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太尉逸事状的文言文翻译-飞外

简介:飞外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段太尉逸事状的文言文翻译》,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飞外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段太尉逸事状的文言文翻译》。
第一篇:段太尉逸事状的文言文翻译

段太尉逸事状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的一篇传记文。下面就随小编一起去阅读段太尉逸事状的文言文翻译,相信能带给大家帮助。

段太尉逸事状的文言文

太尉始为泾州刺史时,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王子晞为尚书,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邠人偷嗜暴恶者,卒以货窜名军伍中,则肆志,吏不得问。日群行丐取于市,不嗛,辄奋击折人手足,椎釜鬲瓮盎盈道上,袒臂徐去,至撞杀孕妇人。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至则曰:“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孝德曰:“愿奉教。”太尉曰:“某为泾州,甚适,少事;今不忍人无寇暴死,以乱天子边事。公诚以都虞候命某者,能为公已乱,使公之人不得害。”孝德曰:“幸甚!”如太尉请。

既署一月,晞军士十七人入市取酒,又以刃刺酒翁,坏酿器,酒流沟中。太尉列卒取十七人,皆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晞一营大噪,尽甲。孝德震恐,召太尉曰:“将奈何?”太尉曰:“无伤也!请辞于军。”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解佩刀,选老躄者一人持马,至晞门下。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曰:“杀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头来矣!”甲者愕。因谕曰:“尚书固负若属耶?副元帅固负若属耶?奈何欲以乱败郭氏?为白尚书,出听我言。”晞出见太尉。太尉曰:“副元帅勋塞天地,当务始终。今尚书恣卒为暴,暴且乱,乱天子边,欲谁归罪?罪且及副元帅。今邠人恶子弟以货窜名军籍中,杀害人,如是不止,几日不大乱?大乱由尚书出,人皆曰尚书倚副元帅,不戢士。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

言未毕,晞再拜曰:“公幸教晞以道,恩甚大,愿奉军以从。”顾叱左右曰:“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哗者死!”太尉曰:“吾未晡食,请假设草具。”既食,曰:“吾疾作,愿留宿门下。”命持马者去,旦日来。遂卧军中。晞不解衣,戒候卒击柝卫太尉。旦,俱至孝德所,谢不能,请改过。邠州由是无祸。

先是,太尉在泾州为营田官。泾大将焦令谌取人田,自占数十顷,给与农,曰:“且熟,归我半。”是岁大旱,野无草,农以告谌。谌曰:“我知入数而已,不知旱也。”督责益急,农且饥死,无以偿,即告太尉。太尉判状辞甚巽,使人求谕谌。谌盛怒,召农者曰:“我畏段某耶?何敢言我!”取判铺背上,以大杖击二十,垂死,舆来庭中。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

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刚直士也。入见谌,大骂曰:“汝诚人耶?泾州野如赭,人且饥死;而必得谷,又用大杖击无罪者。段公,仁信大人也,而汝不知敬。今段公唯一马,贱卖市谷入汝,汝又取不耻。凡为人傲天灾、犯大人、击无罪者,又取仁者谷,使主人出无马,汝将何以视天地,尚不愧奴隶耶!”谌虽暴抗,然闻言则大愧流汗,不能食,曰:“吾终不可以见段公!”一夕,自恨死。

及太尉自泾州以司农征,戒其族:“过岐,朱泚幸致货币,慎勿纳。”及过,泚固致大绫三百匹。太尉婿韦晤坚拒,不得命。至都,太尉怒曰:“果不用吾言!”晤谢曰:“处贱无以拒也。”太尉曰:“然终不以在吾第。”以如司农治事堂,栖之梁木上。泚反,太尉终,吏以告泚,泚取视,其故封识具存。

太尉逸事如右。元和九年月日,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柳宗元谨上史馆。

今之称太尉大节者出入,以为武人一时奋不虑死,以取名天下,不知太尉之所立如是。宗元尝出入岐周邠斄间,过真定,北上马岭,历亭障堡戍,窃好问老校退卒,能言其事。太尉为人姁姁,常低首拱手行步,言气卑弱,未尝以色待物;人视之,儒者也。遇不可,必达其志,决非偶然者。会州刺史崔公来,言信行直,备得太尉遗事,覆校无疑,或恐尚逸坠,未集太史氏,敢以状私于执事。谨状。

段太尉逸事状的文言文翻译

段太尉刚任泾州刺史时,汾阳王郭子仪以副元帅的身份驻扎在蒲州。汾阳王的儿子郭晞担任尚书的职务,代理郭子仪军营的统领,驻军邠州,放纵其士卒横行不法。邠州人中那些懒惰、贪婪、凶残、邪恶的人,大都用财物行贿,把自己的名字混进队伍里,就可以胡作非为。官吏不能干涉。他们每天成群结队在市场上勒索,不能满足,就奋力打断人家的手足,砸碎锅、鼎、坛子、瓦盆,把它丢满路上,袒露着臂膀扬长而去,甚至撞死孕妇。邠宁节度使白孝德因为汾阳王郭子仪的缘故,忧虑不敢说。

段太尉从泾州把有关情况用公文禀告邠宁节度使衙门,希望能商议此事.到了节度使衙门就对白孝德说:“皇上把老百姓交给您治理,您看见老百姓被暴徒伤害,依然安闲自在,即将引起大乱,怎么办?”白孝德说:“愿听从您的指教。”太尉说:“我任泾州刺史之职,很清闲,事不多。(我)现在不忍心老百姓没有敌人侵扰反而遭杀害,从而使皇上的边疆混乱的事。您若任命我担任都虞候,我能替您制止骚乱,使您的百姓不受侵害。”白孝德说:“很好。”就按太尉的请求任命他为都虞候。

段太尉暂任都虞候一个月,郭晞手下的士兵十七人入城拿酒,又用刀刺伤了酿酒的技工,打坏了酿酒的器皿,酒流入沟中。段太尉布置士兵逮捕了这十七人,把他们的头都砍下来挂在长矛上,竖立在城门外。郭晞全营士兵大肆喧哗,全部披上铠甲。白孝德大为震惊恐慌,召见段太尉说:“你打算怎么办?”段太尉回答说:“不要紧,请让我到军营中去劝说。”白孝德派了几十个人跟随太尉,太尉把他们全部辞退了。解下佩刀,挑了一个年老而跛脚的牵马,来到郭晞军门下,营内全副武装的士兵冲了出来,太尉笑着走了进去,说:“杀一个老兵,何必全副武装?我顶着我的脑袋来了。”全副武装的士兵惊愕了。段太尉于是开导他们说:“郭尚书难道亏待你们了吗?副元帅难道亏待你们了吗?为什么要以变乱来败坏郭家的名声?替我禀告郭尚书,请他出来听我说话。”

郭晞出来见段太尉,段太尉说:“副元帅功勋充满天地之间,应当力求全始全终。现在您放纵士兵干凶暴不法之事,凶暴将导致变乱。在天子身边制造变乱,要归罪于谁?罪将连累到副元帅。现在邠地邪恶之人用财物行贿,把自己的名字混进军籍中,杀害人,像这样不加以制止,还能有几天不会引起大乱?大乱从您军中产生,人们都会说您倚仗副元帅,不管束士兵,这样一来,那么郭家的功名还能保存多少呢?”

话没说完,郭晞一再拜谢说:“有幸蒙您用大道理来教导我,恩惠很大,我愿意带领全军听从您的命令。”回头呵斥手下的士兵:“都解下铠甲解散回到队伍中去,胆敢再喧哗的处死!”段太尉说:“我还没吃晚餐,请代为备办些粗劣的食物。”已经吃完了,说:“我的老病又犯了,想请您留我在军门下住一晚。”叫赶马的回去,明天再来。于是就睡在军营中。郭晞不脱衣,告诫负责警卫的卫兵打更以保护太尉。第二天一大早,同至白孝德住所,道歉说自己无能,请允许改正错误。从这以后邠州没有发生祸乱。

在此以前,段太尉在泾州,担任营田官。泾州大将焦令谌夺取民田,占为己有,多达几十顷,租给农夫耕种,说:“谷子将成熟时,一半归我。”这一年大旱,田野草都不长。农民将旱情告诉焦令谌。焦令谌却说:“我只知道收入谷子的数目罢了,不知道旱灾。”催逼得更厉害。农民都将要饿死了,无法偿还,就告到段太尉那里。段太尉写了判决书,语言很是谦和,派人劝告焦令谌,替农夫求情.焦令谌大怒,将农夫叫了去说:“我难道怕段某吗?为什么竟敢议论我!”拿判决书铺在农夫背上,用大杖打了他二十杖,农夫快死了,将他抬至太尉衙门的庭院,太尉大哭,说:“是我害苦了你。”立即亲自取水洗去农夫身上的污血,撕破自己的衣裳【或撕破农夫的衣裳】,包扎农夫的伤口,亲手敷上良药,早晚亲自先给农夫喂食物,然后自己才吃。将自己的坐骑卖掉,买谷子代农夫偿还地租,不让那农夫知道。

寄寓在泾州的淮西镇的军帅尹少荣,是个刚强正直之士。来到焦令谌的住处,见到焦令谌大骂说:“你真的算得上是人吗?泾州田野如同赤土,人都快饿死了。而你却一定要得到租谷,又用大杖打无罪的人。段公是仁慈而有信义道德的人,而你却不知道敬重。现在段公仅有的一匹马,低价卖了买谷子送进你家,你又不知羞耻地收下了。总之你的为人,是不顾天灾、冒犯长者、打击无罪者之辈,还取仁义之人的谷子,使段先生进出无马骑,你将凭什么面对天地,还不愧对奴隶吗?”虽然为人焦令谌凶暴傲慢,但是在听了尹少荣的话却也深感惭愧,汗流浃背,吃不下东西,说:“我终究不能再见段公了!”一天傍晚,恼恨而死。

等到太尉自泾原节度使被征召为司农卿之时,(段太尉)告诫他的家属说:“经过岐州时,朱泚倘若赠送财物,切不要接受。”等到过歧州之时,朱泚执意赠送大绫三百匹。太尉女婿韦晤坚决拒绝,推辞不掉。到了京都,太尉大发脾气说:“你们果真没有听我的话。”韦晤谢罪说:“居于卑下的地位,没有办法拒绝。”太尉说:“但是,无论如何,最终不可以把大绫放在我的住宅里。”把大绫送往司农寺的办公厅,置放在梁木上面。朱泚谋反以后,太尉被杀,官吏将“栖木梁上”之事告诉了朱泚,朱泚叫人将大绫取下来看一看,看见原来封条上的标志都还保存着。

以上就是太尉的逸事。元和九年的一天,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柳宗元恭恭敬敬地将此文呈上史馆。

现今称赞太尉大节的不外乎是认为武夫一时奋不顾身,没考虑到死,以此来扬名天下,不了解太尉的为人并不是这样。我曾往来于歧、周、邠、斄之间,经过真定,北上马岭,经历亭岗堡垒哨所等,私下里喜欢询问年老的军校和退役的士卒,他们都能说一些当时的事情。太尉为人和颜悦色,经常低头拱手走路,说话的口气谦恭温和,未曾以不好的脸色待人。人们见到他,倒像个读书人。遇到不能赞同之事,一定要实现自己的主张,决不是偶尔这样做。适逢永州刺史崔公来,说话信实,行事正直,详备地获得了太尉的遗事,再次核对没有什么疑问。有的事实恐怕还有散失遗漏,未集中到史官手里,斗胆将这篇行状私下送交给您。郑重地写下这篇逸事状。

第二篇:段太尉逸事状教案

段太尉逸事状教案

一、作者介绍

生平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代宗大历八年(773年)出生于京城长安,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客死于柳州。一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享年不到50岁。因为他是河东人,终于柳州刺史任上,所以人称柳河东或柳柳州。

柳家与薛、裴两家被并称为“河东三著姓”。柳宗元的八世祖到六世祖,皆为朝廷大吏,五世祖曾任四州刺史。入唐后,柳家与李氏皇族关系密切,只高宗一朝,柳家同时居官尚书省的就达22人之多。但到了永徽年间,柳家屡受武则天的打击迫害。到柳宗元出生时,其家族已衰落,从皇亲国戚的特权地位跌入一般官僚地主阶层之中。柳宗元曾祖、祖父也只做到县令一类小官。其父柳镇,官秩一直很低。柳宗元非常感慨地说,柳氏到他这一代,已经“

五、六从以来,无为朝士者”。安史之乱,使柳家又受到一次巨大冲击。战乱中,柳镇送母亲入王屋山避难,自己携着一家汇入逃亡人流,逃到吴地。在南方,一度生计艰难,有时竟薪米无着。柳宗元的母亲为了供养子女,常常自己挨饿。柳宗元正出生于“安史之乱”后,他的幼年便是在穷困艰难中度过的。柳宗元九岁时,又一次大规模的割据战争--建中之乱爆发,使柳宗元一家再一次饱尝战乱之苦。柳宗元成长于**年代,他从少年时代起就对人民遭受的苦难有一定的了解,对社会现实有一定的认识,这对他以后的文学成就和思想建树不无影响。

贞元九年(793年)春,20岁的柳宗元考中进土,同时中进土的还有他的好友刘禹锡。贞元十二年(796年)柳宗元任秘书省校书郎,算是步入官场,这一年,与杨凭之女在长安结婚,两年后,中博学宏词科,调为集贤殿书院正字,得以博览群书,开阔眼界,同时也开始接触朝臣官僚,了解官场情况,并关心、参与政治。到集贤殿书院的第一年,他便写了《国子司业阳城遗爱碑》,颂扬了在朝政大事上勇于坚持己见的谏议大夫阳城,第二年写了《辩侵伐论》,表明坚持统

一、反对分裂的强烈愿望。

贞元十七年(801年),柳宗元调为蓝田尉,两年后又调回长安任监察御史里行,时年31岁,与韩愈同官,官阶虽低,但职权并不下于御史,从此与官场上层人物交游更广泛,对政治的黑暗腐败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逐渐萌发了要求改革的愿望,成为王叔文革新派的重要人物。

王叔文的永贞革新,虽只有半年时间便宣告失败,但却是一次震动全国的进步运动,所实行的措施,打击了当时专横跋扈的宦官和藩镇割据势力,利国利民,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柳宗元与好友刘禹锡是这场革新的核心人物,被称为“二王刘柳”。年轻的柳宗元在政治舞台上同宦官、豪族、旧官僚进行了尖锐的斗争。他的革新精神与斗争精神是非常可贵的。

由于顺宗下台、宪宗上台,革新失败,“二王刘柳”和其他革新派人土都随即被贬。宪宗八月即位,柳宗元九月便被贬为邵州(今湖南邵阳市)刺史,行未半路,又被加贬为永州(今湖南零陵)司马。这

次同时被贬为司马的,还有七人,所以史称这一事件为“二王八司马事件”。

永州地处湖南和广东交界的地方,当时甚为荒僻,是个人烟稀少令人可怕的地方。和柳宗元同去永州的,有他67岁的老母、堂弟柳宗直、表弟卢遵。他们到永州后,连住的地方都没有,后来在一位僧人的帮助下,在龙兴寺寄宿。由于生活艰苦,到永州未及半载,他的老母卢氏便离开了人世。

柳宗元被贬后,政敌们仍不肯放过他。造谣诽谤,人身攻击,把他丑化成“怪民”,而且好几年后,也还骂声不绝。由此可见保守派恨他的程度。在永州,残酷的政治迫害,艰苦的生活环境,使柳宗元悲愤、忧郁、痛苦,加之几次无情的火灾,严重损害了他的健康,竟至到了“行则膝颤、坐则髀痹”的程度。贬谪生涯所经受的种种迫害和磨难,并未能动摇柳宗元的政治理想。他在信中明确表示:“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

永州之贬,一贬就是10年,这是柳宗元人生一大转折。在京城时,他直接从事革新活动,到永州后,他的斗争则转到了思想文化领域。永州十年,是他继续坚持斗争的十年,广泛研究古往今来关于哲学、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一些重大问题,撰文著书,《封建论》、《非〈国语〉》、《天对》、《六逆论》等著名作品,大多是在永州完成的。

元和十年(815年)正月,柳宗元与刘禹锡等被召回京。但并未被重用,由于武元衡等人的仇视,他们二月到长安,三月便宣布改贬。柳宗元改贬为柳州(今广西柳州市)刺史,刘禹锡为播州刺史。虽然由司马升为刺史,但所贬之地比原来更僻远更艰苦。柳宗元想到播州比柳州还要艰苦,刘禹锡还有80多岁的老母随身奉养,便几次上书给朝廷,要求与刘禹锡互换。后来因有人帮忙,刘禹锡改贬连州,柳宗元才动身向柳州。

柳州距京城长安,比永州距京城更远,更为落后荒凉,居民多为少数民族,生活极端贫困,风俗习惯更与中原大不相同。柳宗元初来这里,语言不通,一切都不适,但他还是决心利用刺史的有限权力,在这个局部地区继续实行改革,为当地民众做些好事。

长期的贬谪生涯,生活上的困顿和精神上的折磨,使柳宗元健康状况越来越坏,确是未老先衰。他的好友吴武陵多次奔走于执政大臣裴度门下,设法营救他离柳州还京。裴度与柳宗元同系河东人,元和十四年宪宗因受尊号实行大赦,经裴度说情,宪宗才同意召回柳宗元。然而为时已晚,诏书未到柳州,柳宗元便怀着一腔悲愤离开了人间,当时年仅47岁。临死前,柳宗元写信给好友刘禹锡,并将自己的遗稿留交给他。后来刘禹锡编成《柳宗元集》。

虽然活了不到50岁,但柳宗元却在文学上创造了光辉的业绩,在诗歌、辞赋、散文、游记、寓言、小说、杂文以及文学理论诸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成就

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与唐代的韩愈、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并称为 “唐宋八大家” 。

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骈文有

近百篇,散文论说性强,笔锋犀利,讽刺辛辣。游记写景状物,多所寄托。哲学著作有《天说》、《天对》、《封建论》等。柳宗元的作品由唐代刘禹锡保存下来,并编成集。有《柳河东集》、《柳宗元集》(中华书局1979年版)。

柳宗元纪念馆柳宗元一生留下600多篇诗文作品,文的成就大于诗。其骈文有近百篇,不脱唐骈文习气,但也有像《南霁云睢阳庙碑》那样的佳作。古文大致为五类。论说:包括哲学、政论等文及以议论为主的杂文。笔锋犀利,论证精确。《天说》为哲学论文代表作。《封建论》、《断刑论》为长篇和中篇政论代表作。《晋文公问守原议》、《桐叶封弟辩》、《伊尹五就桀赞》等为短篇政论代表。其哲学思想中具有朴素的唯物论成分。其政治思想主要表现为重“势”的进步社会历史观和儒家的民本思想。但也受佛教影响,尤是政治失意时,往往向佛教寻找精神上的解脱。寓言:继承并发展了《庄子》、《韩非子》、《吕氏春秋》、《列子》、《战国策》传统,多用来讽刺、抨击当时社会的丑恶现象。推陈出新,造意奇特,善用各种动物拟人化的艺术形象寄寓哲理或表达政见。代表作有《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传》、《罴说》等篇。嬉笑怒骂,因物肖形,表现了高度的幽默讽刺艺术。传记:继承了《史记》、《汉书》传统,又有所创新。代表作有《段太尉逸事状》、《梓人传》、《河间传》、《捕蛇者说》等。有些作品在真人真事基础上有夸张虚构,似寓言又似小说。如《宋清传》、《种树郭橐驼传》。

山水游记:最为脍炙人口,均写于被贬后,以永州之作更胜。典范之作为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记》、《钴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这些作品,既有借美好景物寄寓自己的遭遇和怨愤;也有作者幽静心境的描写,表现在极度苦闷中转而追求精神的寄托。至于直接刻画山水景色,则或峭拔峻洁,或清邃奇丽,以精巧的语言再现自然美。骚赋:独具特色。《惩咎赋》、《闵生赋》、《梦归赋》、《囚山赋》等,均用《离骚》、《九章》体式。或直抒胸臆,或借古自伤,或寓言寄讽,幽思苦语,深得屈骚精髓。《天对》、《晋问》两巨篇,则为另一种类型,形式仿照《天问》、《七发》,造语奇特深奥。此外,柳集中也有不少有关佛教的碑、铭、记、序、诗歌等作品,对禅宗、天台宗、律宗等学说有所涉及。柳诗现存140多首,均为贬谪后所作。前人把他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其部分五古思想内容近于陶渊明诗,语言朴素自然,风格淡雅而意味深长。另外一些五古则受谢灵运影响,造语精妙,间杂玄理,连制题也学谢诗。但柳诗能于清丽中蕴藏幽怨,同中有异。另外,柳诗还有以慷慨悲健见长的律诗《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为唐代七律名篇,绝句《江雪》在唐人绝句中也是不可多得之作。 后人对其的评价 毛泽东

据毛泽东的秘书林克回忆,毛泽东曾经说过:“柳宗元是一位唯物主义哲学家,见之于他的《天说》,这篇哲学论著提出了‘天与人交相胜’的论点反对天命论。刘禹锡发展了这种唯物主义。”

苏轼

苏轼评价说:“所贵乎枯谈者,谓其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把柳宗元和陶渊明并列。 严羽

宋人严羽说:“唐人惟子厚深得骚学。”

二、课文背景

段太尉(719—783),名秀实,字成公。唐汧阳(今陕西省千阳县)人。官至泾州刺史兼泾原郑颍节度使。德宗建中四年(783),泾原士兵在京哗变,德宗仓皇出奔,叛军遂拥戴原卢龙节度使朱泚(cǐ)为帝。时段在朝中,以狂贼斥之,并以朝笏廷出朱泚面额,被害,追赠太尉(见两唐书本传)。状是旧时详记死者世系、名字、爵里、行治、寿年的一种文体。逸事状专录人物逸事,是状的一种变体。

三、熟读大致理解课文,掌握基本的字词句和特殊句法

(一)古今异义

纵士卒无赖 古:横暴 今: 指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率以货窜名军伍中 古:钱财和货物 今:指货物

请假设草具 古:假,借用。 设,置,安排。 今:姑且认定

段公,仁信大人也 古:指长者 今:指成年人

一夕自恨死 古:羞愧 今:怨恨

朱泚幸致货币 古:财物 今:钱

折人手足。古义:指手和脚。今义:比喻弟兄,或指举动、动作。

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古义:①“生民”,避太宗之讳,指老百姓。 ②单音词连用。今义:①陌生人。②指社会上多数人公认的正确道理。

(二)通假字

1. 不嗛,辄奋击。 嗛(qiàn),通“慊”,满足,快意。

2. 椎釜鬲瓮盎盈道上。 椎,通“槌”,打,砸。

3. 太尉判状,辞甚巽。 巽,通“逊”,谦恭。

4. 出入岐周邠斄间。 斄,通“邰”,今陕西武功。

(三)词类活用

1. 以刃刺酒翁、坏酿器。 坏:使动用法,使„„坏。

2. 晞一营大噪,尽甲。 甲:名词作动词,穿上铠甲。

3. 乃我困汝。 困:使动用法,使„„处于困境险地。

4. 遇不可,必达其志。 达:使动用法,使„„表达出来。

5. 裂裳衣疮。 衣:名词作动词,用衣裳缠裹。

6. 奈何欲以乱败郭氏。 败:使动用法,使„„败坏。

(四)省略句、判断句

1. 王子晞为尚书,其领行营节度使,寓军于邠州,其纵士卒无赖。

2. 以之如司农治事堂,栖之于梁木上。

3. 段公,仁信大人也。

(五)状语后置句

1. 请辞于军。

(六)宾语前置句

1. 欲谁归罪。

(七)定语后置句

1. 邠人偷嗜暴恶者。 偷嗜暴恶之邠人。

四、课文赏析

(1)叙事严谨、写人生动的传记文。作者选取段太尉一生中勇服郭晞、仁愧焦令谌、节显治事堂三件逸事,多侧面地表现了人物外柔内刚、勇毅见于平易的个性特征,刻划了一位封建时代正直官吏的形象。全文不着一句议论,纯用冷静从容的写实手法,在客观的叙述中隐含着深沉的歌颂之情。文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 即第一个事件:勇服郭晞。作者依次写段秀实悍卒肆志,自荐平乱,诣营陈辞,请留宿营,突出了段秀实外柔内刚的性格。事情的起因是郭晞纵士卒残害百姓,为所欲为。作者先详细地叙述了士卒肆志之状:天天成群结队地在街市上强索财物,不能满意,就奋击折人手足,将各种瓦器都砸碎,狼籍满地,裸露着臂膀扬长而去,至撞杀孕妇人。写暴行之惨烈,如在眼前。接着作者指出了士卒之所以敢为所欲为的症结所在,因为汾阳王郭子仪的缘故,白孝德只是心中忧伤却不敢说明。紧接着作者又写段秀实自荐担任都虞候前去平乱,显示了他的刚勇无畏。不久,在郭晞士卒十七人再度横行时,段秀实果断地派士兵捕捉了他们,并一一斩首,把头插在长矛上,竖立在街市示众。这里“注”和“植”两个动词,非常有力地突出了段秀实的“勇”。这是一写其勇。段秀实为民除了害,大快人心,然而郭晞士卒并不肯罢休,立时都披上盔甲,事件进入高潮。此时白孝德震恐,而段秀实从容镇定,临危不惧,决定诣营陈辞。作者极写郭晞士卒剑拔弩张,如临大敌的紧张气氛,反衬了段秀实的大智大勇。段秀实不带卫士,不带佩刀,坦然出现在郭营,使郭晞士卒愕然。段秀实知道要治服郭晞,不可能凭借武力,只能晓之以理,因此,辞卫士,解佩刀,选年老腿跛的人持马,这是从心理上消除对方的戒备。作者这样叙写的寓意是:段秀实是不怕死的。他外柔内刚,平易而又刚强的个性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至此,段秀实已渐居主动地位,他向郭晞慷慨陈词,指明利害关系后,终于折服了对方。这是二写其勇。至此,事件似已告终,但作者又出人意料地写了段秀实要求留宿军营一节。之所以要写这一情节,是因为段秀实用大义和利害晓喻郭晞,使郭晞心悦诚服,再拜谢罪,顾叱士卒说:“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哗者死!”郭晞到底有无约束部下的决心,段秀实要探明白。留宿军营,既显示了段秀实的坦荡胸怀,又可考察郭晞改过的诚意和决心。这是三写其勇。

第二段 即第二个事件:仁愧焦令谌。段秀实除了以刚勇取胜对方外,还具有仁信爱民之心。这则逸事叙述他同情、救助、安抚一个无力交租而惨遭毒打的农民。作者通过段秀实一系列行动,展现了他对农者的怜悯之情。写这则事件的结局,作者让第三者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出场,由他怒斥焦令谌的不敬、不耻、不愧,从侧面烘托了段秀实仁厚慈惠的爱民之心。

第三段 即第三个事件:节显治事堂。段秀实不仅具有不畏强暴,疾恶如仇、爱民如子的高贵品质,而且还有清正廉洁的节操。作者写段秀实洞察朱泚之心,拒不收礼,将礼物栖之梁木的逸事,颂扬了他的高风亮节。这则逸事作为段秀实拿笏击朱泚行为的补充,说明他的气节,不仅表现在大处,而且见于小处,人物形象更显得光彩。

第四段 交代写作该文的时间、原因及材料的来源,以说明逸事状内容之不谬。

课文写了段太尉的三件事,表现了他鲜明的个性 1.诛杀暴卒

刚正沉勇

2.代民偿租

仁慈宽厚

3.拒收贿赂

清廉正直

此文在结构上也颇具匠心。所记逸事的开头,作者都写明了事件发生的时间。按顺序,“仁愧焦令谌”之事应在“勇服郭晞”之事前,作者将它移后,把“勇服郭晞” 提前来写,其好处是能充分体现写作主旨。因作者要反击小人诽谤段秀实以笏击泚是“武人一时奋不虑死,以取名天下”的流言,就一定要强调他“遇不可,必达其志,决非偶然”的本质,而“勇服郭晞”最能说明这一点。另外,这种先后倒叙也符合读者的欣赏心理。作者先写剑拔弩张的气氛和激烈的场面,能给读者一种强烈的印象。然后写段秀实性格中仁信爱民的一面,对百姓的和好眷眷之意,文势跌宕起伏,布局富有变化。这样安排,能收到较好的艺术效果。全文不着一句议论,寓情于事,以形传神,繁简得当。作者在行文中不感情用事,完全让事实和形象说话,他精心选取了段秀实生活中的三则逸事,繁简得当。“勇服郭晞”一事,作者花了很多笔墨写其事件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余音,充分展示了段秀实的刚勇个性。诣营陈辞是这则事件的高潮,叙写尤为详细,令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仁愧焦令谌”一事,作者为展示段秀实的仁心爱民的品质,在描述其为被打成重伤的农者洗血、裹疮、注药、哺食、卖马、偿谷,不避琐细。而“节显治事堂”,作者笔墨简略,用的是以简代繁的手法,叙事行文虽寥寥数语,然而由于能抓住主要环节,收到了见微知著的效果,人物的识见和气节仍光彩逼人。

本文记叙了段太尉一些优秀事迹,并没有抒情、议论,只是具体描写了段秀实的沉着、机智、不畏强暴、爱护人民这些优秀品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安史之乱”后那些拥兵自重的新军阀对人民的残酷压迫,体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忧虑,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五、写作特点

《段太尉逸事状》的写作特点大抵可分为三点:一是精心选材,每一件事都突出表现主人公思想性格的一个方面;二是用个性化的语言行动塑造人物形象,描写生动形象,而不作议论;三是使用倒叙手法,有利于主题突出,文章结构巧妙。

首先是精心选材,全文写了段秀实三件事,每一件事都表现他的思想性格的一个侧面。第一件逸事详细记述了段秀实自荐平乱,只身前往军营,面对全身披挂、张牙舞爪的乱军,慷慨陈辞,抓住要害说服郭晞,又主动留宿营房,以凛然正气震摄乱军,每一步骤都突出了他的“勇敢”。第二件事表现了段秀实仁义爱民的思想品德,第三件事表现了段秀实很有政治远见,颂扬了他的清政廉洁。三件事,各有不同的侧重点,把三件事联系到一起,可以完整地钩勒出段秀实的思想品德:见义勇为、仁义爱民、廉洁清正。

柳宗元在该文中未发一句评论,而是用富有个性化的言语行为来表现段秀实的思想性格。如第一件事,显示了他平定乱军、安抚民心的决心和魄力。第二件事中,段秀实勇闯军营,仅仅几句话就点明了问题的要害,致使郭晞及其部下不得不垂首俯教。这些描写体现了柳宗元善于用个性化的言行刻画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叙述第三件事时也是以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思想性格。段秀实对无故挨打的农民倾注了他自己的仁爱,寥寥几笔,一个正直、仁义而又满腔义愤、无处说理的君子形象跃然纸上。

文章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采用了倒叙的方法。文中写了段秀实三件逸事,如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安排结构,那么“仁愧焦令谌”一事在先,“勇服郭晞”在后,但作者叙事时有意将先后顺序颠倒,作者在最后一段点出他的良苦用心,是为了反驳当时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对段秀实的污蔑。这些人编造“武人一时奋不虑死,以取名天下”的流言贬低段秀实宁死不附叛贼的英壮行为,而作者为了突出强调段秀实临死不屈的行为绝非一时冲动,称他“遇不可,必达其志,决非偶然”。另外将精彩事例先行叙述,也能更吸引读者。

作品译文

段太尉刚任泾州刺史的时候,汾阳王郭子仪以副元帅的身份驻扎在蒲州。汾阳王儿子郭晞担任尚书之职,兼任行营节度使,以客军名义驻于邠州,放纵士兵横行不法。邠州人中那些狡黠贪婪、强暴凶恶的家伙,纷纷用贿赂手段在军队中列上自己的名字,于是为所欲为,官吏都不敢去过问。他们天天成群结伙地在街市上强索财物,一不顺心,就用武力打断他人的手脚,用棍棒把各种瓦器砸得满街都是,然后裸露着臂膀扬长而去,甚至还撞死怀孕的妇女。邠宁节度使白孝德因为汾阳王的缘故,心中忧伤却不敢明说。

段太尉从泾州用文书报告节度使府,表示愿意商量此事。到了白孝德府中,他就说:“天子把百姓交给您治理,您看到百姓受到残暴的伤害,却无动于衷。大乱将要发生,您怎么办?”白孝德说:“我愿意听您的指教。”段太尉说:“我担任泾州刺史,很空闲,事务不多;现在不忍心百姓没有外敌却惨遭杀害,来扰乱天子的边防。你假如真的任命我为都虞候,我能替您制止**,使您的百姓不再遭到伤害。”白孝德说:“太好了!”就答应了段太尉的要求。

段太尉代理都虞候职务一个月后,郭晞部下十七人进街市拿酒,又用兵器刺卖酒老头,砸坏酒器,酒流进沟中。段太尉布置士兵去抓获这十七人,全都砍头,把头挂在长矛上,竖立在市门外。郭晞全军营都骚动起来,纷纷披上了盔甲。白孝德惊慌失措,把段太尉叫来问道,怎么办呢?”段太尉说:“没有关系!让我到郭晞军营中去说理。”白孝德派几十名士兵跟随太尉,太尉全都辞掉了。他解(有哪些以lia开头的四字成语?没有lia字开头的成语,QQ接龙红包“一个顶俩”难倒了不少网友,根据成语词典提示,成语中含有俩(lia)的成语有:鬼蜮伎俩、鬼魅伎俩、有三有俩、鬼蜮技俩、一个顶俩。可是,按照规定,必须是俩(lia)开头的成语才可以。但是并没有俩(lia)开头的成语,所以这是一个无解的成语接龙呢。)下佩刀,挑选了一个又老又跛的士兵牵马,来到郭晞门下。全副武装的士兵涌了出来,段太尉边笑边走进营门,说:“杀一个老兵,何必全副武装呢?我顶着我的头颅来啦!”士兵们大惊。段太尉乘机劝说道:“郭尚书难道对不起你们吗?副元帅难道对不起你们吗?为什么要用**来败坏郭家的名声?替我告诉郭尚书,请他出来听我说话。”

郭晞出来会见太尉。段太尉说:“副元帅的功勋充塞于天地之间,应该力求全始全终。现在您放纵士兵为非作歹,这样将造成变乱,扰乱天子边地,应该归罪于谁?罪将连累到副元帅身上。现在邠州那些坏家伙用贿赂在军队名册上挂上个名字,杀害百姓,像这样再不制止,还能有多少天不发生大乱?大乱从您这儿发生,人们都会说您是倚仗了副元帅的势力,不管束部下。那么郭家的功名,将还能保存多少呢?”话没有说完,郭晞拜两次道:“承蒙您用大道理开导我,恩情真大,我愿意率领部下听从您。”回头呵斥手下士兵说:“全都卸去武装,解散回到自己的队伍里去,谁敢闹事,格杀勿论!”段太尉说:“我还未吃晚饭,请为我代办点简单的食物。”吃完后,又说:“我的毛

病又犯了,想留宿在您营中。”命令牵马的人回去,次日清早再来。于是就睡在营中。郭晞连衣服也不脱,命警卫敲打着梆子保卫段太尉。第二天一早,郭晞和段太尉一起来到白孝德那儿,道歉说自己实在无能,请求允许改正错误。邠州从此没有了祸乱。

在此以前,段太尉在泾州担任营田副使。泾州大将焦令谌掠夺他人土地,自己强占了几十顷,租给农民,说:“到谷子成熟时,一半归我。”这年大旱,田野寸草不生,农民将灾情报告焦令谌。焦令谌说:“我只知道收入的数量,不知道旱不旱。”催逼更急,农民自己将要饿死,没有谷子偿还,只得去求告段太尉。

段太尉写了份判决书,口气十分温和,派人求见并通知焦令谌。焦令谌大怒,叫来农民,说:“我怕姓段的吗?你怎敢去说我的坏话!”他把判决书铺在农民背上,用粗棍子重打二十下,打得奄奄一息,扛到太尉府上。太尉大哭道:“是我害苦了你!”马上自己动手取水洗去农民身上的血迹,撕下自己的衣服为他包扎伤口,亲自为他敷上良药,早晚自己先喂农民,然后自己再吃饭。并把自己骑的马卖掉,换来谷子代农民偿还,还叫农民不要让焦令谌知道。

驻扎在邠州的淮西军主帅尹少荣是个刚直的人,他来求见焦令谌,大骂道:“你还是人吗?泾州赤地千里,百姓将要饿死;而你却一定要得到谷子,又用粗棍子重打无罪的人。段公是位有仁义讲信用的长者,你却不知敬重。现在段公只有一匹马,贱卖以后换成谷子交给你,你居然收下不知羞耻。大凡一个人不顾天灾、冒犯长者、重打无罪的人,又收下仁者的谷子,使主人出门没有马,你将怎样上对天、下对地,难道不为作为奴仆的而感到羞愧吗!”焦令谌虽然强横,但听了这番话后,却大为惭愧乃至流汗,不能进食,说:“我终究不能见段公了!”不消一晚,就自恨而死。

等到段太尉从泾州任上被征召为司农卿,临行前他告诫后去的家人:“经过岐州时,朱泚可能会赠送钱物,千万不要收下。”经过时,朱泚执意要赠送三百匹大绫,太尉女婿韦晤坚决拒收,朱泚还是不同意。到了京城,段太尉发怒说:“竟然不听我的话!”韦晤谢罪说:“我地位卑贱,无法拒绝呀。”太尉说:“但终究不能把大绫放在我家里。”就把它送往司农的办公处,安放在屋梁上。朱泚谋反,段太尉遇害,官吏将这事报告了朱泚,朱泚取下一看,原来封存的标记还在。

段太尉逸事如右。

元和九年某月某日,永州司马员外置同正员柳宗元恭谨地献给史馆。现在称赞段太尉大节的人,大抵认为是武夫一时冲动而不怕死,从而取名于天下,不了解太尉立身处世就象上述的那样。我曾来往于岐、周、邠、斄之间,经过真定,北上马岭,游历了亭筑、障设、堡垒和戍所等各种军事建筑,喜欢访问年老和退伍将士,他们都能介绍段太尉的事迹。太尉为人谦和,常常低着头、拱着手走路,说话的声息低微,从来不用坏脸色待人;别人看他,完全是一个儒者。遇到不能赞同的事,一定要达到自己的目的,他的事迹决不是偶然的。适逢永州刺史崔能前来,他言而有信、行为正直,详细搜罗段太尉遗事,核对无误。我恐怕有的被遗逸,未能为史官采录,故斗胆将这篇逸事状私下呈送于您。谨为此状。

第三篇:段太尉逸事状教案3

《段太尉逸事状》教案3

作者: 加入日期:07-09-14

段太尉逸事状

广东省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 全忠

教学目的

一、识记:柳宗元有关常识,“状”的知识

二、理解本文的主旨,体会作者的写作技法

三、掌握相关文言知识,落实“白、辞、适、以、卒、则”等词语的多种义项。 教学重点、难点

一、本文写法上的特点:矛盾冲突揭示人物性格

二、文言词语的积累 教学时数:四课时 教学内容与步骤: 第

一、二课时 教学要点:

1、指导学生熟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2、指导学生积累文言词语及相关常识。

一、 导入课题

以简介作者及“逸事状”知识导入。

柳宗元:唐著名文学家,字子厚,河东(山西)人,世称柳河东。 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贬为永州司马,又迁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与韩愈倡导古文运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如韩愈一样写了许多书、序,同时又努力发展了人物传记、山水记、寓言文等文学性很强的散文文体,创作出不少散文史上的名篇:传记文有《童区寄传》、《捕蛇者说》、《段太尉逸事状》山水游记:《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寓言散文:《三戒》(《黔之驴》《永某氏之鼠〉)著有《柳河东集》。

这是一篇叙事严谨、写人生动的传记文。作者选取段太尉一生中勇服郭晞、仁愧焦令谌、节显治事堂三件逸事,多侧面地表现了人物外柔内刚、勇毅见于平易的个性特征,刻划了一位封建时代正直官吏的形象。全文不着一句议论,纯用冷静从容的写实手法,在客观的叙述中隐含着深沉的歌颂之情。

段太尉(719—783),名秀实,字成公。唐汧阳(今陕西省千阳县)人。官至泾州刺史兼泾原郑颍节度使。德宗建中四年(783),泾原士兵在京哗变,德宗仓皇出奔,叛军遂拥戴原卢龙节度使朱泚为帝。时段在朝中,以狂贼斥之,并以朝笏廷出朱泚面额,被害,追赠太尉(见两唐书本传)。状是旧时详记死者世系、名字、爵里、行治、寿年的一种文体。逸事状专录人物逸事,是状的一种变体。

二、熟读大致理解课文,掌握基本的字词句和特殊句法

1、学生诵读课文,对照注解,自己初步疏通课文;同时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句子中的重点词语和特殊句法:

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

领行营节度使,寓军邠州,纵士卒无赖。 率以货窜名军伍中

邠宁节度使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太尉自州以状白府,愿计事。

天子以生人付公理,公见人被暴害,因恬然;且大乱,若何? 能为公已乱

无伤也,请辞于军。 尚书固负若属耶

今尚书恣卒为暴,暴且乱 乱天子边,欲谁归罪 言未毕,晞再拜曰 吾未哺食,请假设草具 谢不能,请改过 邠州由是无祸

自占数十顷,给与农 垂死,舆来庭中 乃我困汝

裂裳衣疮,手注善药 段公,仁信大人也 汝又取不耻

汝将何以视天地 泚固致大绫三百匹 果不用吾言

然终不以在吾第

泚取视,其故封识具存 窃好问老校退卒

会州刺史崔公来,言信行直

2、指导完成课后练习三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引导学生赏析运用矛盾冲突来揭示人物性格及倒叙的写作技法;

2、引导学生赏析本文形象生动的语言。

一、 导入课题

二、 赏析构思艺术

1、讨论:课文是如何记叙段太尉的“逸事状”的? 学生讨论,最后教师总结归纳: 此文取材于真人真事,作者通过三件逸事,塑造了一个不畏强暴,关心人民,临财而不苟取的封建时代正直官吏的形象,同时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丑恶现象也有所揭露,具有一定的认识意义和史料价值。

全文可分为四段。第一段即第一个事件:勇服郭晞。作者依次写悍卒肆志,自荐平乱,诣营陈辞,请留宿营,突出了段秀实外柔内刚的性格。事情的起因是郭晞纵士卒残害百姓,为所欲为。作者先详细地叙述了士卒肆志之状:天天成群结队地在街市上强索财物,不能满意,就奋击折人手足,将各种瓦器都砸碎,狼籍满地,裸露着臂膀扬长而去,至撞杀孕妇人。写暴行之惨烈,如在眼前。接着作者指出了士卒之所以敢为所欲为的症结所在,因为汾阳王郭子仪的缘故,白孝德只是心中忧伤却不敢说明。紧接着作者又写段秀实自荐担任都虞候前去平乱,显示了他的刚勇无畏。不久,在郭晞士卒十七人再度横行时,段秀实果断地派士兵捕捉了他们,并一一斩首,把头插在长矛上,竖立在街市示众。这里“注”和“植”两个动词,非常有力地突出了段秀实的“勇”。这是一写其勇。段秀实为民除了害,大快人心,然郭晞士卒岂肯罢休,立时都披上盔甲,事件进入高潮。此时白孝德震恐,而段秀实从容镇定,临危不惧,决定诣营陈辞。作者极写郭晞士卒剑拔弩张,如临大敌的紧张气氛,反衬了段秀实的大智大勇。段秀实不带卫士,不带佩刀,坦然出现在郭营,使郭晞士卒愕然。段秀实知道要治服郭晞,不可能凭借武力,只能晓之以理,因此,辞卫士,解佩刀,选年老腿跛的人持马,这是从心理上消除对方的戒备。作者这样叙写的寓意是:段秀实是不怕死的。他外柔内刚,平易而又刚强的个性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至此,段秀实已渐居主动地位,他向郭晞慷慨陈词,指明利害关系后,终于折服了对方。这是二写其勇。至此,事件似已告终,不料作者又出人意料地写了段秀实要求留宿军营一节。为什么要写这一情节呢?掩卷细想,却又不难理解,段秀实用大义和利害晓喻郭晞,使郭晞心悦诚服,再拜谢罪,顾叱士卒说:“皆解甲散还火伍中,敢哗者死!”郭晞到底有无约束部下的决心,段秀实要探明白。留宿军营,既显示了段秀实的坦荡胸怀,又可考察郭晞改过的诚意和决心。这是三写其勇。

第二段即第二个事件:仁愧焦令谌。段秀实除了以刚勇取胜对方外,还具有仁信爱民之心。这则逸事叙述他同情、救助、安抚一个无力交租而惨遭毒打的农民。作者通过段秀实一系列行动,展现了他对农者的怜悯之情。写这则事件的结局,作者让第三者淮西寓军帅尹少荣出场,由他怒斥焦令谌的不敬、不耻、不愧,从侧面烘托了段秀实仁厚慈惠的爱民之心。 第三段即第三个事件:节显治事堂。段秀实不仅具有不畏强暴,疾恶如仇、爱民如子的高贵品质,而且还有清正廉洁的节操。作者写段秀实洞察朱泚之心,拒不收礼,将礼物栖之梁木的逸事,颂扬了他的高风亮节。这则逸事作为段秀实拿笏击泚行为的补充,说明他的气节,不仅表现在大处,而且见于小处,人物形象更显得光彩。

上述三则逸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虽名异,彼此间也无联系,但其精神是相通的。从作者客观的叙述中,使人感受到了深沉的赞颂之情。

第四段交代写作本文的时间、原因及材料的来源,以说明逸事状内容之不谬。

2、思考讨论:本文的结构如何?是怎样把三件逸事串起来的? 学生讨论后明确:

此文在结构上也颇具匠心。所记逸事的开头,作者都写明了事件发生的时间。按顺序,“仁愧焦令谌”之事应在“勇服郭晞”之事前,作者将它移后,把“勇服郭晞” 提前来写,其好处是能充分体现写作主旨。因作者要反击小人诽谤段秀实以笏击泚是“武人一时奋不虑死,以取名天下”的流言,就一定要强调他“遇不可,必达其志,决非偶然”的本质,而“勇服郭晞”最能说明这一点。另外,这种先后倒叙也符合读者的欣赏心理。作者先写剑拔弩张的气氛和激烈的场面,能给读者一种强烈的印象。然后写段秀实性格中仁信爱民的一面,对百姓的和好眷眷之意,文势跌宕起伏,布局富有变化。这样安排,能收到较好的艺术效果。本文的另一显著特色是,全文不着一句议论,寓情于事,以形传神,繁简得当。作者在行文中不感情用事,完全让事实和形象说话,他精心选取了段秀实生活中的三则逸事,繁简得当。“勇服郭晞”一事,作者花了很多笔墨写其事件的起因、发展、高潮、结局、余音,充分展示了段秀实的刚勇个性。诣营陈辞是这则事件的高潮,叙写尤为详细,令读者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仁愧焦令谌”一事,作者为展示段秀实的仁心爱民的品质,在描述其为被打成重伤的农者洗血、裹疮、注药、哺食、卖马、偿谷,不避琐细。而“节显治事堂”,作者笔墨简略,用的是以简代繁的手法,叙事行文虽寥寥数语,然而由于能抓住主要环节,收到了见微知著的效果,人物的识见和气节仍光彩逼人。

4、思考:试归纳总结本文主题思想 讨论后明确:

本文记叙了段太尉一些优秀事迹,并没有抒情、议论,只是具体描写了段秀实的沉着、机智、不畏强暴、爱护人民这些优秀品质;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安史之乱”后那些拥兵自重的新军阀对人民的残酷压迫,体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状况的忧虑,以及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5、作业:《优化设计》除课外文言阅读外全做。

第四课时 教学要点:

1、总结归纳本文的人物性格和写作技法;

2、讲解讨论《优化设计》上的作业。

一、人物性格分析

研讨:课文写了段太尉的几件逸事?各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 明确:

1.诛杀暴卒 刚正沉勇 2.代民偿租 仁慈宽厚 3.拒收贿赂 清廉正直

二、写作技巧分析

1.文中写焦令谌如此骄横,其作用是什么?

讨论后明确:反衬,从而表现作者褒贬分明、爱憎强烈的感情。 2.本文在写作技巧上有哪些值得借鉴的? 讨论后明确:

《段太尉逸事状》的写作特点大抵可分为三点:一是精心选材,每一件事都突出表现主人公思想性格的一个方面;二是用个性化的语言行动塑造人物形象,描写生动形象,而不作议论;三是使用倒叙手法,有利于主题突出,文章结构巧妙。

首先是精心选材,全文写了段秀实三件事,每一件事都表现他的思想性格的一个侧面。第一件逸事是“勇服郭?”,详细记述了段秀实自荐平乱,只身前往军营,面对全身披挂、张牙舞爪的乱军,慷慨陈辞,抓住要害说服郭?,又主动留宿营房,以凛然正气震摄乱军,每一步骤都突出了他的“勇敢”。第二件事是“仁愧焦令谌”,表现了段秀实仁义爱民的思想品德,第三件事“节显治事堂”,他对朱?的拉拢行贿早有提防,他“戒其族:‘过岐,朱?幸[作万一讲]致货币,慎勿纳。’”朱?果真送来三百匹大绫,他的女婿实在推托不掉,不得以收下。段秀实事后才知道此事,一面指责他的女婿,一面命令将大绫放在治事堂的房梁上,坚决不许把大绫放在家中。这件事表现了段秀实很有政治远见,颂扬了他的清政廉洁。三件事,各有不同的侧重点,把三件事联系到一起,可以完整地钩勒出段秀实的思想品德:见义勇为、仁义爱民、廉洁清正。 柳宗元在本文中未发一句评论,而是用富有个性化的言语行为来表现段秀实的思想性格。如第一件事,郭?部下十七人依仗郭氏父子势力,到集市抢酒闹事,段秀实将这十七人“断头注槊上,植市门外”,显示了他平定乱军、安抚民心的决心和魄力。乱军“一营皆噪,尽甲”,为了化解矛盾,消除**隐患,明示道理,段秀实决定只身独往军营,文章是这样描写行为言语的:“解配刀,选老嬖者一人持马,至?门下。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曰:‘杀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头来矣!’”并且乘机开导官兵们:难道郭氏父子对不起你们吗,“奈何欲以乱败郭氏?”段秀实勇闯军营,仅仅几句话就点明了问题的要害,致使郭?及其部下不得不垂首俯教。读到此,不能不为柳宗元善于用个性化的言行刻画人物形象的艺术手法所折服。叙述“仁愧焦令谌”一事时也是以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思想性格。段秀实对无故挨打的农民倾注了自己的仁爱,文中描写道:“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即自取水洗去(农民身上的)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寥寥几笔,一个正直、仁义而又满腔义愤、无处说理的君子形象跃然纸上。

文章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采用了倒叙的方法,学员在阅读时一定早就发现了。本文写了段秀实三件逸事,如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安排结构,那么“仁愧焦令谌”一事在先,“勇服郭?”在后,但作者叙事时有意将先后顺序颠倒,作者在最后一段点出自己的良苦用心,是为了反驳当时一些别有用心的对段秀实的污蔑。这些人编造“武人一时奋不虑死,以取名天下”的流言贬低段秀实宁死不附叛贼的英壮行为,而为了突出强调段秀实临死不屈的行为绝非一时冲动,而是“遇不可,必达其志,决非偶然”。另外将精彩事例先行叙述,也能更吸引读者。

三、讨论讲解《优化设计》作业 教学后记:

第四篇:《段太尉逸事状》教学设计要点

《段太尉逸事状》教学设计 中新中学 杨焕容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识记柳宗元及“状”文体的有关常识,掌握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特殊用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

掌握本文选择典型事例塑造人物形象以及运用对比、反衬手法刻画人物性格的艺术手法。体会、学习本文寓褒贬于叙事、不着议论、冷静从容、严谨沉稳的写实手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段秀实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爱憎分明、敢于伸张正义的情操。

[教学重点]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落实“白、辞、适、以、卒、则”等词语的多种义项。体会、学习本文褒贬自现的叙事手法。

[教学难点]理清人物关系,分析段太尉刚勇仁义、外柔内刚、勇毅见于平易的性格特征;培养学生爱憎分明、敢于伸张正义的情操。 [教学时数]3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以提问“唐宋八大家”进入作者介绍,提及本单元有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

二、学习目标

多媒体屏幕显示:学习目标 了解柳宗元以及本文相关背景。

在理解全文的基础上归纳本文相关的古文知识。 理解作者对太尉品质的赞美,体会作者的写作技法。

三、作者简介学生齐读,并增补课本注释上的内容。 多媒体屏幕显示:

柳宗元(公元773—819年),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字子厚,河东解(今山西运城解州人),世称“柳河东”又称“柳柳州”。“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和韩愈共同发起对我国散文发展影响深远的“古文运动”。

四、题解学生齐读书本注释,并按照教师在屏幕显示的内容增补。

1、多媒体屏幕显示:

段太尉:太尉,官职名。其人叫段秀实。 逸事状:“状”,又称“行状”,是旧时详记死者世系、名实、爵里、行治、寿年等的一种文体。“逸事状”是“行状”的变体,只记录人物逸事(即正史未载之事)。

2、教师讲述柳宗元写此逸事状的背景以及太尉生平。

1 多媒体屏幕显示:

文史背景:段太尉,名秀实,字成公。官至司农卿。唐德宗建中四年,发生叛乱,叛军拥戴节度使朱泚为帝,当时段在朝廷,怒斥朱泚,并以朝笏击其面额,被害,追赠太尉。

五、检查预习提问学生本文讲了太尉的几件逸事,并引导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以后,多媒体屏幕显示教师归纳的标题:

1、斩乱兵,孤身入营,勇服郭军。(1-4自然段)

2、爱民如子,卖马偿租,仁愧焦令谌。(

5、6自然段)

3、拒纳朱泚大绫,节显治事堂。(7自然段)

4、出入戍守之地,备得太尉遗事,叙述作状因由。(8自然段)

六、课文分析 学习1-4自然段

1、学生分小组研读,一个小组负责一个自然段,先齐读,然后该小组的同学逐一翻译每句话,点出重点字词、此类活用以及特殊句式。 多媒体屏幕显示重点字音:

泾州jīng汾阳王fén蒲pú晞xī邠bīn嗜shì嗛qiè椎chuí釜fǔ鬲lì瓮wèng盎àng恬然tián都虞侯dū槊shuò躄bì谕yù恣zì戢jí晡bū哗huá柝tuò

2、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点评,串讲句意。

3、每一个自然段串讲完字词以后,让学生用一句话概括本段讲述的事情,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为每段拟一个小标题,并板书在黑板上。

4、提问: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记叙文,文章里面的哪些描写体现了主人公什么样的特征。

“以状白府”——为民请命;“不忍人无寇暴死”——爱民如子;“能为公已乱”——足智多谋;“列卒取十七人”——英明果断;“选老躄者一人持马”——胸有成竹,勇者无惧;“杀一老卒,何甲也”——机智,先声夺人;“然则郭氏功名其与存者几何”——痛陈要害,一语中的;“愿留宿门下”——以身试险。

5、归纳总结第一件逸事所表现的太尉的特征。 板书:

一、斩乱兵,孤身入营,勇服郭军。

1、郭家军横暴于市,邠恶人争附之,民不聊生。

2、为民请命,太尉自荐平乱。

3、杀乱兵,郭营大噪,独闯军营,晓以大义。

4、郭军折服,胸怀坦荡,夜宿军营。

第二课时

一、小测复习第一课时所学内容。

二、学习第5-9自然段

1、学生齐读,教师正音。

2、让学生以讲故事的形式复述课文。

3、学生复述以后,教师点评重点字词此类活用以及特殊句式。并在多媒体屏幕显示实词、虚词以及文言句式的归纳。 板书:

二、爱民如子,卖马偿租,仁愧焦令谌。

1、焦令谌巧取豪夺,民不聊生,太尉卖马偿租。

2、尹少荣怒斥焦令谌不敬不仁不耻。

三、拒纳朱泚大绫,节显治事堂。

四、出入戍守之地,备得太尉遗事,叙述作状因由。

第三课时

一、归纳总结第

二、三件逸事的内容,即5-9自然段。并总结每件事所表现出的人物性格特征。

二、介绍韩愈当时的身份,以详细解释及柳宗元作状的因由,是为了驳斥有些人诬陷太尉激于一时义愤反对朱泚的言论,以太尉逸事来表明太尉的高尚节操。

三、总结文章的写作特色

1、多种多样的描写方法

提问:本文是一篇写人记事的行状,也就是一篇记叙文,课文主要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

(生答: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

2、人物个性化的言行 提问:这篇行状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善于刻画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以体现人物的品格特征。哪些描写具体表现了太尉怎样的性格特征?

学生回答,老师点评总结:面对“一营大噪,尽甲”的乱军,文章写段太尉只身前往军营,“解佩刀,选老躄者一人持马,至晞门下。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杀一老卒,何甲也?吾带吾头来矣!’”先用白描手法,几笔就勾勒出一个大智大勇、胸有成竹的段太尉;接着具体描写调侃“甲者”的语言,神态自若、声情兼备,与那些极为紧张的士兵形成强烈的对比。字里行间,我们分明感受到段太尉所独有的一股震慑人心的凛凛正气。 又如,见到含冤挨打的农民,“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一连串的动作描写,仅寥寥数笔,却写得丝丝入扣,一个个性鲜明,正直、仁义满腔义愤却又无处说理的君子形象跃然纸上。

3、“春秋笔法”

柳宗元写这篇文章是为了让段太尉的仁义功德能为史馆所收集,流传于后世,但是在文章中又没有直接赞扬太尉的语句呢? (生答:比较少,除了最后一段有所涉及)

教师归纳,这就是这篇文章一个重要的艺术特色,笔法简要明白,凝炼厚重。 由于文章的写作意图是为史官提供史料,所以使用的也是史传体例,没有多余的言语。对人物的抑扬褒贬,作者不加任何议论评价,而全部都是在叙述的过程中,通过对人物的神情言行的描写表现出来。读者在感受动人的故事的同时,也就为主人公的高风亮节所折服。这种史传笔法,始于孔子撰写《春秋》,故后人称为“春秋笔法”,柳宗元运用得炉火纯青。

4、巧妙铺排、引人入胜 第5自然段的“先是”,是在这以前的意思,文章运用了倒叙的写法,为什么? 因为第一件逸事更能集中体现太尉的品质,而且情节生动、故事性更强,比另外两件逸事更吸引人。

3 总结

教师归纳,本文的写作的第三大特点是精心选材,多角度地表现人物思想性格。 全文精心选取了段太尉的三件逸事,每一件逸事都表现他思想性格的一个侧面。第一件事突出了他凛然正气大智大勇;第二件事表现了他仁义爱民,第三件事表现了他的政治远见、清正廉洁。三件事联系到一起,就完整地勾勒出段太尉的可敬形象。

板书

写作特征:

1、善于运用多种描写手法,刻画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以体现人物的品格特征。

2、笔法简要明白,凝炼厚重,寓抑扬褒贬于叙事中。

3、精心选材,注重铺排,多角度地表现人物思想性格。

第五篇:段太尉

《段太尉逸事状》教案

(一)

一、教学目标:

1.识记柳宗元及“状”文体的有关常识,掌握重点词语的意义和特殊用法。

2.掌握本文选择典型事例塑造人物形象以及运用对比、反衬手法刻画人物性格的艺术手法。

二、教学重难点:

1.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落实“辞、以”等词语的多种义项。

2..理清人物关系,分析段太尉刚勇仁义、外柔内刚、勇毅见于平易的性格特征; 3.培养学生爱憎分明、敢于伸张正义的情操。

三、教学方法建议 诵读

质疑

探究

四、教学流程与教学方法设计

(一)导入

1.作者:柳宗元:唐著名文学家,字子厚,河东(山西)人,世称柳河东。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贬为永州司马,又迁柳州刺史,世称柳柳州。与韩愈共同倡导古文运动,并称“韩柳”。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如韩愈一样写了许多书、序,同时又努力发展了人物传记、山水记、寓言文等文学性很强的散文文体,创作出不少散文史上的名篇:传记文有《童区寄传》、《捕蛇者说》、《段太尉逸事状》山水游记:《永州八记》(《小石潭记》)寓言散文:《三戒》《黔之驴》《永某氏之鼠〉。著有《柳河东集》。

2.写作背景:写于唐宪宗元和九年(814)柳宗元贬居永州时,是作者给当时在史馆任职的韩愈修史时做参考的。唐德宗建中四年(783),朱泚作乱称帝,段秀实斥为狂贼,以朝笏击朱面额,被害,追赠太尉。到了贞元、元和年间,柳宗元有感于“今之称太尉大节者,出入以为武人一时奋不虑死,以取名天下,不知太尉所立如是”,于是元和九年(814)在永州贬所写了此文,来辩驳人们对段太尉的曲解,同时送给正在当使馆修撰的友人韩愈,以供修史时做参考。

3.解题:段太尉:太尉,官职名。其人叫段秀实,字成公。官至司农卿。唐德宗建中四年,发生叛乱,叛军拥戴节度使朱泚为帝,当时段在朝廷,怒斥朱泚,并以朝笏击其面额,被害,追赠太尉。 逸事状:“状”,又称“行状”,是旧时详记死者世系、名实、爵里、行治、寿年等的一种文体。 人死后,写在“墓志铭”或“传”之前,先有一篇总述死者生平事迹的材料,以供给编写死者传记或墓志铭时参考。“逸事状”专录人物逸事,是状的一种变体,只记录人物逸事(即正史未载之事,“逸事状”即是“被遗漏的资料”)。

(二)初读感知课文

1.听范读,校正读音,整体感知

邠州

姁姁

勇服郭军。(突出段秀实不畏强暴的性格。)(1-4自然段) 仁愧焦令谌。(展现其性格中仁信爱民的一面。)(5-7自然段) 节显治事堂。(突出表现人物廉洁正直的品质。)(8自然段) 叙述作状因由。(交待写作时间、原因和材料来源,以证实逸事状内容之不谬。) (9/10自然段)

师明确:此文取材于真人真事,作者通过三件逸事,塑造了一个不畏强暴,关心人民,临财而不苟取的封建时代正直官吏的形象,同时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丑恶现象也有所揭露,具有一定的认识意义和史料价值。

(三)具体研习1-4自然段

学生分小组研读,一个小组负责一个自然段,先齐读,然后该小组的同学逐一翻译每句话,点出重点字词、词类活用以及特殊句式。 1.通假字

不嗛,辄奋击。

嗛(qiè),通“慊”,满足,快意。 椎釜鬲瓮盎盈道上。 椎,通“槌”,打,砸。 2.词类活用

以刃刺酒翁、坏酿器。

坏:使动用法,使„„坏。

晞一营大噪,尽甲。

甲:名词作动词,穿上铠甲。

3.古今异义

纵士卒无赖。

古义:指横暴。

今义:游手好闲、品行不端的人。 率以货窜名军伍中。

古义:钱财和货物。今义:指货物。

折人手足。

古义:指手和脚。

今义:比喻弟兄,或指举动、动作。

天子以生人付公理。 古义:①“生民”,避太宗之讳,指老百姓。 ②单音词连用。 今义:①陌生人。

②指社会上多数人公认的正确道理。

请假设草具。

古义:假,借用。设,置,安排。 今义:姑且认定。 4.特殊句式

请辞于军。

欲谁归罪。

邠人偷嗜暴恶者。

5.检测翻译句子:

王子晞为尚书,其领行营节度使,寓军于邠州,其纵士卒无赖。 以之如司农治事堂,栖之于梁木上。 段公,仁信大人也。

四、小组讨论归纳总结第一件逸事所表现的太尉的特征。 小结:这就充分体现了段秀实外柔内刚,刚勇无畏的个性。

五、问题解决情况检测

无伤也,请辞于军。

致辞。

孝德使数十人从太尉,太尉尽辞去。

辞却。

太尉判状,辞甚巽。

言辞。 以

汾阳王以副元帅居蒲。

介词,凭。

白孝德以王故,戚不敢言。 介词,因。 天子以生人付公理。

介词,把。 又以刃刺酒翁。

介词,用。

六、教学反思:

段太尉逸事状》教案

(二)

一、教学目标:

1. 学习5-10节,掌握重点词语“市、恨、固”的意义和特殊用法。

2.掌握选择典型事例塑造人物形象以及运用对比、反衬手法刻画人物性格的艺术手法。

二、教学重难点:

1.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落实“市、恨、固”等词语的多种义项。

1.理清人物关系,分析段太尉刚勇仁义、外柔内刚、勇毅见于平易的性格特征; 2.培养学生爱憎分明、敢于伸张正义的情操。

三、教学方法及建议 诵读

质疑

探究

四、教学流程及方法设计

(一)学习5-8自然段 1.学生诵读课文5-8段,对照注解,自己初步疏通课文;注意重点词语和句子的特殊用法。 通假字

太尉判状,辞甚巽。

巽,通“逊”,谦恭。 出入岐周邠斄间。

斄,通“邰”,今陕西武功。 词类活用

乃我困汝。

困:使动用法,使„„处于困境险地。 遇不可,必达其志。

达:使动用法,使„„表达出来。

裂裳衣疮。

衣:名词作动词,用衣裳缠裹。 古今异义

段公,仁信大人也。

古义:指长者。

今义:指成年人,区别于“小孩儿”。

一夕自恨死。

古义:羞愧。

今义:指怨恨。

朱泚幸致货币。

古义:指财物

今义:指钱。

(二)文本探讨

1.这几段反映了段太尉什么性格特点?

答:仁慈宽厚、爱民如子。清正廉洁,反对藩镇跋扈,不同流合污。

2.文中作者采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来描写这一性格特征?分别写出采用这些描写方法的词语。

答:通过“自取水洗去血,裂伤衣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着,然后食。取骑马卖,市谷代偿,使勿知”等细节,叙写他同情、救助、安抚一个无力交租而惨遭毒打的农民。这种同情人民反对豪强的正义精神,在当时社会是难能可贵的。

3.文中有关焦令谌和尹少荣的描写对塑造主人公段秀实的形象有何好处?

答:最后作者写怀西寓军帅尹少荣怒斥焦令谌的不敬、不耻、不亏,从侧面烘托了段秀实仁厚慈惠的爱民之心。 3.分析段太尉所说的三句话

明确:这三句话说明,段太尉对朱泚的为人品格十分了解,早就预料他会笼络自己另有所图,所以事先吩咐家人“慎勿纳”;知道女婿最终还是收了朱泚的礼物,不禁勃然大怒;但他毕竟有清醒的政治头脑,并没有将大绫退还朱泚,跟朱泚闹翻,而是封存在治事堂梁

上,以便相机而动。这三句话体现了段太尉不但清正廉洁,而且富有政治智慧。

(三)学习8-9自然段 知识点积累:

幸---幸或、可能

固-----坚决

如----送到

师总结:

第四段交代写作本文的时间、原因及材料的来源,以说明逸事状内容之不谬。在完成了对段秀实逸事的记叙之后,作者特意附加了最后两段,你是如何理解作者的写作动机的?这一段有什么作用?

五、问题检测:

《左忠毅公逸事》试题

先君子尝言,乡先辈左忠毅公社学京畿,一日风雨严寒,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庑下 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护。叩之寺僧,则史公可法也。及试, 吏呼名至史公,公瞿然注视;呈卷,即面署第一。召入使拜夫人,曰:“吾诸儿碌碌,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及左公下厂狱,史朝夕狱门外。逆阉防伺甚严,虽家仆不得近。久之,闻左公被炮烙,旦夕且死,持五十金,涕泣谋于禁卒,卒感焉。一日,使史更敝衣,草屦背筐,手长镵,为除不洁者,引入。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史前跪抱公膝而呜咽。公辨其声,而目不可开,乃奋臂以指拨眦,目光如炬,怒曰:“庸奴!此何地也,而汝来前!国家之事,糜烂至此,老夫已矣,汝复轻身而昧大义,天下事谁可支拄者?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因摸地上刑械, 作投击势。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后常流涕述其事以语人,曰:“吾师肺肝,皆铁石所铸造也。”(节选自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数骑出

从:使„„跟随

B.一日使史更敝衣

更:更换

C.微指左公处

微:稍微

D.史噤不敢发声

噤:闭口不作声 2.下列句子中全都直接表现左忠毅公爱才、惜才的一项是() ①即解貂覆生,为掩护

②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 ③不速去,无俟奸人构陷,吾今即扑杀汝

④因摸地上刑械,作投击势

⑤史噤不敢发声,趋而出 A.①②⑤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⑤ 1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风雪严寒”、“微行”反映出左忠毅公注意了解民情,又不愿惊动当地官民的为官作 风和四处奔波寻觅人才的急切心情。 B.“他日继吾志事,惟此生耳”,说明左忠毅公已把史可法视作自己事业的继承人。“吾 诸儿碌碌”的说法表现了左光斗任人唯贤的磊落襟怀。

C. “席地倚墙而坐,面额焦烂不可辨,左膝以下,筋骨尽脱矣。”这几句肖像描写反映 出阉党对忠良之士用刑残酷,迫害至深。

D.左忠毅公在狱中怒逐史可法,主要是因为他担心这会给魏忠贤等人罗织罪名加害史 可法以可趁之机,而自己的仇恨以后没人来报。

六、教学反思:

10 C“微”应解释为“暗暗地” 11 . B (②写史可法苦读,⑤写史可法受恩师斥责,悟到老师的良苦用心,忍痛离开)

12 . D (左光斗怒逐史可法主要是为国事着想而不是一己之私仇)

先父曾经说,同乡前辈左忠毅公在京都附近任学政。一天,刮风下雪特别寒冷,左 公带着几个骑马的随从外出,微服私访到一座古庙。在 [1] 厢房里见一个书生趴在桌子上

睡着了,文章刚写成草稿。左公看完了,就脱下貂皮外衣盖在书生身上,替他关好门。 左公向庙里的和尚问这个书生,原来就是史可法。等到考试,吏官叫到史可法的名字, 左公惊奇地注视着他,他呈上试卷,就当面签署他是第一名。又召他到内室,让他拜见 了左夫人, 并对夫人说:

“我们的几个孩子都平庸无能, 将来继承我的志向和事业的只有 这个书生罢了。 ”

等到左公被送进东厂监狱,史可法早晚守在监狱的大门外边。可恶的太监防备看管 的很严。即使左家的佣人也不能靠近。过了好久,听说左公受到炮烙酷刑,不久将要死 了,史可法拿出五十两银子,哭泣着跟看守商量,看守被感动了。一天,看守让史可法 换上破旧衣服,穿上草鞋,背着筐,用手拿着长铲,装做打扫粪便的人,看守把史可法 引进牢房。暗暗地指点左公待的地方,左公却靠着墙坐在地上,脸和额头烫焦溃烂不能 辨认,左边膝盖往下,筋骨全部脱落了。史可法走上前去跪下,抱着左公膝盖就哭泣起 来。左公听出是史可法的声音,可是眼睛睁不开,于是奋力举起胳臂用手指拨开眼眶, 目光像火炬一样明亮,恼怒地说:

“没用的奴才!这是什么地方?可你来到我这里!国家

的事情,败坏到了不可收拾的地步,我已经完了,你又轻视自己不明大义,天下事谁能 支持呢?还不赶快离开,

不要等到坏人编造罪名来陷害你, 我现在就打死你! ”于是摸索

地上刑具,做出投打的样子。史可法闭口不敢出声,小步紧走地出来。后来史可法常常 流着泪讲述这件事,告诉别人说:

“我的老师的肝肺、都是铁石所铸造出来的。

崇祯末年,张献忠在蕲春、黄冈、潜山、桐城一带活动。史可法凭借凤阳、庐州道 员的身份奉命防守御敌。每次有警报,就几个月不上床睡觉,他让士兵轮番休息,可是 自己在帐篷外边坐着。挑选了强健的士卒十人,命令二人蹲坐着用背靠着他,过了一更 鼓就轮流替换一次。每到寒冷的夜晚站立起来,抖动自己的衣裳,铠甲上的冰霜散落下 来,像金属响亮的声音。有人劝他稍微休息一下,他说: “我对上怕辜负朝廷,对下怕愧 对我的老师呀!

史可法指挥军队,往来于桐城。一定亲自拜访左公府第向太公、太母请安,并到厅 堂上拜见左夫人。

我本家的老前辈涂山,是左公的女婿,他和先父很要好,说左公在监狱里对史可法 讲的话,是亲耳从史可法那里听到的。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总结写作技法 教学内容与步骤:

一、思考讨论:本文在写作技巧上有哪些值得借鉴的? 讨论后明确:

《段太尉逸事状》的写作特点大抵可分为三点:一是精心选材,每一件事都突出表现主人公思想性格的一个方面;二是用个性化的语言行动塑造人物形象,描写生动形象,而不作议论;三是使用倒叙手法,有利于主题突出,文章结构巧妙。

(一)精心选材,每一件事都突出表现主人公思想性格的一个方面

明确:首先是精心选材,全文写了段秀实三件事,每一件事都表现他的思想性格的一个侧面。第一件逸事是“勇服郭晞”,详细记述了段秀实自荐平乱,只身前往军营,面对全身披挂、张牙舞爪的乱军,慷慨陈辞,抓住要害说服郭?,又主动留宿营房,以凛然正气震摄乱军,每一步骤都突出了他的“勇敢”。第二件事是“仁愧焦令谌”,表现了段秀实仁义爱民的思想品德,第三件事“节显治事堂”,他对朱泚的拉拢行贿早有提防,他“戒其族:‘过岐,朱泚幸[作万一讲]致货币,慎勿纳。’”朱泚果真送来三百匹大绫,他的女婿实在推托不掉,不得以收下。段秀实事后才知道此事,一面指责他的女婿,一面命令将大绫放在治事堂的房梁上,坚决不许把大绫放在家中。这件事表现了段秀实很有政治远见,颂扬了他的清政廉洁。三件事,各有不同的侧重点,把三件事联系到一起,可以完整地勾勒出段秀实的思想品德:见义勇为、仁义爱民、廉洁清正。

(二)用个性化的语言行动塑造人物形象,描写生动形象,而不作议论;

提问:这篇行状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是善于刻画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行动以体现人物的品格特征。哪些描写具体表现了太尉怎样的性格特征?

学生回答,老师点评总结:

面对“一营大噪,尽甲”的乱军,文章写段太尉只身前往军营,“解佩刀,选老躄者一人持马,至晞门下。甲者出,太尉笑且入:‘杀一老卒,何甲也?吾带吾头来矣!’”先用白描手法,几笔就勾勒出一个大智大勇、胸有成竹的段太尉;接着具体描写调侃“甲者”的

语言,神态自若、声情兼备,与那些极为紧张的士兵形成强烈的对比。字里行间,我们分明感受到段太尉所独有的一股震慑人心的凛凛正气。又如,见到含冤挨打的农民,“太尉大泣曰:‘乃我困汝!’即自取水洗去血,裂裳衣疮,手注善药,旦夕自哺农者,然后食。”一连串的动作描写,仅寥寥数笔,却写得丝丝入扣,一个个性鲜明,正直、仁义满腔义愤却又无处说理的君子形象跃然纸上。

本文的另一显著特色是,全文不着一句议论,寓情于事,以形传神,繁简得当。作者在行文中不感情用事,完全让事实和形象说话,他精心选取了段秀实生活中的三则逸事,繁简得当,用富有个性化的言语行为来表现段秀实的思想性格。

(三)是使用倒叙手法,有利于主题突出,文章结构巧妙

学生讨论后明确:

文章根据表现主题的需要,采用了倒叙的方法,学员在阅读时一定早就发现了。本文写了段秀实三件逸事,如按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安排结构,那么“仁愧焦令谌”一事在先,“勇服郭晞”在后,但作者叙事时有意将先后顺序颠倒,作者在最后一段点出自己的良苦用心,是为了反驳当时一些别有用心的对段秀实的污蔑。这些人编造“武人一时奋不虑死,以取名天下”的流言贬低段秀实宁死不附叛贼的英壮行为,而为了突出强调段秀实临死不屈的行为绝非一时冲动,而是“遇不可,必达其志,决非偶然”。另外将精彩事例先行叙述,也能更吸引读者。

二、作业:完成课后练习

三、板书

写法特色:

1、精选事例

2、个性语言

3、倒叙巧妙


文言文翻译小语段

文言文翻译小语段 翻译下列各段文言文中加线的句子: 1.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 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

太宗罢朝文言文翻译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所写的文章。以下是太宗罢朝的文言文翻译,一起来了解吧。太宗罢朝文言文翻译原文太宗曾罢朝,怒曰:“会杀此田舍汉!”文德后问:“谁触忤陛下?”帝......

太宗试贿文言文翻译

导语: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组成的文章。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太宗试贿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上患吏多受赇,密使左右试赂之.有司门令史受绢一匹,上欲杀之,民部......

太尉镇中心学校

V尉镇中心学校 关于做好手足口病迎检工作的紧急通知 全镇各小学、各幼儿园: 接县教体局紧急通知,漯河市教育局将于4月20日---4月24日(下周周一-----周五)到舞阳县各乡镇检查督......

文言文小段翻译(二)及答案

翻译下列各段文言文(二) 1.韩信曰:“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向利背义乎?” 韩......

太宗初即位文言文及翻译

太宗初即位文言文主要描写君王处理政事,贵在客观公正。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太宗初即位文言文及翻译,欢迎阅读。原文太宗初即位,中书令房玄龄奏言:“秦府旧左右未得官者,并怨前宫......

·文言文的翻译

文 章 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公文·文言文的翻译文言文翻译是一种性练习,它既能考查文言文基础知识的运用,又能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文言文......

文言文文段翻译练习(共5篇)

【原文】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至南郑,诸将道亡者数十人,信度何等已数言上,上不我用,即亡。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上曰:“丞相何亡。”上大怒,如失左右手。居一二日,何来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