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映月》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飞外

简介:飞外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二泉映月》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飞外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二泉映月》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第一篇:《二泉映月》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苏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

(网上除了教案还是教案,为方便对原文的查阅,以此填补空缺)

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

有一年中秋之夜,小阿炳跟着师父来到泉边赏月。水面月光如银,师父静静地倾听着泉声。突然,他问小阿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小阿炳摇了摇头,因为除了淙淙的流水,他什么声音也没有听见。师父说:“你年纪还小,等你长大了,就会从二泉的流水中听到许多奇妙的声音。”小阿炳望着师父饱经风霜的脸,懂事地点了点头。

十多年过去了,师父早已离开人世,阿炳也因患眼疾而双目失明。他整天带着墨镜,操着胡琴,卖艺度日。但是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呀!

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月光似水,静影沉壁,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道路。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当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无限向往。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就这样,一首不朽的乐曲诞生了——这就是经后人整理并定名为《二泉映月》的二胡曲。几十年来,这首曲子深受我国人民的喜爱,在国际乐坛上也享有盛誉。

阿炳(1893-1950):原名华彦钧,民间音乐家,江苏无锡人。因三十五岁双目失明,被称为“瞎子阿炳”。阿炳在音乐上博采众长,广纳群技,把对痛苦生活的感受,全部通过音乐反映出来。他的音乐作品,渗透着传统音乐的精髓,透露出一种来自人民底层的健康而深沉的气息,情真意切,扣人心弦,充满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他最著名的曲目是二胡独奏《二泉映月》。

第二篇: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二泉映月》教学设计 2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小学

2、学科:语文

3、学生课前准备: (1)、搜集阿炳有关资料 (2)、熟悉生字新词 (3)、朗读课文

二、教学课题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二泉映月》琴声变化中蕴含的丰富内涵。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夜景色和由琴声联想《二泉映月》乐曲丰富内涵的语句的意思,并能选用部分词谱写一段话,描绘自己所观察到的月夜景色。

4、感受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学习他敢同命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

4、5节。

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在音乐的变化中感受阿炳对音乐的无限热爱,对美好生活和理想的矢志不渝的追求。

三、教材分析

《二泉映月》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苏教版教材第十册的一篇课文。它生动地记叙了阿炳创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文章真挚感人,表现了阿炳热爱生活、酷爱音乐、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课文内容真挚感人,语言生动优美,意境高雅深远。《二泉映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但篇幅较长,难点较多。由于文中有很多音乐上的专业术语,而且阿炳生活的那个年代离现在的孩子也比较遥远,对于缺乏生活经验的小学生来说,领悟文章的中心以及乐曲所表达的情感,有一定难度。要让学生了解这首名曲所表达的内涵,必须让学生了解华彦君悲惨苦难的人生,感受阿炳刚直顽强的精神,然后学生听这首曲子,展开想象,引导学生体会其中蕴藏的内涵和意境,并通过朗读表现出自己内心的体验,使学生产生共鸣,披文入情入境。

教学重点:

1、体会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和这首名曲的丰富内涵。

2、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和背诵课文,积累、运用优美的语言文字。

3、通过感情朗读去体会和表现阿炳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他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凭借语言文字感受阿炳热爱生活、酷爱音乐、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1、百度图片“阿炳”的搜索地址

2、百度MP3二胡曲《二泉映月》的搜索地址

3、阿炳其人其事相关网络资料

4、学生课前查阅有关阿炳、二泉映月的资料。

四、教学方法

本文的写作背景与学生的生活背景、时间、空间差距较大,因此应充分发挥多媒体和语言文字的优势,课前通过百度搜索,查找阿炳的资料,配合《二泉映月》这首精典的二胡曲,创设一个音乐情境,让学生反复地听、感受,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拉近阿炳和学生的距离,在品读体悟中产生感情共鸣,从而理解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和他的敢于和命运斗争、矢志不渝追求理想的精神。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播放《二泉映月》二胡曲MP3 【百度MP3】二泉映月http://mp3.baidu.com/m?f=ms&tn=baidump3&ct=134217728&lf=&rn=&word=%B6%FE%C8%AA%D3%B3%D4%C2&lm=-1 如此精美的二胡曲,想不想知道是谁演奏的?这首曲子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今天我们就用心来感受一部音乐,二胡曲《二泉映月》,板书课题。

(二)简介阿炳 【百度百科】阿炳http://baike.baidu.com/view/25105.htm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①读准生字的注音,认清字形。②读顺语句,读通全文。

2、课件出示字词:无锡 、惠山、倾诉 、激愤、乐坛 、美丽富饶 、享有盛誉 、静影沉璧 、升腾跌宕

(四)听配乐课文朗读,欣赏二泉美景,感悟文中描写“二泉映月”风景的句子

1、【百度搜索】二泉映月课文朗读:

http://www.xiexiebang.com/i?tn=baiduimage&ct=201326592&cl=2&lm=-1&fr=&fmq=&pv=&ic=0&z=&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istype=2&word=%B7%E7%BE%B0%B6%FE%C8%AA%D3%B3%D4%C2&s=0

3、就这篇课文,描写“二泉映月”这道风景的文字还真不少呢。请你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描写“二泉映月”这道风景的文字说给大家听一听。

课件展示

(1)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

(2)水面月光如银,师父静静地倾听着泉声。

(3)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萦绕在他的耳畔。

(4)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4、又是一个中秋月,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但你们却看到了,看到什么了?

5、课文中整整四处描写“二泉映月”这首风景,虽然这道风景散见在课文的字里行间,但还是被我们一一发现了,看来大家真会读书。我呢,已经把描写二泉映月的优美词语都摘了下来,大家看大屏幕。

树木葱茏 藤萝摇曳 一泓清泉 月光如银 月光似水

静影沉璧 月光照水

水波映月

6、试读这些词语,读出一种感觉,轻轻地、缓缓地给人一种幽静的月夜感觉。

(五)走进课文,细读品味

1、品位月下二泉美景,感受月夜二泉的优美。

(1)学生速读课文,找出描写月光之美和月下二泉之美的词语:月光如银、月光似水、静影沉璧、茫茫月夜、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一泓清泉、淙淙流水、蜿蜒而来。(投影出示)

(2)课件出示词语,交流;你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什么?

2、引导思考,如此美的景色对阿炳意味着什么?黑暗。 (1)置身于黑暗世界的阿炳在一个中秋之夜再次来到了二泉池畔,此时,他想起了谁?听到了什么?(请同学们朗读第4自然段)

(2)对比阿炳十多年之前来二泉的情景,师父那时说的话,以及他只听到了什么?(第二自然段)

(3) 十多年之间发生的事情——朗读第三自然段 正是有了坎坷经历的积淀和二泉之美的渲染才有了二泉映月的诞生。

3、聆听名曲,感受阿炳的内心世界; (1)琴声、心声交替出现:(默读第五自然段,边读边标注。) A、琴、心:“起初,琴声委婉连绵,……人生道路。”四句。(让生读后,评说:)

a.琴声犹如泉声一直流进我们的心田。 b.琴声表达了阿炳的绵绵思念。 c.泉声记录了阿炳的人生之路。 d.泉声映照出阿炳童年的记忆

优美的景色,慈祥的师父、苦难的记忆都随着这琴声流淌出来,我们可以真切的读出四个字,那就是:爱、恨、情、仇。(出示指读)

B、琴、心:“随着……无限向往。”四句(让生读后,评说:)

一位哲人说过:“真实才是最美的”这琴声就是阿炳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出示指读)

C、 琴、心:“月光照水,水波映月......的月光。”四句 (让生读后,评说:)

爱是一种力量,一种追求,一种幸福,一种希望。想想看,怎样读才能表达出这博大的“爱心”? (出示指读)

(2)配乐齐背第五段,融入情景。

4、走近阿炳,感受其精神(课文最后一段): (1)这首曲子深受我国人民喜爱

(2)在国际上也享有声誉:小泽征尔的故事 【百度知道】二泉映月评价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23207717.html 想一想:他要跪拜阿炳的什么精神?

(六)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这是一首千古绝唱,它曾在美国获得世界十大音乐经典作品之一的殊荣,还荣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我们应该自豪地说,阿炳是一位在中国音乐史上罕见的、走向世界的一个民族音乐家。

2、淙淙的泉水声,引发阿炳的琴声,阿炳的琴声倾诉着他的心声。此时此刻,你想对已经离开我们的阿炳说点什么吗?

再次播放《二泉映月》二胡曲MP3 http://mp3.baidu.com/m?f=ms&tn=baidump3&ct=134217728&lf=&rn=&word=%B6%FE%C8%AA%D3%B3%D4%C2&lm=-1 学生发表感言。

(七)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回家对家人讲讲二泉映月的故事,和家人一同欣赏二胡曲“二泉映月”。

板书设计: 二泉映月

一处美景 泉声

一首名曲 琴声 一段经历 心声

六、教后反思

班班通的普及推广,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资源与语文学科整合,让教学过程得到了更好的优化,也更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学生创新能力和获取运用信息能力的培养,创造最优越的教学环境。《二泉映月》课文内容时空跨度大,因此我首先对网络资源进行搜集、整合,课堂上充分利用百度搜索,把学生引领到特定的情境之中,在情境中学习,在情境中感悟。

反思教学过程,我觉得成功之处在于让音乐贯穿全课,给学生营造了良好的感悟氛围。课前,播放乐曲;开始,播放乐曲中柔和的一段;在精读感悟环节中,整个气氛在乐曲的高昂部分中。在音乐的帮助和引领下,学生理解和体会到阿炳的坎坷经历,引起共鸣,激起对阿炳的同情。整节课,学生都是在音乐的氛围中,不仅享受了阿炳的艺术作品,更是学习到了阿炳热爱生活,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课文帮助学生理解音乐,音乐感染学生的情感。

不足之处在于对时间把握不够有效,课堂前松后紧,前面铺垫太多。虽然对阿炳的坎坷经历体会较深刻,但对乐曲丰富内涵的理解就显得不够到位,谈得不够深,读得不够透。

第三篇: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二泉映月》教学设计

二泉映月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小学

2、学科:语文

3、学生课前准备: (1)、搜集阿炳有关资料 (2)、熟悉生字新词 (3)、朗读课文

二、教学课题

1、学会本课生字,绿线中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二泉映月》琴声变化中蕴含的丰富内涵。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夜景色和由琴声联想《二泉映月》乐曲丰富内涵的语句的意思,并能选用部分词谱写一段话,描绘自己所观察到的月夜景色。

4、感受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学习他敢同命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

4、5节。

教学的重点:引导学生在音乐的变化中感受阿炳对音乐的无限热爱,对美好生活和理想的矢志不渝的追求。

三、教材分析

《二泉映月》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苏教版教材第十册的一篇课文。它生动地记叙了阿炳创作二胡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文章真挚感人,表现了阿炳热爱生活、酷爱音乐、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课文内容真挚感人,语言生动优美,意境高雅深远。《二泉映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课文,但篇幅较长,难点较多。由于文中有很多音乐上的专业术语,而且阿炳生活的那个年代离现在的孩子也比较遥远,对于缺乏生活经验的小学生来说,领悟文章的中心以及乐曲所表达的情感,有一定难度。要让学生了解这首名曲所表达的内涵,必须让学生了解华彦君悲惨苦难的人生,感受阿炳刚直顽强的精神,然后学生听这首曲子,展开想象,引导学生体会其中蕴藏的内涵和意境,并通过朗读表现出自己内心的体验,使学生产生共鸣,披文入情入境。

教学重点:

1、体会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和这首名曲的丰富内涵。

2、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和背诵课文,积累、运用优美的语言文字。

3、通过感情朗读去体会和表现阿炳丰富的内心世界,感受他的精神品质。

教学难点:凭借语言文字感受阿炳热爱生活、酷爱音乐、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1、百度图片“阿炳”的搜索地址

2、百度MP3二胡曲《二泉映月》的搜索地址

3、阿炳其人其事相关网络资料

4、学生课前查阅有关阿炳、二泉映月的资料。

四、教学方法

本文的写作背景与学生的生活背景、时间、空间差距较大,因此应充分发挥多媒体和语言文字的优势,课前通过百度搜索,查找阿炳的资料,配合《二泉映月》这首精典的二胡曲,创设一个音乐情境,让学生反复地听、感受,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拉近阿炳和学生的距离,在品读体悟中产生感情共鸣,从而理解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和他的敢于和命运斗争、矢志不渝追求理想的精神。

五、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播放《二泉映月》二胡曲MP3 如此精美的二胡曲,想不想知道是谁演奏的?这首曲子的背后又有着怎样的故事?今天我们就用心来感受一部音乐,二胡曲《二泉映月》,板书课题。

(二)简介阿炳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①读准生字的注音,认清字形。②读顺语句,读通全文。

2、课件出示字词:无锡 、惠山、倾诉 、激愤、乐坛 、美丽富饶 、享有盛誉 、静影沉璧 、升腾跌宕

(四)听配乐课文朗读,欣赏二泉美景,感悟文中描写“二泉映月”风景的句子

3、就这篇课文,描写“二泉映月”这道风景的文字还真不少呢。请你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描写“二泉映月”这道风景的文字说给大家听一听。

(1)无锡的惠山,树木葱茏,藤萝摇曳。山脚下有一泓清泉,人称“天下第二泉”。

(2)水面月光如银,师父静静地倾听着泉声。

(3)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萦绕在他的耳畔。

(4)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

4、又是一个中秋月,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但你们却看到了,看到什么了?

5、课文中整整四处描写“二泉映月”这首风景,虽然这道风景散见在课文的字里行间,但还是被我们一一发现了,看来大家真会读书。我呢,已经把描写二泉映月的优美词语都摘了下来,大家看大屏幕。

树木葱茏

藤萝摇曳 一泓清泉 月光如银 月光似水

静影沉璧 月光照水

水波映月

6、试读这些词语,读出一种感觉,轻轻地、缓缓地给人一种幽静的月夜感觉。

(五)走进课文,细读品味

1、品位月下二泉美景,感受月夜二泉的优美。

(1)学生速读课文,找出描写月光之美和月下二泉之美的词语:月光如银、月光似水、静影沉璧、茫茫月夜、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一泓清泉、淙淙流水、蜿蜒而来。(投影出示)

(2)课件出示词语,交流;你从这些词语中体会到什么?

2、引导思考,如此美的景色对阿炳意味着什么?黑暗。 (1)置身于黑暗世界的阿炳在一个中秋之夜再次来到了二泉池畔,此时,他想起了谁?听到了什么?(请同学们朗读第4自然段)

(2)对比阿炳十多年之前来二泉的情景,师父那时说的话,以及他只听到了什么?(第二自然段)

(3) 十多年之间发生的事情——朗读第三自然段 正是有了坎坷经历的积淀和二泉之美的渲染才有了二泉映月的诞生。

3、聆听名曲,感受阿炳的内心世界; (1)琴声、心声交替出现:(默读第五自然段,边读边标注。)

A、琴、心:“起初,琴声委婉连绵,……人生道路。”四句。(让生读后,评说:)

a.琴声犹如泉声一直流进我们的心田。 b.琴声表达了阿炳的绵绵思念。 c.泉声记录了阿炳的人生之路。 d.泉声映照出阿炳童年的记忆

优美的景色,慈祥的师父、苦难的记忆都随着这琴声流淌出来,我们可以真切的读出四个字,那就是:爱、恨、情、仇。(出示指读)

B、琴、心:“随着……无限向往。”四句(让生读后,评说:)

一位哲人说过:“真实才是最美的”这琴声就是阿炳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出示指读)

C、 琴、心:“月光照水,水波映月......的月光。”四句 (让生读后,评说:)

爱是一种力量,一种追求,一种幸福,一种希望。想想看,怎样读才能表达出这博大的“爱心”? (出示指读)

(2)配乐齐背第五段,融入情景。

4、走近阿炳,感受其精神(课文最后一段): (1)这首曲子深受我国人民喜爱

(2)在国际上也享有声誉:小泽征尔的故事 想一想:他要跪拜阿炳的什么精神?

(六)总结全文,升华情感。

1、这是一首千古绝唱,它曾在美国获得世界十大音乐经典作品之一的殊荣,还荣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我们应该自豪地说,阿炳是一位在中国音乐史上罕见的、走向世界的一个民族音乐家。

2、淙淙的泉水声,引发阿炳的琴声,阿炳的琴声倾诉着他的心声。此时此刻,你想对已经离开我们的阿炳说点什么吗?

再次播放《二泉映月》二胡曲MP3 学生发表感言。

(七)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回家对家人讲讲二泉映月的故事,和家人一同欣赏二胡曲“二泉映月”。

板书设计: 二泉映月

一处美景 泉声

一首名曲 琴声 一段经历 心声

第四篇:小学语文:第三单元 第9课《二泉映月》评课稿教案(苏教版五年级下)

听《二泉映月》有感

《二泉映月》是一篇文情皆美的文章,初读此文,我便被文中优美的语言文字所描绘的空灵意境所吸引,更被蕴藏于文字但又淋漓尽致流露出的精神美所感染,而当我聆听完那举世闻名的二胡独奏《二泉映月》后,内心更是震撼!终于有机会听到了这堂课,那是苏州市开展了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展示课。我欣喜万分。

在教学中庞丽君老师注重朗读。初次朗读首先成为学生的“兴趣”时,然后大胆尝试,敢于思索,通过自己独特的朗读表达他们对课文的理解。有的也许读得不够流利,但那份认真却使人欣慰;有的理解也许还不够深入,但自信却可见一斑„„随着感悟的深入,理解的透彻,学生对于阿炳知道得更多,对于《二泉映月》也“懂”得更多。于是再次“朗读”便成为了学生表达情感的“需要”。他们通过朗读演绎着内心深处对课文的欣赏,对阿炳的崇敬,对曲子的喜爱„„于是乎,有的同学配乐朗读,声情并茂;有的同学小组合作,情感共鸣;有的则激情昂扬,鼓舞人心;更有甚者有声有色地朗诵,使人震撼„„.看着这“个性飞扬”的一幕幕,我感到了美!

庞老师那声音是十分地有感染力。全课堂都有她独特的声音,对于课文的讲解就更有帮助了。 课堂接近尾声,学生已顺利地解决了问题。在乐曲的感染之下,又一次投入地朗读课文。这一次,他们完全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读的,那抑扬顿挫的语调饱含着对乐曲的欣赏,那真情流露的眼神流淌着对阿炳的崇敬。看着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我激动极了:“这么美的景色,这么美的旋律,这么美的情感已深深感动了我。我相信:同学们也一定陶醉其中,被阿炳杰出的音乐才华和顽强的奋斗精神所感动!此时此刻,你心目中的阿炳一定十分高大吧!

这时利用学生的感受写一下阿炳的生活。刹时,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不再沉默是金,也不再犹豫不决,因为他们内心的情感澎湃着,激动涌流着,他们愿意通过板书来倾吐这种感动。通过听课我知道教师的感染力很重要。

第五篇:七年级语文下册第10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教案苏教版

第10课《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一、了解中国革命经过的艰苦道路,飞外中国人民为取得自由解放而付出的巨大代价,激励自己缅怀先烈心向党,继承先烈未竟的事业奋勇向前。

二、学习按照空间顺序、方位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三、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教学重难点

学习按照空间顺序、方位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方法

启发、探究 教学步骤:

一、引导观察,激发思考。

1、师:同学们,上课之前请大家先看大屏幕,你能说出屏幕上的这座建筑物的名称吗?看到这座纪念碑,它给你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如果让你不看课本试着说明它的结构与造型,你准备怎么介绍?

(学生发表意见后激发学习欲望)

2、师:为什么我们今天对这座建筑物的结构、造型说不清楚呢?一是由于我们没有仔细观察过实物,照片上的题词、碑文、装饰等印得不清晰,二是由于我们还没有掌握按顺序说明事物的方法。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这篇课文,去看看作者新华社记者周定舫是怎样介绍说明纪念碑的。

二、检查预习,积累字词

读准下列词语的读音,并解释它们的含义。

瞻仰 镏金 重幔 庑殿 上溯 挑衅 逾越 天堑

三、整体感知,理清结构 1.审视标题,分析作用

(1)齐读标题,分清主标和副标(2)介绍标题常见作用:暗示文章内容、揭示文章主旨、体现感情基调、点明行文线索(3)大家从今天的课文标题里了解到文章的那些信息呢?

用心

爱心

专心 1 (讨论明确:文章标题表明了作者要歌颂的对象,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副题标明文章要具体介绍的对象。“瞻仰”一词则透露出文章的感情基调。) 2.,理清结构

(1)刚才同学们从标题中的“瞻仰”二字感受到了作者对人民英雄的无比崇敬之情,那么文中哪些语句直接流露出作者对先烈们的敬意呢?请同学们浏览课文,找出相关语句。 (生发言明确:第一自然段和第十一自然段各有一句。)

(2)这两句都表达了作者对革命先烈的敬意但背景不太一样,谁来说说有什么区别?(生发言明确:前者是瞻仰前的心情,后者是瞻仰后的深切感受。)追问:那中间第2—10小节写的是什么内容呢?(明确:具体介绍纪念碑)

三、抓住线索、探究顺序

通过刚才的讨论,大家对课文内容有了大体了解,接下来我们重点要学习的是本文说明的顺序。作者要把自己的观察所得准确地、有条不紊地告诉读者,必须讲究说明的顺序。

1、探究一:首先,从总体上看,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把纪念碑一步步介绍到读者的面前来的?请同学们阅读第2至4自然段,划出表明作者行踪活动的关键词语。 (明确:从“东长安街”出发,先“进入广场”,再“越过广场”,进而“踏着石道”,然后“走到碑前”,接着“踏上台阶”,而后“到了平台”。 按照作者的活动顺序把纪念碑介绍到读者的面前。)

2、探究二:怀着激动崇敬的心情,作者来到了平台仔细瞻仰纪念碑,他会怎样向读者介绍纪念碑的雄姿呢?请同学们认真聆听老师和两位同学的合作朗读,按顺序找出第

4、5自然段中体现纪念碑结构组成部分的词语。

(明确:由下而上:汉白玉栏杆——碑身正面(题字)——碑身背面(碑文)——碑身东西两侧上部——小碑座——碑顶)

3.质疑:请同学思考既然按照由下而上的空间顺序,为什么“小碑座”不放在“碑身”前说明呢?“大碑座”又为什么不紧接着“平台”“汉白玉栏杆”加以介绍呢?这样是否显得杂乱? (讨论后明确:说明纪念碑的结构基本上按照由低而高、由下到上的顺序,但为了表达内容的需要,把碑身东西两侧上部的装饰花纹和小碑座四周的雕刻花纹集中起来写,阐发花纹的象征意义,可以加深读者的印象,寄寓对先烈的崇敬。碑座总是在碑身的下面,这是众所周知的,不会引起误解。

大碑座四周的十块大浮雕是本文说明的重点,作者另列开来进行说明,为的是突出

用心

爱心

专心

2 中国革命经过的艰苦道路,先烈们的光辉业绩和为了自由、解放,中国人民付出的巨大代价。) ’

4.探究三:理清十幅浮雕的内容及所展示的历史事件。思考这十块浮雕是按照什么顺序来说明的?

(十块大浮雕是按照方位的顺序加以说明的,从碑身的东面起,依次到南,到西,到北。这个顺序正好与浮雕中反映的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相吻合。)

五、感悟主旨

1.为什么在浮雕上反映这八个历史事件? 2.人们为什么要修建纪念碑?

六、(非遗珑琥是啥?非遗珑琥就是非遗龙虎元阳贴。是一种可以可以提高性生活质量的一款产品,使用者将其贴在穴位上,让里面的有效成分能够被充分的吸收,而改善身体存在的异常情况。)布置作业

如果要在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增加建国以来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牺牲的人民英雄的浮雕,你认为应该增加哪些?为什么?请把你的想法写在今天的日记上。 板书设计:

特征: 巍峨 雄伟 庄严

顺序:活动 空间 时间 艰苦道路 光辉业绩 巨大代价

用心

爱心

专心 3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柳叶儿》教案 苏教版

《柳叶儿》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乐”“苦中带涩”的丰富内涵; 2、体会文中描写以及语句饱含的感情; 3、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乐”“苦”的......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0课《陋室铭》同步练习 苏教版

陋室铭检测题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二泉映月》教学设计(精选多篇)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 龙塘完小 杨支林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二泉映月》琴声变化中蕴含的丰富内涵。 3、能联系......

界牌公开课-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二泉映月》教学设计

校内公开课教案(开课时间2016.3.25上午第二节课)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 10.《二泉映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界牌九年制学校王九凤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 小学2、学科:语文3......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二泉映月》教案(共5则)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 即墨市长江路小学 刘秀玲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1.知识和能力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重点词句,背诵4、5自然段。 (2)了解民间音乐家阿炳的经历和创作《二......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二泉映月》公开课教案[精选合集]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 众兴实小刘厚宝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1.知识和能力目标: (1)学会本课7个生字,理解重点词句,背诵4、5自然段。 (2)了解民间音乐家阿炳的经历和创作《二泉映月》的......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

华阳教育四年级下册第19课《云雀的心愿》练习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注意:字的结构要工整) tao yan fan lan pin ji chong kua ( ) ( ) ( ) ( ) shu guan chong sh......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8课 口技》教案 苏教版

《第18课 口技》教案 [教学目的] 1/领悟口技艺术的魅力和表演者高超的技艺,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2/ 理解课文描写层次的有条不紊;理解侧面描写与烘托手法的作用。 3/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