下一种由点的移动
而产生线化的感觉
(3)以由大到小的点按一定的轨迹、方向进行变化,使之产生一种优美的韵律感
(4)把点以大小不同的形式,既密集、又分散的进行有目的的排列,产生点的面化感觉
(5)将大小一致的点以相对的方向,逐渐重合,产生微妙的动态视觉
(6)不规则点的视觉效果
线的构成形式
AKI 线是点移动的轨迹
(1) 面化的线(等距的密集排列)
(2)疏密变化的线(按不同距离排列)透 视空间的视觉效果
(3)粗细变化空间,虚实空间的视觉效果
(4)错觉化的线(将原来较为规范的线条 排列作一些切换变化)
(5)立体化的线
(6)不规则的线
面的构成形式
AKI 它体现了充实、厚重、整体、稳定的视觉效果
(1) 几何形的面,表现规则、平稳、较为理性的视觉效果
(2)自然形的面,不同外形的物体以面的形式出现后,给人以更为生动、厚实的视觉效
果
(3)徒手的面
(4)有机形的面,得出柔和、自然、抽象的面的形态
(5)偶然形的面,自由、活泼而富有哲理性
(6)人造形的面,较为理性的人文特点
单形的构成
AKI (1) 几何单形的相互构成(以圆形、方形、三角形为基本形体,将它们分别以连接、重合、重叠、透叠等形式,构成不同形象特点的造型)
(2)分割所构成的形体(训练设计者灵活的造型能力)
(3)重合所构成的形体,(形体间相互重合、添加派生出各种形态各异的造型)
(4)自然形单形的构成 (把自然物的基本形以真实、自然、概括的形式表现出来,应用到构成设计中去)
平面构成的形式
AKI 1.平面构成的基本格式(基本格式大体分为:90度排列格式、45度排列格式、弧线排列格式、折线排列格式)
2.重复构成形式(以一个基本单形为主体在基本格式内重复排列,排列时可作方向、位置变化,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 -简单重复构成 -多元重复
3.近似构成形式(有相似之处形体之间的构成,寓“变化”于“统一”之中是近似构成的特征,在设计中,一般采用基本形体之间的相加或相减来求得近似的基本形)
4.渐变构成形式(把基本形体按大小、方向、虚实、色彩等关系进行渐次变化排列的构成形式) -形的大小、方向渐(红军长征最远行程是多少?红军长征最远行程是二万五千里。提到“长征”,不少人都把它等同于“二万五千里长征”。这是不准确的。“长征”的外延较大,是指各支队伍的战略行动的总称。4支长征队伍的总行程约六万五千里,而最远行程“二万五千里”只是其中的1支——红一方面军的基本行程。)变 -形状的渐变 -疏密的渐变 -虚实的渐变
-色彩的渐变
平面构成的形式
(二)
AKI 5.发射构成形式(以一点或多点为中心,呈响周围发射、扩散等视觉效果,具有较强的动感及节奏感) -一点式发射构成形态 -多点式发射构成形态 -旋转式发射格
6.空间构成形式(利用透视学中的视点、灭点、视平线等原理所求得的平面上的空间形态) -点的疏密形成的立体空间 -线的变化形成的立体空间 -重叠而形成的空间
-透视法则形成的空间(以透视法中近大远小、近实远虚等关系来进行表现的)
-矛盾空间的构成(错觉空间构成):以变动立体空间形的视点、灭点而构成的不合理空间,“反转空间”是矛盾空间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7.特异构成形式(在一种较为有规律的形态中进行小部分的变异,以突破某种较为规范的单调的构成形式,特异构成的因素有形状、大小、位置、方向及色彩等,局部变化的比例不能变化过大,否则会影响整体与局部变化的对比效果)
8.分割构成形式
-等形分割(形式较为严谨)
-等量分割(只求比例的一致,不需求得型的统一 -自由分割(特点灵活、自由)
9.肌理形态构成(肌理指客观自然物所具有的表面形态,是各种物体性质表面特
征),制作更多的肌理图案:
滴色法 水色法 水墨法 吹色法 蜡色法 撕贴法 压印法 干笔法 木纹法 叶脉法 拓印法 盐与水色法
浅议平面构成与图案
http://tech.163.com 2006-03-03 10:03:55 来源: 美术家网
网友评论0 条 论坛
艺术设计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当代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且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意义。作为设计艺术基础的平面构成与传统基础图案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引发了是以平面构成替代传统基础图案还是相互并存、互融的学术探讨。
平面构成一词的出现及作为艺术设计基础课程的引进,的确是我国高等艺术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一个里程碑。平面构成是具有共性的设计语言,已为当今社会各个艺术、设计门
类所应用,平面构成与其他应用设计的学科一样,都是为了完善与创造更赋予现代感的设计理论和表现形式。平面构成以一个全新的造型观念,给我们的艺术设计课堂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高科技的融入,大大的拓展了设计艺术的视觉审美领域,丰富了设计的思维及表现手段。相对于传统的基础图案不光是一个巨大的冲击,曾有一时,大有取代传统基础图案之势,传统基础图案岌岌可危,的确,平面构成的出现也不得不让我们对固守已久的传统进行反思。
平面构成构筑于现代科技美学基础之上,它综合了现代物理学、光学、数学、心理学、美学等诸多领域的成就,带来新鲜的观念要素,并且它已成功应用于艺术设计诸多领域,不能不成为现代艺术设计基础的必经的途径。
新生事物总是蕴藏强大的生命力的,但传统的东西也有它存在的价值。我们的认识和观念也经历几波几折,从基础图案课程在课题上悄然隐退,到重新回到课堂,又经历不断改革调整,逐渐打破设计基础课程的传统的模式,一改以往较单一封闭为现在多元而开放的局面。在基础图案课程与平面构成并存的基础上,结合各方面实际,许多院校都开设了由图案课程延伸开来的如:黑白图案、装饰图案、装饰画、图形创意等等系列课程。实践结果证明,平面构成和图案(这里的图案涵盖了上面所述的非平面构成的系列课程)各具优势,它们具共性之处又相互区别。因各自优势的特点而不能相互取代,因而也就有了共存的基础。从教学结果的终端,受教育者————学生来看,经历构成和图案等系列课程的学习也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学习,可获得不同的审美体验和情感体验,训练多种思维方法,拓展创作视野和创作手法,更好的服务社会。
构成是一个近代造型概念,其含义是指将不同或相同形态的几个以上的单元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单元,构成对象的主要形态,包括自然形态、几何形态和抽象形态。并赋予其视觉化的、力学化的观念。平面构成探讨的是二度空间的视觉文法。其构成形式主要有重复、近似、浙变、变异、对比、集结、发射、特异、空间与矛盾空间、分割、肌理及错视等等。
平面构成的认识源于自然科学和哲学认识论的发展,二十世纪建立在最新发展的量子力学基础之上的微观认识论,人们更为关注事物内部的结构,这种由宏观认识到微观认识的深化,也影响了造型艺术规律的发展。构成观念可以说早在西方绘画中可见到其影子。如立
体主义绘画、俄国的构成主义、荷兰的新造型主义,他们都主张放弃传统的写实,以抽象的形式表现,到后来的德国包毫斯设计学院的不断完善发展,形成一个完整的现代设计基础训练的教学体系,奠定了构成设计观念在现代设计训练及应用中的地位和作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平面构成作为设计基础,已广泛应用于工业设计、建筑设计、平面设计、时装设计、舞台美术、视觉传递等等领域。
传统的图案造型艺术,从其含义及其特征看,引用我国工艺美术家雷圭元的解释“图案是实用美术、装饰美术、建筑美术、工业美术方面关于形式、色彩、结构的预先设计,是在工艺、材料、用途、经济、美观、牢固等条件制约下制成图样、模型、装饰纹样等方案的统称”。狭义的讲,图案也可称为装饰纹样。可见图案与平面构成的最大的不同在于平面构成完全摒弃实用性目的,如功能、材料、工艺等等因素,形态相对也就离具象较远,而塑造纯粹形式感的视觉画面。而图案则一开始既与实用功能挂钩。在艺术表现上相对有一定的制约性。平面构成是高科技的产物,其涉及的知识结构方面,内容和形式都相对开放而多元,尤其在素材方面,涉及广阔的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传统图案相对封闭,内容到形式均有一定制约性。虽然也讲究形式感,具有一定的抽象因素,但却是建立在具象基础之上的。其具体、生动、感人的特征使之独具魅力。
基于以上认识,从视觉心理上看,平面构成与图案也就形成了在对艺术形式的审美感知及情感体验上之不同。
心理学家认为,艺术家在创作的思维过程中,始终体验着一种特殊的情感————美感。平面构成以其特有的视觉形态和构成方式带给人们一种特殊的视觉美感。其形态的抽象性特征和产生不同视觉引导作用的构成形式,组成严谨而赋有节奏律动之感的画面,营造一种秩序之美,理性之美,抽象之美。如平面构成中的重复、近似构成形式表现了一种整齐、秩序,而渐变、发射、对比、空间等构成形式则常表现出一种炫目的视幻美感。平面构成的创作过程,自始至终伴随的是一种理性的情感体验。图案的相对制约性,使其题材相对具象,形式规范,但这种源于生活,源于自然的抽象,展现的却是一种生动的感性之美。不言而喻,图案的创作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是带有明显的感性特征的。
概说:
“平面构成”是现代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的基础, 它是探讨和研究平面设计中基本要素的构成, 形成规律以及应用等问题, 是二维空间的构成。 在现代社会中,“平面构成”已成为学习艺术设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平面构成” 是将现有自然形态中的点、线、面等抽象符号元素用艺术的审美法则,把它进行归纳和演义,在二维的平面内, 按照一定秩序和法则进行分解、重组,在设计构成的理念中达到新的理想形态。
“平面构成”作为一种设计基础的训练方法,起源于上世纪三十年代的德国“包豪斯”设计运动,是工业革命的产物, 在实践中被认为是一种开拓抽象思维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我国在改革开放后, 八十年初由广州美术学院幸泉华教授介绍到我国.随后在中国的美术设计院校,引发了一场教学革命, “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被誉为三大构成课,侧重面有所不同,但目标却是一致的。
构成设计作为造型训练的一种手法,它打破传统美术的具象描写手法, 从抽象形态入手,培养学生对形的敏感性和创造性,反映时代审美的新理想。
“平面构成”作为设计基础课程,现在已经在艺术设计、工业设计、装璜设计、 服装设计、 包装设计等所有的视觉设计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该课程主要强调点、线、面单纯的艺术训练, 通过抽象形态体现形式美的法则。 强调形态元素的比例、平衡、对比、节奏、律动、 推移的同时,用图形设计的形式,给人们视觉美感, 用形象符号元素的叠加,减少, 造成严谨又无穷率动变化的构图, 扩大了传统图案的表现手段和领域, 极大丰富了现代图形艺术, 对培养学生的艺术思维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平 面 构 成
《平面构成》是我院校环境艺术设计系为全系环艺、装潢、美术等各专业共计16个班开设 的必修课,是一门重要的设计基础课。本课程的任务是从构成的应用角度出发,阐明平面构成 的基础理论。了解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介绍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通 过课堂教学和实验教学,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知识和应用技能。掌握基本的平面构成的设计语 言,也就是掌握设计方法和程序,为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赋予了高起点、高境界。
纵观平面构成所含的内容可知,该课程的内容非常之抽象,概念定义多,应用的形式变化 多样,由于该课程具有上述特点,加之同一构成形式会有不同的视觉效果变化,如同万花筒一般, 因此学生感到难学,以往采用的教材多为本科高自考教程,对高职高专院校艺术设计专科学生不 太适用,理论繁杂,难以在设计中应用,为了解决这一难题,提高《平面构成》教学质量及课程 建设,特撰写本教案。
七、课题:
形态——“我”眼中的形象
关于自然形态与抽象形态
作业:
1、(1)自然形态写生(任选一景物;带有主体物)
(2)把写生形象、整体或局部分割、组合、排列重新构成一个新的图形。
作业:
2、运用作业1(1)的写生,造其主体物的外形及相关空间做重复变化,做出几种视觉效果,如:繁多、眩目、收缩、扩张等效果。
作业:
3、运用作业1(1)的写生,将其形象几何化以点、线、面的形象元素,进行有规律的组合,(重复、近似、渐变等),设计出有节奏感、运动感、进深感、整齐化一等视觉效果的画面。
1、教学参考书
《平面构成》
辽宁美术出版社
洪兴宇
编著
《来自自然的形式》
江苏美术出版社
邬烈炎
编著
《平面构成》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主编
洪兴宇
邱松 编著
第二章 第二章 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使学生了解平面构成的形态元素,以及形与形的关系
二、主要内容:
1、平面构成的形态元素——点、线、面、 概念、形态、作用、性格及错视
2、图与地的关系
3、基本形
4、图例
一、
一、 学时安排
总学时
8学时 讲课
2学时 课堂讨论
1学时 课题
5学时
四、教学重点:
1、了解平面构成形态元素的形态、作用、性格、错视
2、图与地的关系,形与形的关系
五、教学难点:
利用构成元素的形态、作用、性格等特点,以及形与形的关系,使周围事物转换为视觉元素,构成画面。
六、教学过程:
一) 一) 复习上次课程内容(提问)
1、什么是构成
1、
1、 什么是平面构成?
3、如何运用自然形态和抽象形态进行构成? 二) 二) 导入新课 三) 三) 讲授本章内容
1、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点 ① ① 点的概念、形态、作用、性格及错视 ② ② 点的作品图例
2、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线 ① ① 线的概念、形态、作用、性格及错视 ② ② 线的作品图例
3、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面 ① ① 面的概念、形态、作用、性格及错视
② ② 面的作品图例
4、图与地的关系
5、基本形
6、点、线、面的作品图例 四) 四) 小结
五) 五) 思考题(见七) 六) 六) 课题 (见八)
七、思考题
1、平面构成的形态要素?它们的形态、作用、性格是什么?
2、什么是基本形?基本形有哪些基本组合关系?
3、图与地的关系?
八、课题:
课题1 形态——水的演绎
对非常形态的寻踪
作业:水纹写生 ① 自然界中流动的水
② 静态水中滴入墨色的连续变化。
③ 观察并表现由冰融化为水的现象与过程
④ 观察并纪录水中倒影的形态与变化
课题2 点、线、面——荷塘连作
一个题材表现多种可能性 作业:图片收集或写生
① 收集不同季节的荷塘画面资料
② 四个季节,每个季节选四张图片,以不同的视觉语言来表现画面。
九、教学参考书
1、《平面构成》
辽宁美术出版社
洪兴宇
编著
2、《来自自然的形式》
江苏美术出版社
邬烈炎
编著
第三章
平面构成的形式
一、教学目的及要求:
掌握平面构成所遵循的原则和设计形式,使设计更具方法有序。同时避免学生固定使用现成的视觉公式和表达方式,要在观察发现的过程中获得自己的视觉语言,并自觉运用。
二、主要内容:
重复构成、渐变构成、发射构成、特异与对比构成、矛盾空间、肌理构成、图形想象、作品图例
四、教学重点:
重复构成、渐变构成、矛盾空间、肌理构成、图形想象
五、教学难点:
1、基本形与骨骼的构成关系的运用及掌握。
2、矛盾空间的创造。
3、想象图形的创造。
七、作业练习:
1、利用重复构成的原理做单位基本形重复,单元基本形重复或近似的基本形的重复构成。
2、以渐变的原理做一张以抽象形为主的构成设计。
3、以发射的原理做一张构成设计。
4、以自然形为元素,做特异构成设计。
5、以抽象形为元素,做特异构成设计。
6、以抽象形为元素,做对比构成设计。
八、(课题)实验教学:
课题1 肌理——自然的泛象
从表层的虚拟到多样的拼贴
课题2 “空间”——“我”熟悉的空间
从“空间”的常态到“空间”的非常态
课题3 图形想象——重像与变像
自然的多维阐释
第二篇:平面构成点线面平面构成点线面
平面构成是在二维平面上进行的造成活动,它的构成元素是点、线、面、按一定的法则,用规则或不规则的方法造成新的美的形态,使人产生有规则的起伏,有节奏的韵律、有条理的动感和新颖、奇特的视觉感受
构成的含义
平面构成是视觉元素在平面上,按照美的视觉效果,力学的原理,进行编排和组合,它是以理性和感性来创造形象 研究形象与形象之间的排列的方法。
平面构成的框架一切用于平面构成中的可见的视觉元素,通称形象,基本形即是最基本的形象;限制和管辖基本形在平面构成中的各种不同的编排。基本形有“正”有“负”,构成中亦可互相转化;基本形相遇时,又可以产生分离、接触、复叠、透叠、联合、减缺、差叠、重合等几种关系可以分为:在视觉上起作用的有作用和在视觉上不起作用的无作用骨格,以及有规律性骨格(即重复、近似、渐变、发射等骨格)和非规律性骨格(即密集、对比等骨格)。基本形与骨格的上述这些特性,将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而构成千变万化的构成图案(如下图,就是由基本形通过重复、接触、差叠等构成的)
第三篇:平面构成的点.线.面 2课时教案设计
平面构成的点.线.面 2课时
主讲人:黄锦芳
一.教学目标
认知:理解平面构成的概念、意义、用途及方法。
操作:按平面构成的要求设计一种构成练习。
情感:体会平面构成的形式美、秩序美。
创造:设计出具有个性的基本形和构成形式。
二.教学重点难点
l.重点: 主要掌握点.线.面的性格特征和构成形式的设计。
2.难点: 如何启发学生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平面构成的设计
三.达标规程
构成概念;造型元素;基本形态;性格特征 综合构成
四.教学方法
举例法 对比感受法 实践操作法
五.教学准备
师:1.收集平面构成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实物、以前学生的优秀作
2.绘制平面构成范画
3.绘制自然界有关生物体的综合构成
生:1.收集生活中点.线.面的实例.
2.准备铅笔、圆规、三角尺。
六.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为学生学习和体会造型元素规律而设置的,是一种形式美感的训练,设 计才能的训练,让学生体会平面构成的美感。
七.教学指向
认识——练习——欣赏——综合练习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5分钟)
根据唐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让学生展开想象,抽几位学生上黑板,用点、线、面概括地表现景色。
教师总结:这种用点、线、面抽象形态构成的图形就叫平面构成。 (二)实践操作: (5分钟)
利用同学刚才设计的平面构成进行点评,修改成一幅具有特色的平面构成作品,并且引导同学对造型元素的关注! 师:我们刚才的作品中,同学们找出下看看有什么形状! 生:不规则形.线..曲线.三角形 .菱形等) 师:是的,刚才我们运用很多形体,用平面构成元素说就是点.线.面.构成了一幅理想的作品.主要是对他们的特征进行了解剖,才能表现如此生动熟!即使是一条线.一个点.同学们想不想也能拥有如此高超的技巧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造型元素吧! (三)造型元素(点.线.面) (板书) 1.点 (23分钟)
1 .1点的形态
(1) 分为有规则形(圆点.方形点.长方形点.椭圆形等) (2) 无规则形 (不受几何形体的约束) 1. 2点在生活中的运用(乒乓球.珠子.篮球.眼睛.嘴巴.月亮等) 1 . 3点的构成
把同学分成四大组,让同学们讨论以下几张图片,给我们的感受怎样,并且派代表说出他们的组织形式!看哪一组表达得最到位! (1)
(2) (3)
(4)
(5)
(6)
解说备注: (1)不同大小、疏密的混合排列,使之成为一种散点式的构成形式 ,具有自由活泼
的特性. (2)将大小一致的点按一定的方向进行有规律的排列,给人的视觉留下一种由点 的移动而产生线化的感觉。给人稳定.严肃的视觉感觉
(3)以由大到小的点按一定的轨迹、 方向进行变化,使之产生一种优美的韵律感。 (4)把点以大小不同的形式,既密集、又分散的进行有目的的排列,产生点的面化感觉 。
(5)将大小一致的点以相对的方向,逐渐重合,产生微妙的动态视觉。 (6)不规则点的视觉效果。 1.3 学生练习:
除了上面点的组织形态,同学们是不是还能组织其他视觉不一样的效果呢! 总结: 通过我们对他们的图片分析,点的练习,了解到了由点组合的作品具有静态感.动态感.线感.面感.远近感.缩涨感,视觉错误感等,合理的运用点的构成,能丰富点的艺术语言! 2.线 (重点) (板书) (27分钟) 线定义—线是点的动轨迹所形成的. (板书) 从生活中举例说明:1.雨滴快速落下
2.运动的乒乓球
3.投篮的轨迹
4.学生队伍
(由学生队伍的变化直线,曲线.垂直线.斜线等引入到线的变化) 2.1线的形态 (板书) (1)直线(水平线.垂直线.斜线.折线等) (2)曲线(圆线.抛物线.双曲线.弧线等) 2.2线的性格特征:
(播放几种音乐片段让学生体会其中韵律,并且用线来表达.) 学生活动(略) 教师讲解: 1. 2. 3. 4. 5. 6. 水平线
:平静.力量.开阔.坚定.稳定等 垂直线
:庄重.肃穆.挺立.向上等 斜线
:不安定.危险.动荡等 折线
:起伏.焦躁.动荡等 曲线
:动感.弹力.柔等
自由曲线:自然流动.随意轻快.轻盈等 总结:每一种线都有它自己独特的性格特征,合理的运用它特征给我们生活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 2.3线的生活运用: (板书) 老师出题,学生回答
1. 胖的人应该穿横条纹的衣服还是竖条纹的衣服. 2. 方形脸的女人应该作直发还是卷发,男人呢? 3. 如果用圆形和三角形和方形来表现男人和女人你会选择哪个? 2.4线的构成
师:摆出几种直线,让同学想像延伸,自己构成.(提示:宽度.等距.疏密等) 然后得出总结: (1)线排列(等距的密集排列)严肃整洁视觉效果
(2)疏密变化的线(按不同距离排列)透视空间的视觉效果 (3)粗细变化空间,虚实空间的视觉效果
(4)错觉化的线(将原来较为规范的线条 排列作一些切换变化) (5)立体化的线
(6)不规则的线
总结:合理的运用线的特性和构成能丰富构成的视觉效果. 3.面
(板书) (20分钟) 3.1面的定义:面是线移动的轨迹.3.2面的形态
(板书) (1)几何形的面,表现规则、平稳、 较为理性的视觉效果
(2)自然形的面,不同外形的物体以面的 形式出现后,给人以更为生动、厚实的 视觉效果 (3)徒手的面
(4)有机形的面,得出柔和、自然、 抽象的面的形态 (5)偶然形的面,自由、活泼而富有 哲理性 (6)人造形的面,较为理性的人文特点 3.3面的构成
教师:让同学回忆,方才我们所学的知识能不能构成面?又有那些呢? 学生:能.他有以下几种 (1)点的面化
(相对论) (2).线的面化.密集排列.纵横交错. (相对论) (3).实面与虚面. 4.点.线.面的综合构成定义
(板书) (4分钟)
5.欣赏作品(情感表达 形式表现 故事背景)
(6分钟)
(延伸课题)练习布置: 点.线.面综合构成作业两张.分别已”宁静”,”喧闹”为内容. 要求:1.规格:20CM*20CM
2.注意形的长短.位置.方向.数量.明暗.空间等因素
6.总结:通过对平面设计点 线 面设计造型元素的学习,同学们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造型元素的个性特征,能比较灵活处理整与局部的关系!为今后的构成学习奠基了基础! 九.学生练习,教师辅导。 十.达标测评和小结
概括本课内容,强调点 线 面的个性特征,挑选一部分作品作展示,邀请两名学生互评,然后教师讲评。
十一.板书设计
(三)造型元素(点.线.面) 1.点
1 .1点的形态 1. 2点在生活中的运用 1 . 3点的构成 1.3 学生练习: 2.线
2.1线的形态 2.2线的性格特征: 2.3线的生活运用 2.4线的构成
3.面
3.1面的定义:面是线移动的轨迹. 3.2面的形态 3.3面的构成
4.点.线.面的综合构成定义 5.欣赏作品 (延伸课题)
第四篇:平面构成教案(一)(点线面的构成)平面构成
(一)
一、室内设计的概念
室内设计:现代室内设计是综合视觉环境和工程技术两方面的一门学科,其中包括声、光、热等物理环境以及艺术氛围、意境等心理因素和文化内涵等内容。
二、室内设计具有以下作用和意义
(一) 提高室内造型的艺术性,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
(二) 保护建筑主体结构的牢固性,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增强构筑物、景观的物理性能,以及辅助设施的使用效果,提高室内空间的综合使用性能。
三、构成的含义
所谓构成是指一定材料的形态元素,按照视觉规律、力学原理、心理特性、审美法则进行的创造性的组合。
四、什么是平面构成?
具象
抽象
平面设计通过透视错视等原理营造的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
五、学习平构的目的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构成能力,丰富造型设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平构作为设计的的基础训练,主要在于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设计创造能力,它是摒弃功能、材料、造价等关系,而把注意力集中在造型能力的训练,特别通过抽象形态体现形式美的法则,培养形象思维的敏感性,反映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和审美理想,是一条必经的途径。重点在于开发思维技巧,最大限度的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得艺术可以借助摄影、电脑处理等方式来提高,而设计的超群创意则只能通过设计师构思的奇巧和视觉美感的独特来完成。
六、设计中美的形式法则
(一)、对称与均衡
1、对称:可以重叠的图形称为对称。
对称形式
2、均衡
均衡
(二)、对比与调和
1、对比
2、调和
装修风格上
古朴的 简约现代的
色彩运用上
冷色调 明快色调
(三)、节奏与韵律
1、节奏
2、韵律
重复
渐变
(四)、变化与统一
七、平面构成的三大要素
概念元素:意念中所能感受到的点、线、面。
面
线点
视觉元素:概念元素的大小、形状、色彩等。
关系元素:视觉元素的方向、位置、空间、重心等。
六、概念元素 1.点
点的线化
点的面化
点的作用
A、汇聚视线、形成视觉中心
B、对平面效果的点缀性
2、线 线的性质
A、 直线具有男性的特征,稳定、有力度。
B、曲线具有女性化的特点,具有柔软、优雅和运动的感觉。
线的作用 A、线的面化
B、线的错视可以营造空间效果和视觉上的变化;
C、线可以打破大面积的面带来的沉闷感和单调感;
3、面
面的分类
积极的面 消极的面
面的作用
A、面的群化可以使画面产生层次感;
B、消极的面能表现出若隐若现的朦胧美感;
C、面的体化可以使物象有体积感。
八、形的八关系
1分离:形与形之间不接触,有一定距离。
2接触:形与形之间边缘正好相切。
3复叠:形与形之间是复叠关系,由此产生上下前后左右的空间关系。
4透叠:形与形之间透明性的相互交叠,但不产生上下前后的空间关系。
5结合:形与形之间相互之间结合成为较大的新形状。
6减缺:形与形之间相互覆盖,覆盖的地方被剪掉。
7差叠:形与形之间相互交叠,交叠的地方产生新的形。
8重合:形与形之间相互重合,变为一体。
八、平面中点线面的综合构成(欣赏)
八、作业:
作业名称:我眼中的“点线面”
作业内容:作一张18cm*18cm的点线面综合构成 作业要求:
1、收集自己喜欢的图片资料(具体形象的);
2、将图片资料以点线面的综合视觉语言表现出来;
3、画面要有节奏和空间感,符合形式美法则;
4、作业工整细致,构图饱满。
第五篇:平面构成的点线面说课稿.平面构成的点线面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 教材内容:本节内容是高等教育出版社 美术教材课程的 “平面构成点、 线、 面”
二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不仅是本章的一个重点,也是整 个平面构成知识课程的重点 之一。这 部分内容是学生在初步了解平面构成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的。 是对平面构成基本元 素知识的了解,又是后面更深一步学习平面构成 设计 的基础。
这是因为:在平面构成中, 点线面是三个基本要素, 巧妙地使用点线面于各种设 计中, 能变化出很多不同的感情和视觉效果。 掌握和了解了平面构成点线面的知 识, 可以更好地认识它在平面设计领域上的作用,可以说了解点线面这三个设 计基本元素, 就是我们打开设计大门的一把钥匙。 为学生通过对平面构成点线面 的抽象形态组合建立新的思维方式。也有利于学生审美上和设计应用上得到提 升。因此,必须使学生切实学好。
(三 教学重、难点 :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及教材的特点, 我认为 点线面在构成中的意义和重要地位作为 本节的重点 。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 我把学生通过对平面构成中 点线面的组合建 立新的思维方式 作为本节教学的难点。
(四 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对本节的具体要求, 同时针对职高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水平, 结合教材, 本着面向全体、使学生全面主动发展的原则,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 知识目标:(1了解平面构成中点线面的基本概念和他们之间的关系 (2点线 面在平面构成中的意义和重要地位; (3通过对平面设计中点线面的组合建立 新的思维方式。
2. 能力 目标:通过学生的提问、讨论和总结(1培养学生运用本节的知识, 明确平面构成中点线面的构成方法和学习的意义,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和设 计能力。(2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使学 生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思想目标:结合本节的教学,向学生渗透平面构成点线面的基础意识,同时 开拓学生设计的思想。 通过课堂的师生交流、 生生交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增 强师生感情,增强班级凝聚力,使学生对本学科更加热爱。
二、教法: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根据平面构成点线面知识运用的教学特点, 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 突破难点, 按 照学生的认识规律,我将采用的教法是: 1. 目标导学法:充分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学功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探索、发 现。
3. 演示法 (图片、 flash 通过图片和动画演示,让学生在充分观察图片和简易动画中点线面变化多样 的组合形式的给人以感情和视觉上发生不同的变化效果。
4. 比较法:通过展示优秀的平面构成作业比较,启发引导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 认识 构成中点线面的基本概念和应用获得新知。
三、学法:如何使学生真正变成学习的主人,让学生不仅学会,而且会学。这是 教学的关键,也是教学的精华。本节教学,使学生掌握下列基本学习方法: 1.观察法,学会全面地观察老师展示的平面构成的图片,培养观察能力。
2.归纳法,学会根据现象、图片,通过比较、分析、归纳,概括出平面构成点、 线、面、的在构成中的意义和重要低位和他们的内在联系
3.阅读法,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教材,自读自悟,培养自学能力。
四、教学程序: 为了将教学目标、 教学评价、 反馈矫正和教学过程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以促进 教学目标的实现, 本节的教学我以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为指导思想, 重在 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 自主发展的综合素质, 实现学生的主动发展。 教学程序我 是这样设计的
1、 课堂引入:在本节课中首先师阐述构成在人们生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 其次, 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用品、住房、交通工具等方面寻找平面构成中的点、线、 面。 进行分析并引入课题。 这样引入使学生感到平面构成中的点线面是无处不在 并且充满趣味性, 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同时也为最后通过对平面构成中点、 线、 面的组合应用和建立新的思维方式打下了伏笔。
2、讲授:接下来是对平面构成中点、线、面基本概念和关系的讲解;首先点, 点是最小的构成元素, 最简介的形态; 然后线是点移动的轨迹。 最后引出面是线 移动的轨迹, 这样层层深入, 然学生一步一步掌握新的只是和推敲他们之间的内 在联系。播放 flash 的一个小游戏(首先是一点,然后又出现了 2点,连线,仔 细观察屏幕,线慢慢变粗,就出现了面, 让学生总结平面构成中点线面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 如果延长点就成为了线, 如 果点加大就成为了面, 线的宽度加大也能成为面, 三者之间划界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分析点线面在构成中的意义和重要地位时, 我拿一水杯, 问学生, 水杯的点线 面是在哪里的, 然后提问, 如果水杯, 没有了线会怎么样?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 再引导学生自己思考、讨论、设计方案,而不是由教师一个人包办,目的是为了 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出本节课的重点,点、线、面在构成中的意义和重 要地位。加深学生的印象 在美术的教学中,由于平面构成的点、线、面不同的 组合给以人不同
的视觉美感, 表达不同的设计意念一两句话很难讲清楚, 所以我 用运用 ppt 给学生展示不同的点线面构成组合所给人的视觉感受, 目的是为了向 学生渗透平面构成的点、 线、 面不同的组合给以人不同的视觉美感, 表达不同的 设计意念 意识,同时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开拓。
为了更进一步地学习点线面的抽象组合,建立新的思维方式,我采用教案分析 的办法目的是提醒学生不要孤立地分析某一个因素,更不能顾此失彼。
3、学生提问、
4、教师提问:
5、教学效果的反馈平面构成点、线、面的课堂练习有针对性、系统性。针对重 点、难点;系统于知识的内在联系;还包括提问
6、归纳总结:小结中重在把本课知识纳入已有的知识系统中,加强知识之间的 联系, 还可提出一些带思考性的问题, 承上启下。 我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思想三个方面总结,这样,既强化了所学的知识,又培 养了学生用精练的语言进行归纳和概括的能力, 同时也注意了教学中学生易出现 的问题。
总之, 本节课是在培养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前提下设计的, 教学中以平面构成点线 面的应用为基础, 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以共同讨论 问题为主线,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把传授知识、培养兴趣和能力、渗透方法有机 地结合到一起,目的在于全方位地培养学生。
7、布置作业:
五、板书
六、教学体会 课堂过程设计说明:
在本节课的设计过程中本人尝试建立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打破以教师、 课堂、 书 本为中心, 以讲授灌输为主线的教学套路, 构建以学生主动参与, 探究创新为主 线的教学模式 -。就是在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改变教师 在台上讲、 学生在台下听的 " 灌输式教学 " , 灌输式教学往往是教师提出问题, 教 师给出结果,是教师在代替学生建立知识体系,而不是学生自己建立知识体系。 这样培养的学生欠缺发现新问题、 运用新方法, 提出新见解的能力, 更缺乏创造 力和创新精神。 "学生自主学习教学 " 和 " 灌输式教学 " 截然不同,它要求充分发 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主动搜集、 分析有关信息和资料, 主动建构良好的认识结构。 使学生受到科学方法的训练,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 实验能力,学会自主学习,具有创新意识。
因为本人经验不足, 整个说课过程一定有许多缺点和漏洞, 希望专家们能给予批 评和指正,谢谢。
设计基础(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大纲
《设计基础1》(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课程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任务和作用 本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对图形的抽象理解、创造的能力。通过对点、线、面的宏观与微观范......
油画在平面性构成中点、线、面的运用论文(最终定稿)【摘要】油画艺术从古发展至今,经历了从传统古典写实风格向现代风格的转变。19世纪,现代主义文化渐渐取代古典主义,艺术家一方面更为主观地运用各种元素进行艺术创作,如构图、色......
点 线 面点 线 面 教学目标[德育目标]:体验生活中的点线面给人们带来的美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态度。感受生活中点、线、面独特的艺术语言及艺术魅力。 [智育目标]: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
点线面第十二课 点 线 面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点、线、面是造型语言中最基本的要素,知道点、线、面的各种视觉感受。 2.初步尝试运用吹、画、剪、贴等方式,感受点、线、面的不同组合......
平面与色彩构成基础(教案)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 时间:教案 年7月 2009平面构成(48学时) 第一周 绪论:构成设计概论——现代设计的造型基础训练 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对对学生讲解本课的性质、教学目的和内......
《点线面》教案《点线面》教案 教学目标: 1、感受生活中点、线、面独特的艺术语言及艺术魅力,培养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2、恰当地运用点、线、面的组织原理进行造型活动,培养学生创......
点线面教案第十课《点线面、黑白灰》的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重在引导学生认识、了解“点线面和黑白灰”,学习运用点线面与黑白灰发展艺术感知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开头运用游戏导入,激发他......
平面构成平面构成——设计法则 【课程名称】:平面构成 【任课教师】:李美燕 【教学目的】:加强学生们的创造性与活力,要进行有目的的视觉传达和艺术创造,就必需掌握并应用视觉语言。 【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