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飞外

简介:飞外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飞外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实事求是的科学含义》。
)。同时,列宁还不但首先主张将民主集中制原则载入他所领导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的党章条文之中,而且后来又把这一原则进一步推广到了共产国际各国党的建设中去,明确要求:“加入共产国际的党,应该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起来的。”(见列宁选集)。这样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共同努力,就使由民主和集中相结合或相统一而形成的民主集中制原则实际成为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所有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的无产阶级政党的一个根本的组织原则和组织制度。

3、把民主和集中相结合或相统一作为民主集中制的本质特征和核心内容,并将其作为我们党内和国家生活中的一个根本组织原则,是中国共产党三代中央领导人一贯坚持的一个基本思想和观点。

以毛泽东、刘少奇、邓小平和江泽民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不仅进一步阐明了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和集中相统一的基本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关于民主集中制的理论,而且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揭示和阐明了民主集中制中民主和集中二者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从而使民主和集中之间进一步实现了有机结合和有机统一,使民主集中制更好地成为我们党和国家的一个根本组织制度和组织原则。毛泽东同志最早明确提出了民主集中制中的民主和集中是一对矛盾,是对立的统一,并把这个理论观点作了系统地阐发。早在1937年10月和英国记者贝特兰的谈话中他就指出:“政府的组织形式是民主集中制,它是民主的,又是集中的,将民主和集中这两个似乎相冲突的东西,在一定形式上统一起来。”1957年2月他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对此观点作了最突出的发挥,指出:“在人民内部,民主是对集中而言、自由是对纪律而言。这些都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矛盾着的侧面。它们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我们不应当片面地强调某一个侧面而否定另一个侧面。在人民内部,不可以没有自由,也不可以没有纪律;不可以没有民主,也不可以没有集中。这种民主和集中的统一,自由和纪律的统一,就是我们的民主集中制。”刘少奇首先从党组织内部的本质联系的组织规律的角度,在1945年5月所写的《论党》中,进一步分析了民主集中制所反映的党内组织关系的方方面面。指出:“党内民主集中制,它是民主的,又是集中的。它反映党的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反映党的上级组织与下级组织的关系,反映党员个人与党的整体的关系,反映党的中央、党的各级组织与党员群众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阐明了用来正确处理这种关系的有效工具,只能是反映党内组织规律的民主集中制。邓小平也一直强调要坚持民主和集中的相互结合以及它们二者的辩证统一。他曾明确指出:“我们党的组织原则是高度的民主和高度的集中相结合,把列宁提出的民主集中制原则精神发挥了。”《见邓小平文选》(1938—1965年)。他还在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需要集中统一的领导,但是也必须有充分的民主。当前这个时期特别需要强调民主,因为在过去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民主集中制没有真正实行,离开民主讲集中,民主太少。”以后,他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中对他的上述思想又作了更精辟的表述。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之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人,对民主集中制中的民主和集中的基本内涵,进一步作了阐述和概括,并重申了实行民主集中制所应达到的目标,是为了造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从上述党的三

代领导人的论述可以看出,我们党在坚持和运用民主集中制的长期实践过程中,明确提出了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和集中的结合或统一的观点,突出强调了民主和集中的辩证关系。这充分说明我们党在坚持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民主集中制原则思想的同时,已经把这一原则大大地发挥和发展了。这种发挥和发展正是突出强调了民主和集中二者之间的辩证统一。

4、把民主和集中相结合或相统一作为民主集中制的本质特征和核心内容,是对我们党通过历届党章条文形式对民主集中制概念科学含义所作规定精神的一种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并在此基础上适应新的时代发展而作出的一个合乎逻辑规律的新的理论概括和科学判断。

在我们党的历史上,通过党章条文形式对民主集中制的含义已经作出过多次不同形式的概括。如:在1945年6月党的七大党章中,使用了:“民主集中制,即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领导下的民主”的具体表述形式。1956年党的八大党章中正式概括为:“民主集中制就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1982年党的十二大党章中使用了“民主集中制是在高度民主的基础上实行高度的集中”的提法。1992年党的十四大党章中具体表述为:“民主集中制是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我认为,我们党对民主集中制含义的上述几种正式概括,虽然使用了不同的具体表述方式,但它们所体现出的基本精神却是完全一致的,即它们都能科学地揭示出了民主集中制的本质特征以及民主和集中相结合的辩证统一关系的特点和内容。因而,这些概括都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概括,对它们都应充分加以肯定。但是从一定意义上说,这几次对民主集中制含义的正式概括,虽然都能科学地揭示出民主集中制的本质特征以及民主与集中之间的关系特点。但是,在这几次正式文字表述的具体措词上还仍然存在着缺乏简洁和明确的缺陷和不足。因而在人们遇到具体问题需要运用民主集中制来解决的时候,往往容易由于各自所处实际地位和角度的不同,使人们对民主集中制这个概念含义的理解和认识,因人而异,产生分歧,形成诸多误解和偏颇。如:作为民主主体方面而言,他们认为,所谓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其中主要强调的是民主,所谓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其中也主要强调的是民主,所以,民主集中制的实质就是一种民主制。因而一旦遇到具体问题需要决策和处理就理应由民主主体来作出决定。而作为集中主体方面而言,他们认为,所谓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其中主要强调的是集中。所谓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其中主要强调的也是集中,所以,民主集中制的实质就是一种集中制。因而一旦遇到具体问题需要决策和处理就理应由集中主体来作出决断。由于处在不同实际地位和角度的人们对民主集中制含义的理解各有所不同,因而在实际运用过程中也就难会会出现在民主和集中之间左右摇摆,也就难免会造成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总是或者由于过多强调集中而往往容易导致过度集中制,或者由于过多强调民主而往往容易导致极端民主制的错误倾向。因此,为了从根本上避免和有效解决人们在实际理解和运用民主集中制中所现实存在着的上述弊端和问题,同时使人们能够正确处理民主和集中二者之间的关系,正确运用民主集中制原则,就必须首先要对民主集中制现有定义中所蕴含着的科学含义进一步加深理解和科学概括。只有通过进一步加深理解和科学概括,通过将民主集中制这种组织制度直接认作是民主和集中相结合或相统一的制度。才能有利于使人们清晰地认识到民主和集中、民主主体和集中主体、民主权利和集中权力二者各自所应具有的完全平等的实际地位,正确认识和处理二者之间的平等结合关系,从而确保使他们二者真正构成一个有机结合的统一体。所以,这种对我们党通过历次党章条文形式对民主集中制科学含义所作规定精神进行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的基础上而形成的一种合乎逻辑规律的新的理论概括和科学判断,不仅不会影响人们对民主集中制概念科学含义的理解,而且有利于使人们对作为我们党和国家根本组织制度的民主集中制的含义的认识更加科学,更加清晰和明确,有利于使民主集中制这种组织原则在党和国家生活中得到更加正确的贯彻执行,使其充分发挥出所应有的作用,充分体现出其应有的特点和优势,更好地适应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所面临的新的形势和任务的需要。

二、民主集中制应该包括哪些具体实现形式

民主集中制是民主和集中相结合或相统一的制度。民主和集中相结合或相统一,实质上就是民主主体和集中主体、民主权利和集中权力即领导者权力相结合或相统一。所以,民主集中制的具体实现形式,必然要具体体现为民主主体和集中主体、民主权利和集中权力二者之间的具体结合方式和结合形式。由于民主主体和集中主体、民主权利和集中权力二者之间结合方式和结合形式的不同,因而民主集中制在其具体实现形式上,就应该包括和具体体现为以下三种不同性质特点的基本类型。

1、民主制

这里所说的民主制,是指在党内和国家生活中对所遇到的一些事务和关系需要作出具体决策和处理时,能够用来确保使民主主体方面所应有的民主权利得到切实维护保障和充分实现,因而能够在党内和国家生活中使民主主体的意志、智慧,要求以及他们自身所应有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都能得到自由地充分发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政治生活局面的那样一种组织形式、决策形式和处理关系的形式。由于民主主体和集中主体、民主权利和集中权力二者具体结合方式的不同,民主制在其实现形式上,又应该包括两种性质相同而结合方式有所不同的具体实现形式。一是完全的民主制。即在具体决策党内生活和国家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事务和具体处理一些关系时,只由民主主体单方面对某项事务的决策和处理过程产生作用,因而只能使民主主体方面所应有的民主权利得到切实维护保障和充分实现,而集中主体在其中不产生任何实际作用,因而使集中主体方面所应有的集中权力即领导者权力不能直接得到切实维护保障和充分体现的那样一种组织形式、决策形式和处理形式。二是集中的民主制。即是在具体决策党内生活和国家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事务和具体处理一些关系时,虽然是由民主主体和集中主体两个方面都对决策和处理过程共同产生作用,但又只是由民主主体在其中实际产生主要作用,因而使民主主体方面所应有的民主权利能够得到切实保障和充分体现,而同时只由集中主体在其中实际产生次要作用,因而使集中主体所应有的集中权力即领导者权力不能直接得到切实保障和充分体现的那样一种组织形式、决策形式和处理形式。例如:在对基层单位党委领导成员(包括农村党支部成员)的产生过程中,如果只是由民主主体单方面参与决定,或者虽然从形式上采取了民主主体和集中主体相结合方式,但集中主体方面在对正式侯选人和正式当选人的具体人员名单确定上并不能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实际作用,因而使集中主体所应有的集中领导权力不能直接得到切实维护保障和充分体现的那样一种实际具有民主制性质的组织形式,就是完全的民主制或者是集中的民主制。

2、集中制。

这里所说的集中制,是指在党内生活和国家生活中对所遇到的一些事务和关系需要作出具体决策和处理时,能够用来使集中主体方面所应有的集中权力即领导者权力得到切实保障和充分体现,因而能够在党内和国家生活中使集中主体的领导作用和组织权威以及他们自身的意志、要求及其应有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都能得到充分发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种纪律严明和意志统

一、组织统一和行动统一的政治生活局面的那样一种组织形式、决策形式和处理形式。由于民主主体和集中主体、民主权利和集中权力二者结合方式的不同,集中制在其实现形式上,又应该包括两种性质相同但结合方式不同的具体形式。一是完全的集中制。即在具体决策党内生活和国家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事务和具体处理一些关系时,只由集中主体单方面对某项事务的决策和处理过程产生作用,因而只能使集中主体方面所应有的集中权力即领导者权力得到切实维护保障和充分体现,而民主主体方面在其中不产生任何实际作用,因而使民主主体方面所应有的民主权利不能直接得到切实维护保障和充分体现的那样

一种组织形式、决策形式和处理形式。二是民主的集中制。即是在具体决策党内生活和国家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事务和具体处理一些关系时,虽然是由集中主体和民主主体两个方面都对决策和处理过程共同产生作用,但又只是由集中主体在其中实际产生主要作用,因而使集中主体方面所应有的集中权力即领导者权力能够得到切实维护保障和充分体现,而同时只是由民主主体在其中实际产生次要作用,因而使民主主体方面所应有的民主权利不能直接得到切实维护保障和充分体现的那样一种组织形式、决策形式和处理形式。例如:在对基层单位党委领导成员(包括农村党支部成员)的产生过程中,如果只由集中主体单方面参与决定,或者虽然从形式上采取了集中主体和民主主体相结合的方式,但民主主体在对正式候选人和正式当选人的具体人员名单确定上并不能发挥出其应有的实际作用,因而使民主主体所应有的民主权利不能直接得到切实维护保障和充分体现的那样一种实际具有着集中制性质的组织形式,就是完全的集中制或者是民主的集中制。

3、民主集中制。

这里所说的民主集中制,是指在党内生活和国家生活中对所遇到的一些事务和关系需要作出具体决策和处理时,既能使民主主体方面所应有的民主权利得到切实维护保障和充分实现,同时又能使集中主体方面所应有的集中权力即领导者权力得到切实维护保障和充分实现,从而使他们二者所应有的权利或权力都能得到切实保障和充分实现,并在此基础上确保形成一种既有集中,又有民主,既有纪律,又有自由,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的良好政治生活局面的那样一种比较理想的组织形式、决策形式和处理形式。由于民主主体和集中主体二者具体结合方式的不同,民主集中制在其实现形式上,也应该包括两种性质相同但结合程序不同的具体形式。一是先民主后集中形式。即在具体决策党内生活和国家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事务和具体处理一些关系时,首先由民主主体方面对决策和处理过程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使其正式形成和提供出一种确定的初步意见和方案,因而首先确保使民主主体方面所应有的民主权利直接得到切实保障和充分实现。然后在此基础上,再由集中主体方面对同一决策和处理过程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使其正式形成和提供出一种确定的最终意见和方案,因而确保使集中主体方面所应有的集中权力也能同样直接得到切实保障和充分体现,从而使他们二者所应有的民主权利和集中权力在双方完全或基本平等地位的基础上真正实现了有机结合和有机统一的那样一种组织形式、决策形式、处理形式。二是先集中后民主形式。即在具体决策党内生活和国家生活中所遇到的一些事务和具体处理一些关系时,首先由集中主体方面对某项事务的决策和处理过程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使其正式形成和提供出一种确定的初步意见和方案,因而首先使集中主体方面所应有的集中权力直接得到切实保障和充分实现。然后在此基础上再由民主主体方面对同一决策和处理过程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使其正式形成和提供出一种确定的最终意见和方案,因而使民主主体方面所应有的民主权利也能同时直接得到切实保障和充分实现,从而使他们二者所应有的权利或权力在双方完全或基本平等地位的基础上真正实现了有机结合和有机统一的那样一种组织形式、决策形式和处理形式。例如:在对我国基层单位党委领导成员(包括农村党支部成员)的产生过程中,如果要采取和运用上述那种先民主后集中的民主集中制的方式产生领导成员,那么,在其产生程序和具体操作方式上,就要首先由基层单位内部应该作为民主主体的党员群众或其代表大会,通过所谓“海选”和差额推荐方式,严格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并根据民主选举结果,向应该作为集中主体的上一级党委正式提出差额推荐的适当比率的党委成员的正式候选人名单。然后在此基础上再由作为集中主体的上一级党委在党员群众或其代表大会已经差额推荐和确定出的党委成员正式候选人范围内,经过组织研究方式并根据组织研究结果,正式确定出同时符合组织及领导机关要求因而应该正式当选的基层党委领导成员的具体人选名单。从而确保使民主主体和集中主体所应有的民主权利和集中领导权力都能直接得到切实维护保障和充分体现,进而使民主和集中、民主主体和集中主体、

民主权利和集中权力,党员群众意愿和组织领导意愿二者较好地实现了有机结合和有机地统

一。再就是,在对我国基层单位党委领导成员(包括农村党支部成员)的产生过程中,如果要采取和运用上述那种先集中后民主的民主集中制的方式产生出领导成(华子是什么烟?“华子”来自抖音李会长的街(gai)溜子系列视频,指的是中华香烟。因经典语录:“来根华子,我长年抽这个,抽别的咳嗽”走红网络。)员,那么在其产生程序和具体操作方式上,就要将应该作为民主主体的党员群众或其代表大会与应该作为集中主体的上一级党委二者之间结合的先后顺序相互置换过来,也就是首先由上一级党委通过组织研究和差额推荐方式,并根据研究结果,向基层单位内部的党员群众或其代表大会正式提出差额推荐适当比率的党委领导成员的正式候选人名单。然后再由基层单位内部的党员群众或其代表大会在其上一级党委已经差额推荐和确定出的该基层党委成员正式候选人范围内,经过民主选举并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根据选举结果正式确定出同时符合多数党员群众意愿因而应该正式当选的基层党委领导成员的具体人选名单。从而确保使民主主体和集中主体所应有的权利或权力都能直接得到切实保障和充分体现,进而使民主和集中、民主主体和集中主体、民主权利和集中权力二者较好地实现了有机结合和有机统一。

总之,上述包括民主制、集中制和民主集中制在内的三种基本类型的形式,都是由民主和集中、民主主体和集中主体、民主权利和集中权力二者相互结合而形成的民主集中制的具体实现形式,它们各具特色,分别适用于不同时间、地点和不同条件下的不同领域。通过它们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与统一,从而构成当代中国共产党组织和我们国家政权组织内部民主集中制具体实现形式的一个基本框架结构体系。

主要参考文献

1、《时代的声音——三个代表与党的建设》王长江著,青岛出版社2002年6月版

2、《“四三三二”结构是我国县级领导体制的最佳形式——论县级领导体制的民主化改革》,霍宪森,发表于2004年7月23日中国农村研究网。

3、《论建立中国特色的横向权力监督体制》,霍宪森,发表于2003年12月4日中国人大新闻网。

4、《“四三三三”结构是我国基层单位领导体制的最佳形式》,霍宪森,发表于2003年4月1日中国人大新闻网。

5、《“三二二二”结构是我国基层党组织领导体制的最佳形式》,霍宪森,发表于2003年7月30日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6、《新编党务工作全书》,张蔚萍主编,中国言实出版社1995年10月版。

7、《领导干部民主集中制》,中共中央组织部干部培训中心编,党建读物出版社1993年9月版。

8、《论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高新民、农华西著,广西人民出版社2003年3月版。

第五篇: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和科学体系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和科学体系

中央党校的教学,是由理论基础、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党性修养四个部分组成的。理论基础这一部分,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问题、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邓小平理论基本问题这三个“基本”。

所谓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就是毛泽东思想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遇到和解决的一些最重大的问题。它和毛泽东思想概论不同,概论主要是对毛泽东思想的概括和综合,主要是讲理论。而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是结合历史来讲的,可以说是历史和理论的结合。现在中央党校编写的《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的教材,首先有一个绪论,简要介绍了毛泽东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科学体系及历史地位。然后分为九章,分别论述毛泽东思想的九个方面的基本问题。最后一个结束语,主要讲要继续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下面,我主要讲一下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和科学体系这两个问题。

一、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

对于毛泽东思想,1981年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下了一个新的定义,一共三句话:“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后来十二大在上述第二句 “关于中国革命”几个字的后面加上 “和建设”几个字,变成 “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这句话说明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总结,而且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正确思想。也就是说,应该把毛泽东思想同毛泽东个人的思想相区别,特别是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思想相区别。对于历史决议的这种做法,很多人感到不理解,认为毛泽东思想就应该是毛泽东的全部思想,既包括他的正确思想,也包括他的错误思想,为什么毛泽东的错误思想不包括在毛泽东思想之中呢?直到今天,仍有不少人对这个定义不理解,有的甚至认为这样做有点不合常理。那么,应该怎么理解这个问题呢?

第一,应该看到当时对毛泽东思想作出这个界定,是因为毛泽东晚年犯了严重错误,有的人提出要否定毛泽东思想,而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不能否定的。如果否定毛泽东思想,就会像赫鲁晓夫否定斯大林一样,必然引起混乱。另一方面,当时党中央的领导人又提出 “两个凡是”的方针。按照这个方针,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就不能纠正,历史就不能前进。这是一个非常难解决的问题,以上两种方法都行不通。为了解决这个难题,邓小平提出把毛泽东思想与毛泽东个人的思想区分开来的办法,即既纠正他晚年的错误,又坚持毛泽东思想,实践证明这是唯一可行的办法。因此,决议对毛泽东思想下的这个定义,并不是一个通常的学术意义上的定义,如某某思想就是指某某人的思想,既包括他的正确思想,又包括他的错误思想,而是一个在特定的政治背景下所下的政治性的定义。

第二,从毛泽东思想的本身含义来讲,它不能包括错误思想。因为毛泽东思想的产生,本身就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革命经验的正确总结。那些离开马克思主义或者离开中国实际这两个要素的任何思想,尽管是毛泽东本人提出来的,也都不能包括在毛泽东思想之中,不能称之为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晚年的错误,既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又脱离中国实际,自然不是毛泽东思想。正如有的学者所说,毛泽东思想不包括错误的结论,不是不讲理,而是很讲理,因为前提中就包含着结论。 这就是说,把毛泽东个人的思想特别是他的错误思想同作为科学体系的毛泽东思想相区别,是科学的,在理论上是站得住脚的。

第三,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不能包括他的错误思想。如果把他的错误思想包括在毛泽东思想之中,而我们又要以它为指导,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难道今天还应该按照“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去做吗?还应该七八年再来一次“文化大革命”吗?还应该继续斗“走资派”吗?如果那样,就会使大家无所适从,只能引起思想和社会的混乱。

第四,毛泽东思想只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产生的新的思想理论的代名词,或者说它只是一个符号。虽然毛泽东在它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起的作用最大,以他的名字命名,但并不是指毛泽东个人的思想。如果当时不叫它“毛泽东思想”,而叫作别的思想,如“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等等,就不会产生这种混淆。

这就是说,从毛泽东思想的本身含义来讲,它不应该包括错误的思想;从党的指导思想来讲,它不应该包括错误的思想;从党的前途命运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来讲,它也不应该包括错误的思想。

上述历史决议对毛泽东思想下的定义的第三句话,说毛泽东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毛泽东思想不像有的思想那样,是一个人坐在屋子里面研究出来的,一个人冥思苦想想出来的,而是在中国革命的实践中逐步产生、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积累起来的丰富而独特的经验,是形成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最深厚的基础,因此它必然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另外,在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党的许多卓越领导人做出了巨大贡献。对于这些巨大贡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列举了四个方面:第一,他们探索中国革命基本理论问题的成果,为毛泽东总汇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作了许多准备工作。例如对于中国进行民主革命的理论,李大钊、邓中夏、蔡和森、瞿秋白、周恩来等同志都作过重要的论述,为毛泽东最后创立新民主主义理论作了准备。第二,他们对中国革命斗争经验在某些方面提出的卓越见解,被毛泽东汲取或概括在他的著作之中,成为毛泽东思想的有机的内容。例如周恩来在1929年秋主持起草的给红四军的“九月来信”,其中不少重要思想被毛泽东吸收在古田会议决议中;刘少奇关于白区对敌斗争的许多策略思想,被毛泽东吸收在《论政策》等文章中;朱德在井冈山提出的许多游击战的战术思想,被毛泽东加以理论概括,形成了完整的“十六字诀”;张闻天在1948年9月对新民主主义社会多种经济成分的分析,被毛泽东吸收在七届二中全会的报告中。第三,他们参与了毛泽东的一些重要思想的提出和研究,毛泽东的有些著作就是毛泽东和他们一起合作写成的。例如《论联合政府》的报告,经过中央政治局的反复讨论和研究;《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就是在1958年初的杭州会议和南宁会议上,由毛泽东和中央及地方的领导同志共同汇集起来的。第四,他们根据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对中国革命这些或那些方面的经验所作的系统的总结,或者补充、丰富、发展了毛泽东论著中的许多观点,或者对毛泽东的观点作了精辟的阐述,或者运用毛泽东的观点去说明了新的问题,或者与毛泽东的某些观点交相辉映。例如周恩来和刘少奇关于白区工作的论述,周恩来关于统一战线、文化工作和外交政策的论述,刘少奇关于党的建设和工人运动的论述,朱德关于军事工作的论述,陈云关于经济工作的论述等等,有许多内容是毛泽东著作中没有充分展开的。

对于毛泽东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这个问题,有的人认为这是其他人“捞功”,即从中捞取功劳,是强加上去的。其实,这个结论并不是后来硬加上去的,毛泽东自己早就多次说过。1945年在党的七大确定用毛泽东思想的提法,而且写到党章里头,规定它是党的指导思想的时候,毛泽东曾说:“你们一定要用个毛泽东思想,我也可以同意,因为党总要找个代表。毛泽东思想不是一个人的,都是从大家来的,我把它综合起来,把它概括起来,你们叫毛泽东思想也可以。” 直到“文化大革命”中,当周世钊向他提问关于毛泽东思想的问题时,毛泽东还说:七大时,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结合的正确思想体系,可以说已经到了成熟的地步了,于是,大家觉得很有必要给这个思想体系安个名称。党中央当时确定把这种正确思想体系叫做“毛泽东思想”,决不是说“毛泽东思想”就完全是我一个人的思想。它是包括一班人的正确思想在内的。明确地说,“毛泽东思想”是包括我们这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正确思想在内的思想,只不过是用我的名字来代替罢了。但我一直不同意用我的名字来代称。我曾多次批示不用“毛泽东思想”,而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可是他们不听,这叫我有什么办法呢? 这说明,毛泽东本人也认为毛泽东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

有的学员在学习中提出,说毛泽东思想是集体智慧的结晶,那么毛泽东的错误是不是集体所犯的错误呢?有些错误,如“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等,毛泽东当然要负主要责任,因为这些运动都主要是由他发动的,甚至是背着中央领导集体发动起来的,如“文化大革命”就是这样,党中央的主要领导人如刘少奇、周恩来、邓小平等开始都不知道毛泽东要搞什么,这些错误当然要由毛泽东负主要责任。但是,这些错误同时也是党犯的错误,是中央领导集体犯的错误,不能把错误都归咎于他一个人,因为发动这些运动的文件、决定,毕竟最后都是由党中央的会议通过的。邓小平就曾经说过:“讲错误,不应该只讲毛泽东同志,中央许多负责同志都有错误。‘大跃进’,毛泽东同志头脑发热,我们不发热?刘少奇同志、周恩来同志和我都没有反对,陈云同志没有说话。在这些问题上要公正,不要造成一种印象,别的人都正确,只有一个人犯错误。这不符合事实。中央犯错误,不是一个人负责,是集体负责。在这些方面,要运用马列主义结合我们的实际进行分析” 。所以,决不能把党在历史上犯的错误归咎于毛泽东一个人。

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什么是“体系”?按照词典的解释,体系就是有关事物或思想构成的一个整体。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就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为核心,由很多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理论构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它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相比,不是枝枝节节的丰富和发展,而是在很多领域做出了丰富和发展,构成了一个新的思想体系;和毛泽东晚年的错误相比,它也明显地是一个科学的体系。

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最早提出毛泽东的理论和策略有个体系的,是延安的理论工作者张如心。1942年2月18日至19日,他为反驳叶青对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的歪曲和诬蔑,在《解放日报》上发表《学习和掌握毛泽东的理论和策略》一文,其中指出:“毛泽东同志的理论和策略在历史上逻辑上都有它的一贯系统性和完整性,为了便于说明和研究起见可以相对地有条件地把它划分为下列三个组成部分”,即思想路线和思想方法论,政治路线或政治科学,军事路线和军事科学,“这三个组成部分内在有机的便构成毛泽东的理论和策略的体系”。在这之后,陈毅在1942年7月为纪念党的21周年发表的《伟大的二十一年》一文中,从关于中国社会性质、革命的动力、前途及革命战略和策略问题,关于革命战争问题,关于苏维埃政权问题,关于建党问题,关于思想方法问题等五个方面,对毛泽东的思想作了概括。1945年5月张闻天在七大的发言中,把毛泽东思想的内容概括为九个方面,即关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的思想,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思想,关于中国革命不平衡性、曲折性与长期性的思想,关于首先建立以农民为主体的革命根据地以发展全国革命的思想,关于正确解决中国农民土地问题的思想,关于建立民族民主统一战线及其内部又联合又斗争的思想,关于人民战争的全套战略战术的思想,关于反对主观主义、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的思想,关于建党、建军、建政的思想。刘少奇在中共七大《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也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作了系统的论述,把毛泽东思想的内容概括为九个方面,即关于现代世界情况及中国国情的分析,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与政策,关于解放农民的理论与政策,关于革命统一战线的理论与政策,关于革命战争的理论与政策,关于革命根据地的理论与政策,关于建设新民主主义共和国的理论与政策,关于建设党的理论与政策,关于文化的理论与政策。建国以后最有代表性的概括,就是1981年《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个决议说毛泽东思想有多方面的内容,并提出六个方面独创性的理论,即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革命军队的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政策和策略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党的建设理论。这六个方面,既有宏观方面的概括,也有微观方面的概括;既有纵向的概括,也有横向的概括。除此之外,决议还提出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三个方面,是贯串于上述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方法,即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这个概括主要是从毛泽东思想的独创性的角度来概括的,是迄今为止对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最权威的概括。

除此之外,有的著作还参照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从哲学、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方面,对毛泽东思想进行了概括; 有的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党的建设及国际关系六个领域,进行了概括; 有的从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世界观和方法论(包括唯物史观、创新思维、活的灵魂)等五个方面进行了概括; 有的还认为毛泽东思想是由三个既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的等级结构构成的有机系统,这三个等级结构第一个是经验水平层次,即毛泽东思想中包含的经验成分和因素;第二个是具体理论层次,即毛泽东思想中关于革命和建设的具体理论成分和因素;第三个是世界观和方法论,即毛泽东思想中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成分。

我们编写的《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的教材,在第二个历史决议的基础上,对毛泽东思想一共归纳成了九个方面的理论。这九个方面概括起来,就是两大基本理论,即新民主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理论;三大法宝,即统一战线,人民战争和人民军队,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三大保证或需要解决好的三个重要问题,即思想政治工作,政策和策略,国际关系与外交方针;一个灵魂,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

我们归纳的这九个方面,是有内在联系的,共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两大基本理论,第二个层次是三大法宝,第三个层次是三大保证或需要解决好的三个重大问题,第四个层次就是贯穿在上述各个方面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即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这是我们根据党校教学需要所作的一次归纳,并不是对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作的一次全面概括。至于怎样概括才比较全面和准确,大家可以进行研究。

下面,我就从这四个方面,对于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应该掌握的重点,作一个简略的介绍。

(一) 两大基本理论:

所谓两大基本理论,就是新民主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理论,这是教材的第

一、二章论述的内容。

新民主主义理论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论和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两大部分。新民主主义革命论主要讲的是中国革命是一场什么性质的革命,以及怎样进行革命的问题。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革命性质论;第二,革命步骤论;第三,革命道路论。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主要讲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以后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以及怎样建设这样一个社会的问题。因为这方面的内容以后在讲新民主主义理论时还要具体讲,这里就不讲了。

社会主义理论也包括两个部分,即社会主义改造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理论,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改变了过去那种只有实现了工业化才能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看法,提供了一种社会主义改造的新模式;第二,提出一系列从低级到高级的过渡形式和方针政策,以及在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坚持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等原则;第三,变革生产关系要和发展生产力紧密结合,始终重视生产力的发展。当时提出的任务是“一化三改”,并把“一化三改”形象地比作“一体两翼”,即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是不能分开的。

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和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毛泽东指出,社会主义社会仍然存在矛盾,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种类型,大规模的阶级斗争已经基本结束,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我国政治生活的主题,并提出一系列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方针、政策和方法。这一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使毛泽东思想的政治理论达到新的高度。

第二,关于经济建设的理论。毛泽东提出,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结束以后,要实行工作重点的转移,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走出一条中国工业化的道路,并提出一整套“两条腿走路”的方针,以及“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方针。与此同时,毛泽东等人还提出改进经济体制的设想,并提出要发展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重视价值规律的作用。

第三,关于完善人民民主专政,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的思想。1956年召开的党的八大,把制定完备的法律,健全我国的法制,作为国家工作的迫切任务提了出来。1957年7月,毛泽东明确地提出了“造成一个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纪律又有自由,又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生动活泼,那样一种政治局面” 的目标。在七千人大会上,他又专门讲了坚持民主集中制的问题,强调发扬民主的重要性。

第四,关于发展社会主义科学文化教育的理论。对于科学文化教育,毛泽东一直是非常重视的,提出要努力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并发出 “向科学进军”的号召;提出推陈出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等发展文化的方针,以及“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的教育方针。与此同时,还提出要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建立一支宏大的工人阶级的知识分子队伍。

尽管毛泽东没有完全弄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没有形成系统的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体系,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发生了严重的失误,甚至犯了严重的错误,但他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作的有益探索,提出的很多有价值的思想,都是应该肯定的。

(二) 三大法宝:

毛泽东曾把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概括为中国共产党的三大法宝。在教材的第

三、

四、五章中,分别论述了这三个方面的内容。不过根据新的形势,把武装斗争改成了“人民战争和人民军队”,把党的建设改成了“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关于这方面的内容,因为以后讲新民主主义理论时还要具体讲,这里就不讲了。

(三)三大保证或三个需要解决好的三个重大问题:

要顺利进行革命和建设,光有“三大法宝”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三大保证,或需要解决好三个重大问题,这就是思想政治工作、政策和策略、国际关系和外交方针。这三个方面的任何一个方面出了问题,都会影响到革命和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教材的第

六、

七、八章,接着分别论述了这三个方面。关于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想政治工作是一切工作的生命线,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各个方面都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二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内容和原则,如思想政治工作要围绕党的中心任务,结合经济工作和其他工作去做,要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身教与言教相结合,坚持民主原则等等。毛泽东不仅突出地强调思想政治工作的极端重要性, 还进一步明确了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和内容,规定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方针、原则和方法,从而使思想政治工作成为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在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关于政策和策略理论,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是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根本保证;二是制定和执行政策策略的根本原则,如要从实际出发,在区别上建立正确的政策和策略,要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等等;三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提出的许多政策策略原则,如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既要善于斗争,又要善于妥协;不要四面出击;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等等。毛泽东不仅在许多方面把马克思主义的政策策略思想深化、系统化了, 而且在总结中国革命和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许多新的政策策略思想。这些政策和策略充满辩证法的光辉,是对马克思主义政策策略思想的重大丰富和发展。

关于国际关系和外交方针,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毛泽东对国际形势的观察和分析,如提出要在国际关系的区别上建立对外政策,提出中间地带理论和“三个世界”的理论;二是毛泽东领导建立的独立自主的新型外交,如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倡导和奉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三是对外政策的主要目标是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毛泽东对国际形势的正确观察和分析,以及提出的一系列正确的外交方针和原则,也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国际关系和外交理论做出了丰富和发展。

(四)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这是贯穿于上述各个方面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它的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实事求是。这是毛泽东思想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基础,是活的灵魂三个基本内容的核心,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它包括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做到理论和实际相统一;二是要坚持以实践为基础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即坚持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特别强调充分发扬人的能动性,明确地提出 “两个飞跃”、“两变”的思想,即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物质可以变为精神,精神可以变为物质;三是要坚持以对立统一规律为核心的辩证法。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揭示了矛盾问题的精髓,指出不仅要研究客观事物的矛盾的普遍性,尤其重要的是研究它的特殊性,对于不同性质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四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如一般和个别相结合等等。实事求是是党的思想路线,是应该深刻领会和认真坚持的。

第二,群众路线。这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原理的创造性运用,是党的根本的工作路线,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党的领导机关和每个共产党员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和归宿;二是一切依靠群众,而不能脱离群众,不管什么工作,都要依靠群众,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三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最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是正确制定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保证。毛泽东的上述论述,把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同党的群众路线统一起来了。

第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独立自主地领导革命和建设,而不能依靠外国;二是要坚持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为辅的原则,即既要坚持自力更生,又要尽可能多地争取外国的援助。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把马克思主义的独立自主原则与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结合起来了。

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三个方面,是密切地、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的,它们共同构成了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其中实事求是讲的是唯物论、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的基础,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和根本点;群众路线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党的领导工作中的运用,是党的根本的工作路线;独立自主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在党际、国际关系中的运用,是党处理对外关系的根本方针和原则。可以说,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展开,从不同方面体现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因此,要正确理解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三个方面的关系。

(写于2000年初,这是在中共中央党校讲授“毛泽东思想基本问题”的讲稿,缩写稿曾收入红旗出版社2002年出版的《党员干部“三基本”读本》,全文收入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年出版的《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论稿》)


培养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培养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2.掌握科学的实验方法。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和实验能力。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结协作精神。二、实验重点:本学期实验教学的重点是部......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科学含义1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战争和国防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产物2 毛泽东军事思想是中国革命战争、反侵略战争、人民军队和......

正确理解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

尊敬的党支部: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适合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

第二节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含义和科学体系

三、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 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创建革命军队、领导革命战争的长期实践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并把它们上升为富 有中国特色的军事理论。 第一,在革命......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涵义

第二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科学涵义 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涵义及其关系(一)实事求是的涵义及基本内容 实事求是,是中国一句成语。 毛泽东古为今用,......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含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科学含义: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

浅谈对毛泽东思想科学含义的理解

浅谈对毛泽东思想科学含义的理解《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毛泽东思想下了一个新的定义,一共三句话:“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

实事求是

(一)“实事求是”词源及运用 “ 实事求是”作为一个命题,最早出现在班固写的《汉书 · 河间献王德传》中。班固在《汉书》里赞河间献王说:“修学好古,实事求是。从民得善书,必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