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记叙文写作方法和例文

资料一

一、记叙文的要素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发展、结局)。

二、描写的种类与方法

环境描写

社会环境:即人物所处的时代、社会、特定的地域、经济文化氛围及人际关系等,对于突出主题、塑造人物具有重要意义。

自然环境:即人物所处的各种客观自然条件和自然因素的总和,包括情节展开的自然场景和人物生存活动的具体空间。对于渲染气氛、推动情节和表现人物的心境情感具有重要作用。

环境描写,是文章的有机组成部分,一定要和事件的发展、人物思想情感的变化想适应,一定要为表现主题服务,不能脱离。

人物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

要使人物栩栩如生,具有鲜明的思想性格,就必须对人物进行具体的描写。描写要切合人物的身份、地位、年龄,切合人物的思想品德,切合人物在事件变化中的转变,不可概念化。

景物描写自然景物、人造景物(包括动态和静态、群体与个体等)。

景物描写应注意顺序和角度,如移步换景、时节变景、定景换点等,又如视角(俯、平、仰,远、中、近)、动静、点面、声音、色彩、光线、气味、温度等等。

三、记叙文中的抒情和议论

记叙文中的抒情和议论,必须自然合理,决不可牵强附会,更不能无中生有。情感和认识必须来自于记叙和描写,必须切合具体的情境。

四、记叙文的选材选材的根本原则是要切合主题,能够充分表现主题。具体来说,选材一要精,二要真,三要新,四要小。

所谓精,就是要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的材料,即选择能够反映事物本质,表现人物精神面貌的材料。

所谓真,就是选择真实准确的材料,即选择自己有切实经历或感受的材料。只有真,才能写出真情、真知,才能写得具体生动,才能令人信服。

所谓新,就是选择新颖的材料---生活中的新鲜事,或者老素材有新发现;而且还要力求选择生动的材料,材料本身新鲜生动,文章也就容易写得活泼新颖。

所谓小,就是选择能够表现主题、刻画人物的小事,以小见大,用一滴水来反映太阳的光辉。要使自己材料丰富,随时可用,就要观察生活、体味生活,多读好书、好诗,多多积累,并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思考感悟。

五、记叙文的构思

1、切入要别出心裁对于同一个材料,同一件事情要从不同的角度来审视,正、侧、反、仰视、俯视、透视……然后再选择一个最佳的角度着笔,不落旧套,使人耳目一新。

2、情节要曲折起伏文似看山不喜平,平铺直叙的文章缺乏吸引力和感染力。这就要注意设置悬念,创造冲突,抑扬变化,合理逆转,使文章生动有味。

3、立意要新颖深刻立意就是确定文章的中心或主题,要做到深刻(相对而言),就要仔细审题,推敲材料,善于由少见多、以小见大,善于联系实际探究本质,见他人之所未见。

4、设计好开头结尾开头、结尾都要恰当自然,为更好地引出下文,表现主题服务。

开头的常见方式有:1,开门见山,直奔主题;2,总括全文,提纲挈领;3,写景状物,渲染气氛;4,提问启示,引起重视;5,巧妙引用,借势入题;6,直接抒情,感染读者。

结尾的常见方式有:1,综合归纳,总括全文;2,画龙点睛,深化主题;3,寄情于景,含蓄悠远;4,戛然而止,余味无穷;5,首尾呼应,浑然一体。5、过渡照应,自然合理。

六、记叙文体的特点

记叙文是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以记人、叙事、写景、状物为基本职能,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事、景物的状态及其变化发展进行叙述和描写的文章样式。其特点:

(1)全面真实,没有虚构。

(2)要素全面,选材典型。

(3)以叙述、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

(4)语言生动活泼,富于表现力。

七、记叙文体的一般结构模式

文章大都由开头、主体、结尾三个部分构成,记叙文同样如此。

(1)开头--事件或行为、情感的开端。这部分内容用于表现能引起读者关注和兴趣的某种行为、情感和事态的发生。

(2)主体--事件或行为、情感的发展。这部分内容用于表现行为、情感或事态在原基础上的发展、变化、推进。

(3)结尾--事件或行为、情感的结果与启迪。这部分内容用于表现行为、情感或事态的自然收尾,或内容本身给人的启迪。

资料二

记叙文开头和结尾的写法

关于写好作文头尾的一些基本原则,如开头应该点题,结尾通常要能照应开头,深化中心等,这些都无须过多陈述,本文探讨的,是在这些大前提之下的一些技巧。

一 、开门见山法

所谓开门见山,就是通过对文题的阐述,解释,引申,从而引入要讲述的内容。这种开头较为简易也容易让人对写作对象一目了然。缺点是易陷入平淡,因此可借助一些修辞,增加文章的生动性和吸引力。用修辞手法开头,易抒写作者心灵的感悟,引发读者赏读的情趣。如2002年《心灵选择》的开头写道:"如果你选择的是翅膀,你将拥抱整个蓝天;如果你选择的是鳍,你将亲吻茫茫碧海;如果你选择的是四足,你将体味莽莽绿林。而我的选择却是一一牢笼。"用排比句开头,句式整齐,语势铿锵,前后形成对比,既点了题又设置了悬念,促人赏读。此外,2001年高考优秀作文《诚信一一永远的绿卡》一文开头写道:"诚信如春天的第一缕阳光,令人向往;如夏天的一块甜西瓜,含在口中,甜在心里;如秋风从远方送来一片火红的枫叶,引起无限的牵挂;如冬天里飘飞的雪花,为麦田覆盖上一层层厚棉被。"开头运用比喻加排比,状写诚信的价值与意义,表达了对诚信的渴望。又如:一位学生在写一篇《网》的文章时,就是这样写的:"现实中有各种各样的网。有的是有形的,有的是无形的;有的网在生活的海洋中为你网来各种珍奇,有的网为你编织温馨的天空,有的却一点点剥夺着你的青春,金钱,自信````````"作者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寥寥数语写出了网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简洁而又传神。

二 、尺波兴浪法

开头占的篇幅虽不长,但只要善于组织语言,也能尺波兴浪,于简练中见精神。所谓兴浪,就是适当运用转折复句,使前后句之间形成转折的关系,采取欲扬先抑或欲抑先扬的手法,使前后层次间形成对比的关系,增强文章的波折,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运用这种方法,要善于找出题目中的对立面,或是事物内部,事物不同阶段的对立面,使开头起伏有致。如一位学生在写《收获》这篇文章时,就这样写道:"关于收获,许多人都会想到累累的硕果,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物质享受;但很少人会想到另一种收获。它虽看不见摸不着,却长驻在你心里,成为你人生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那,就是精神上的收获。"作者抓住"收获"中的对立两方面:物质上的和精神上的,突出了精神上的收获,使文章有了"曲线美"。

三 、巧设悬念

所谓巧设悬念,就是在开头就陈述要点,提出问题;或是把事件的结尾放到开头,吸引人寻根究底;或是让某个关键环节藏头露尾,产生"雾里看花"的效应。如某个电视台就有这样一段开场白:"有个故事叫庖丁解牛,说的是一个姓丁的人,杀牛的技术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现下也有这么一些杀牛的他们精通一种了不起的技术,能使牛在短时间内增加四分之一的重量。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设置悬念的技巧在于有效地"吊人胃口",因此必须抓住矛盾的集中点,在能引起读者兴趣的地方设疑,才能达到所要达到的效果。如上文的"能使牛在短时间内增加四分之一的重量"就很能引发人的好奇心。有时,突出事件的有悖常理处,往往也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四、 情景引入法

运用这种方法,可通过生动的景物描写,创设人物的活动舞台,为人物的出场进行铺垫,或衬托人物的性格、心情,推动情节的发展。如有篇叫《上学路上》的文章是这样开头的:"早晨,薄薄的阳光星星点点地栖息在树梢上,残余的暮色撒到了地平线的尽头。鸟儿唧唧喳喳地出来觅食了,像在说,趁着天气好,早点起来活动一下筋骨吧。"这样的描写衬托了主人公愉快的心情,为下文作了很好的张目。如2002年高考优秀作文《昭君的选择》一文开头写道:"深深的围墙,明眸的宫女,沉寂的粉蝶,慵懒的梳妆,犹如宫廷的车轮,在昭君的心里缓缓辗过。"文章开头用了四个偏正式的短语,形式工整,用词雅致,描写人物性状的修饰语,形象准确地揭示了人物的特征,为下文昭君明智的心灵选择作了渲染和烘托,使开头的描写和文中的事件有着很好的映衬。又如1997年的全国大作文,有人在题为《白云,水滴》的文章中写道:"蓝蓝的天上飘着一朵白云,白云里是一颗颗的小水滴,是谁让白云高高飘起?是那些小水滴,你挽着我,我挽着你,共同营造那一份自由和飘逸。"文章以比喻开篇,拟人相衬,设问提起,语段极富诗意,为下文比喻我们的社会是一片白云,每个成员是白云中的一个分子张本,启示我们应该共同营造美好的环境。

除了景物描写,也可通过紧凑的对话来吸引读者,展开情节。如有个学生写市场上的小风波,就是以顾客和小贩的争吵拉开序幕,让人一开始就置身于矛盾的氛围中,有较强的感染力。

如果说开头所起的作用是提纲挈领的,那么结尾所起的作用则是归根结底的。开头难在于怎样艺术的引入,结尾难在于怎样有机地深入。相对于开头而言,结尾往往更注重思想性,它是"临去的秋波",如果写得好。常回给人无尽的回味余地。

关于结尾。总结出如下几种写法:

一、画龙点睛

在结尾中,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点明作者的立场、事件的意义,从而使读者的感知上升到理性的高度。这种方法,如点睛之笔,使文章有了更强的生命力。如一篇叫《落叶》的文章就这样写道:"我于是很精养起法桐来:它年年凋落旧叶,以此渴望来年的新生,所以它才没有停滞,没有老化,永远走在成长的路上。"作者通过议论,歌颂了一种不安于现状,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既然是点睛之笔,就要紧扣问题的焦点,有的放矢。《落叶》》就是针对法桐的"落叶"来阐述它的精神的。有些学生在运用这种方法时,常会偏离主题,就事件的枝叶进行议论,造成败笔。要避免这种情况,就必须在构思时就明确主题,理清重点,这样,才不会被枝叶所迷惑,有的同学虽抓住了重点,却不知如何措辞。其实议论的语言固然不拘一格,但基本上都是遵循"赞成什么,反对什么;为什么赞成,为什么反对"这个思路展开的。

二、寓情于景

所谓寓情于景,就是通过景物描写,含蓄地表达主题。如:"天好蓝,阳光给大地披上了一件金色的外衣。地面上的深深浅浅的绿草,一直绵延到地平线的尽头,仿佛是挥之不去的思念、、、、、、、、"通过写蓝天,阳光,绿草。勾勒出一副充满诗情画意的画面,很好地表达了思念的心情。这种手法,我国古代的诗歌也不时用到,如王维的"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就是一例。在景物描写中,运用色彩的搭配,氛围的渲染,能使结尾给人以格外鲜明的印象。

三、承前启后

这种手法,在情节上承接上文,同时人们读后又得到一定的启迪。如《挑山工》就是这样写的:"我自泰山回家后,就画了一副画-------在陡直的似乎没有尽头的山道上,一个穿红色背心的挑山工被肩头的重物压弯了腰,却一步步坚韧地向上登攀。多年来,这幅画一直挂在我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在形象的叙述中平静地道明了人生的哲理。这种结尾,可以说是"情节的说理",有较强的感染力,它贵在含蓄,通过言外之意,让人明白主题。《挑山工》就是通过"一步步""坚韧"等字眼来赞扬"挑山工"体现出的一种精神的。

四、奇峰突起

通过出乎意料的结局,从而给读者以不可磨灭的印象,犹如地平线上突起的奇峰,又如因地势的落差造成的瀑布,颇具后声夺人之势。如一篇叫《萌芽》的文章里描写了两个想用葡萄核种出葡萄的孩子的不同命运。男孩受到父亲粗暴的干涉,而女孩的花盆里却真的长出了碧绿的葡萄藤。最后,男孩道出其中的秘密(有哪些比较仙气的英文昵称?1、baiForget the past(念旧)2、Tsundere(傲娇)3、Invader(瑾年)4、Summer(初夏)5、Gardenia(栀子)6、Nooneandyou(无人及你)7、Beginning(始于)):原来,那长出的藤子是女孩的父亲偷偷埋下的。于是,前后两种不同的教育方式形成鲜明的对比。向我们提出了怎样对待孩子的创造性思维的问题。要有意外的结尾,必须在行文过程中就要"蓄势",把读者的眼光引到另一个方向,这样,结尾才会使人耳目一新。如《萌芽》先是一味叙述两个孩子种葡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还采取了类似,重复的对话。这是作者蓄意营造一种平直无奇的氛围。等到女孩种出了葡萄藤,文章就有了小波澜,读者在为主人公高兴得同时,心理不免留下问号:她是怎样种出来的?最后,作者却抛开那个得意洋洋的小女孩,借男孩的"哭"道出了真相。"哭"写出了小男孩的哀怨,也使结尾来得更奇特,引人深思。如果通过作者的口气或让女孩的爸爸出场来说出事实,就无味多了。

当然,技巧离不开必要的积累,开头要起得精彩,结尾要结得漂亮,必须具备一定的语言驾驭能力。离开积累谈技巧,无异于缘木求鱼。

资料三

考场作文写记叙文,要让文章明快、简洁、优美、清晰。从适合于阅卷评分角度出发,下面四种技巧可供参考。

一、为点题,感受开头。

记叙文的开头常从叙事开始,不好点题,给人中心不明之感,如果先用三言两语简明扼要地写出自己的感受,再转向叙事,就等于既点题、设置悬念,又给人以富有真情实感之感。这样的作文分数肯定较高,因为阅卷教师一看就能明了你的作文符合题意,中心明确,能做到"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接下去的阅卷工作主要是考虑这篇作文好到什么程度,有多少亮点可以增加多少分。

二、为情节,巧设突转。

文似看山不喜平。考场记叙文,要吸引阅卷老师,必须"用旋绕之笔"设置突转,推动情节发展,让文章有波澜。突转或表现为喜事突然转变成悲事,或表现为人物从顺境突然转变成逆境,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让人事矛盾表现为一连串的起伏跌宕,承载人物变化的思想感情,从而呈现出摇曳多姿的文章美。虽说无巧不成书,但突转也不是乱设的,要服从总体安排,要符合生活逻辑。须精心设置,给人以信手拈来、难以忘怀之感,天衣无缝。

三、为主题,边叙边议。

文以传道,记叙文也要表达一个主题,不是为了记叙而记叙的流水帐,行文时要紧扣主题,边叙边议,展示观点。除了开头的感受外,在记叙过程中,要不时找出相对独立的阶段,插入一些点明情节进一步发展性质、渲染矛盾激化氛围的议论句段,揭示主题。这些散见于全篇的议论层层铺垫,步步营造,成为一个整体,共同支持主题,对主题起证明、补充或发挥作用。老舍说"叙述一事一景,须知其全貌。知其全貌,再写几句之后总结一下,使人极清楚地看到事物的本质",就是这个道理。

四、为结尾,点旨升华。

结尾是文章的重要组成部分,古人称"豹尾",认为"一加点染,全篇生辉",且很显眼,是阅卷人必细看的部分之一。考生应把结尾列入构思的范围,下笔前就打好腹稿,胸有成竹,明了收束高度,并力求画龙点睛。最好用总结法、比喻法、呼应法、引用法、议论法、直抒胸臆法六种方法,用排比、比喻、对偶等修辞格,在议论抒情中阐明哲理,升华境界,或透过现象深入事物本质,或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或点明具有启发作用的观点,或展现独到的推理想象。

总之,一篇开头点题、情节引人入胜、主题鲜明突出、结尾画龙点睛的作文,定能获得阅卷教师的青睐。

资料四

就一个"藏"字了得--谈记叙文情节

富有吸引力是评判记叙文情节安排的重要标准。如何增强情节的吸引力?我具体浓缩为二个词--藏头、藏尾。用一个"藏"字来概括诸多作文书中的讲解。

一件事无非是由"起因--发展--结局"三个部份构成。何为头?起因即为头;何为尾?结局即是尾。

一、藏头。在叙事时,不要将起因轻易告诉读者,谓之"藏头"。"起因"是读者感兴趣的,抓住读者的心理期待,将起因藏一藏,往往能收到增强文章吸引力的效果。为了便于学生操作,我将"藏头"具体分为4种形式:

①发展中的某一个突出片断--起因--发展--结局

②发展--结局--起因

③结局--起因--发展

④结局--发展中的某个突出片断--起因--发展。

假设这样一个情节:一位名叫李娜的乡村小姑娘,因为从小爸爸妈妈离异,只得选择与外婆一起生活--爸妈都不要她了。原本成绩一直优秀的她,一下子成绩下降。同学们为了赶走她内心的忧郁,挽回她那健康活泼的心灵。在她生日那天,一起相聚到她外婆家,为她过生日。同学们的友情,终于使她重新振作起来,扬起了生活的风帆。

按第一种形式,可以先写同学为她过生日的热闹场面然后再交待原因和结局;按第二种形式,可以先写同学为其准备过生日,以及她的重新振作,最后再交待原因;按第三种形式,可以先写李娜振作起来,成绩上升了,再交待起因及发展过程;按第四种形式,即是将第一种与第三种形式进行了综合。

同样一件事情,同样的起因,同样的发展过程,同样的结局,只要稍作变化,略作调整,文章给人的感觉就完全不同,这就是"藏头"的魅力所在。

二、藏尾。"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曲折的故事情节才能吸引读者。这个"折"如何来?我认为关键在于"藏尾"。将情节的发展往结局的反方向推,这就是"藏尾"之法。 "看"要在"不看"上做文章,"见面"要在"不见面"上做文章,"理解"要在"不理解"上做文章,"扬"要在"抑"上做文童,"抑"要在"扬"上做文童。文章的吸引力、故事的戏剧性有时就在"藏尾"二字。这就好比球场上直到最后时刻才决出胜负的比赛,这样的比赛往往最有价值,最令人难忘,给观众的心理振动也最大。

看过《鸿门宴》的人,都会为《史记》中这一段经典的故事所感染。故事的成功是与其曲折的情节安排分不开的。细细分析一下,故事的结局是项羽与刘邦这二个农民起义的领袖之间的矛盾暂时得到了缓解,但在整个故事的发展中,司马迁"藏"了三次"尾":第一次,项王听曹无伤之言,大怒,称"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加上范增一番说词,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冲突看来难以避免;第二次,鸿门宴上,范增设计,项庄舞剑,欲杀沛公,冲突又一次开始;第三次,樊哙闯账,义责项羽,双方剑拔弩张,一触即发。整个故事可谓扣人心弦,惊心动魄,波诡云谲,起伏跌宕。何哉?藏尾也。

习作《离家时刻》的江苏小作者江洋可谓深谙此道。远洋船上当海员的哥哥近半年没有归家,"我"和嫂嫂希望快一岁的小侄女叫"爸爸"。第一次,当哥哥下船,到了跟前,嫂嫂让小侄女叫爸爸时,她却哇地一声哭了。第二次,小侄女喝豆浆碰翻了碗,豆浆洒了一身,我告诉小侄女要爸爸擦擦,小侄女眨巴眨巴眼,仿佛要开口,然而却喊出了一声"妈妈"。第三次,哥哥出海准备上船了,小侄女抿抿嘴,似乎要叫了,但还是没有开口。就在哥哥登上船板回过头来向我们招手时,小侄女突然伸出两只小手,哭着喊着:"爸爸,爸爸……"这个尾藏得可谓深矣!这个"爸爸"真可谓层层疾转,"千呼万唤始出来"。

一篇文章可以单用"藏头"法,也可以单用"藏尾"法;可以既用"藏头"也用"藏尾"法。"文无定法",但并不是无法。愿我们的同学们能在"藏"中体味到为文的更多乐趣!

范文:离家时刻

父亲面朝我所在的学校,在村口苦等了两个小时。我的姗姗来迟,换取了父亲满脸的微笑。我是从学校走回家的。不是我不想回家,只是家里太多的温情,总让我莫名其妙地难受。好在每次回家,都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可那离家时刻,总是那么刻骨铭心。

"爸、妈,我走了。"我哽咽地说了一句,全家一阵忙乱。爷爷连忙起身,示意让我晚点走,就匆匆地回家了。父亲一语不发,递给我300元钱。妈妈开始唠叨了:"到了学校好好学习,晚上多穿点衣服,衣服脏了就带回家,我给你洗……"面对家人的关怀,我不住地点着头。

父亲从屋里取出一封信,递给我。"这是你姐从深圳寄来的,里面有照片,没事的时候,拿出来看看。她让你安心学习……"听着父亲的话语,得知姐姐的音讯,心里很不是滋味,倍受离家和求职之苦的姐姐还挂念着我。

爷爷回来了,拎了一大包东西,直往我包里塞。什么饼干、葡萄干,全是营养品。爷爷边塞边说:"东西多了,吃不了,你拿着吃。"其实,这是爷爷的习惯,总是把好东西留一份给我。望着年过七旬的爷爷,心里挺不是滋味的。

我的前脚跨出了家门,回头望了一眼,一家人的眼神全是那么黯淡。最近父亲因身体不好而呆在家中,妈妈整天为我纳袜垫,爷爷的身体也一天不如一天,不知远在他乡的姐姐生活的怎样,莫名的忧伤顿时袭上了眉头,又落入了心头。

我的步子变得沉重了,我忍不住再次回过头去,他们依然在深情地望着我,他们的希望全部寄托在我的身上,希望我能考上大学。唉,不争气的我,何时才能让家人不再操心呢?

在家人的目送下,我登上了离别的客车。随着发动机的声响,我的眼泪模糊了双眼。车行山前,我下了车,决定走着去学校。不为别的,就是要做个好男儿,踏上漫漫征程,走出自己的一条路。也只有这样,才能不至于和父母离得太远……

资料五

写出人物的个性

写作目标:

1.写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2.抓住人物的个性特征、符合人物身份。

学习重点:

1. 学习记述人物二三事;

2. 用细节表现人物的个性。

写人是记叙文的基本内容,写人要写出人物的个性特征。个性特征是指一个人在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不同于他人的特征。怎样才能写出人物的个性,把人物写活呢?这就离不开描写的手法。下面我们就要来讲一讲怎样进行描写。(出示课题)

二、如何选材

1、平面人物的选材

概念解说:平面人物的选材,就是选取二、三件事表现一个人某个方面的个性特点和本质,其他与所选取的性格特征不吻合的一律摒除。

借鉴实例一:巴尔扎克《守财奴》

①争夺梳妆匣:

老头儿身子一纵,扑上梳妆匣,好似一头老虎扑上一个睡着的婴儿。"什么东西?"他拿着宝匣往窗前走去。"噢,是真金,金子!"他连声叫嚷,"这么多的金子!有两斤重。啊!啊!查理把这个跟你换了美丽的金洋,是不是?为什么不早告诉我?这交易划得来,小乖乖!你真是我的女儿,我明白了。"……

老家伙想掏出刀子撬一块金板下来,先把匣子往椅子上一放。欧也妮扑过去想抢回;可是箍桶匠的眼睛老跟着女儿跟梳妆匣,他手臂一摆,使劲一推,欧也妮便倒在母亲床上。

②诱骗继承权:

饭桌收拾完了,门都关严了,他对欧也妮说:"好孩子,现在你承继了你母亲了,咱们中间可有些小小的事要办一办。--对不对,克罗旭?""难道非赶在今天办不行吗,父亲?""是啊,是啊,小乖乖。我不能让事情搁在哪儿牵肠挂肚。你总不至于要我受罪吧。"……"哦,你得在这张文书上签个字,表示你抛弃对令堂的继承权,把你跟令尊共有的财产,全部交给令尊管理,收入归他,光给你保留虚有权--""我对你说的一点儿都不明白,"欧也妮回答,"把文书给我,告诉我签字应该在哪儿。"葛朗台老头的眼光从文书转到女儿,从女儿转到文书,紧张的脑门上尽是汗,一刻不停的抹着。"小乖乖,这张文书送去备案的时候要花很多钱。要是对你可怜的母亲,你肯无条件抛弃继承权,把你的前途完全交给我的话,我觉得更满意。我按月付你一百法郎的大利钱。这样,你爱做多少台弥撒给谁都可以了!--嗯!按每月一百法郎,行吗?"

③临死抓金子:

本区的教士来给他做临终法事的时候,十字架、烛台和银镶的圣水壶一出现,似乎已经死去几小时的眼睛立刻复活了,目不转睛的瞧着那些法器,他的肉瘤也最后地动了一动。神甫把镀金的十字架送到他唇边,给他亲吻基督的圣像,他却作了一个骇人的姿势想把十字架抓在手里,这以下最后的努力要了他的命。他唤着欧也妮,欧也妮跪在前面,流着泪吻着他已冰凉的手,可是他看不见。

人物个性:贪婪、吝啬、守财奴

借鉴实例二:徐懋庸《孔融》

据说,孔融四岁的时候,每次和五个哥哥分梨子吃时,总是自己拿小的,他说,我是小孩,应当吃小的。十岁的时候,独自拜访一个很有名气的大官李膺。李膺曾吩咐门房,说除了当代名家和通家,都不接待。孔融知道了这个规定,就对门房说:"你去通报李老爷,我是他的通家子弟,要见。"李膺接见了他,问:"你怎么是我的通家子弟?"孔融说:"我的祖先孔子曾经是你的祖先老子的学生,我和你岂不是累世通家么?"李膺和在座的宾客都非常惊异于他的聪敏。接着又有一个客人陈炜到来,大家把这件事告诉他。陈炜说:"一个人小时侯聪敏,大了未必高明。"孔融就对陈炜说:"听你说来,你小时一定是很聪敏的吧!"说的大家大笑起来。

人物个性:谦让、聪明

借鉴实例三:《生子当如费恩曼》

费恩曼在六十岁时就对外科医生说:如果看起来不能康复的话,希望不要被麻醉,以便能看到死去的状况,而麻醉的状态是对死亡的欺骗。有一次,费恩曼一度出现了智力障碍,演讲时,他忽然发现自己讲的都是废话,而听众中没有人有勇气指出这一点。费恩曼便向听众道歉,离开讲台,去了医院。治疗的办法似乎很简单,在颅骨上钻了两个洞,让脑内的液体流出来以减轻脑部压力。第二天他神志清醒地坐在床头时,竟然颇有兴致地告诉朋友们:"摸摸这儿,我得头上真的有个洞。"1988年2月,费恩曼陷入长期的昏迷之中,他的最后一句遗言是在短暂的清醒之后说的一句话:"死的过程真烦人。"这表明他一直坚持着观察自己的死亡,并把观察的结果告诉大家。

人物个性:永远乐观。

2、立体人物的选材

概念解说:立体人物就是从不同侧面来表现人物某些重要的个性特点。选材时,就要选用几件事来表现一个人物的几个方面的个性品质和特点。

借鉴实例一:《廉颇蔺相如列传》

故事情节:①完璧归赵②渑池会③将相和

人物个性:①②突出机智勇敢的性格侧面;③突出宽厚让人、胸襟阔大、见识高远的个性特点。

借鉴实例二:《世说新语》

王蓝田心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之,仍下地以履齿辗之,又不得,嗔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谢无奕性粗强。以事不相得,自往数王蓝田,肆言极骂。王正色面壁,不敢动。半日,谢去良久,转头问左右小吏,曰:"去未?"答曰:"已去。"然后复坐。

人物个性:既写出人物急躁的一面,又写出他自制忍让的一面。写出了人物的丰富性、复杂性。

三、如何描写

1、写好肖像,以形传神

概念解说:肖像描写是指描写人物的外形,包括容貌、体态、表情、服饰等。写肖像,可以抓住性别、年龄、职业、身份、经历,表现人物的特征。《故乡》中的杨二嫂:凸颧骨,薄嘴唇;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由这个外貌特征可以粗知她尖酸刻薄的性格。

方法初探:写肖像,一定要学会刻画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透过这个窗户,可以窥视人物内心的种种变化,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画眼睛,就是要把人物的眼睛中最传神的特点表现出来,使人物形神兼备,栩栩如生。

怎样才能画好人物的眼睛呢?一是要让人物的眼睛反映人物的经历、遭遇、处境和人物的内心变化。鲁迅的《祝福》十多次写祥林嫂的眼睛、眼光、眼神,表现了祥林嫂的不幸遭遇和性格的变化。二是要让人物的眼睛反映出人物的年龄、个性和不同的情绪。人物的年龄、性格、情绪不同,他们的眼神和目光也会不同。比如孩子的眼睛可以是"明澄得像水晶一样",而老人的眼睛则应当留下生活刻下的印记,或是饱经沧桑,或是沉静平和慈祥,或睿智深遂。刚强自信的人会拥有熠熠生辉的双眸,而脆弱自卑的人眼光是躲躲闪闪游离不定。眼睛可写满渴望写满期待,希望工程的代表宣传画--魏明娟的大眼睛,无数少女少妇的望穿秋水;眼睛可写满兴奋写满激动,成功者噙着泪花的眼睛;眼睛也可写满绝望,吸毒者无神的眼睛;写满忧郁感伤,《蓝衣少年》幽幽的眼睛……

课堂练笔:以《眼睛》或《的眼睛》为题写一个特写。

2、写好心理,倾诉心声

概念解说:人物思想性格的塑造离不开内心世界的描写。可以直接写人物的内心活动,写人物怎么想,怎么感觉;也可以间接地借助人物的外部表现如语言、动作、肖像来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一般用第一人称写文章,较多直接进行心理描写,但要注意不能只说一些浮泛的空话,诸如"我感到很高兴、我感到很懊悔、我感到很温暖"之类,要能把内心深处的精妙倾诉出来。

借鉴实例一:鲁迅《一件小事》

当"我"看到车夫关老女人向巡警分驻所走去时,有这样一段心理描写:"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按正常的视觉应是越远越小,而在"我"的感觉里,却刚好相反,是"愈走愈大",这就写出了"我"的内心震撼,自渐形秽。

言为心声,要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就要注意写好人物的语言。老舍说"对话就是人物的性格等等的自我介绍"。《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的那一节,鲁提辖打了三拳之后发现郑屠可能死了,于是他就说:这充分地体现出业鲁达的粗中有细。

借鉴实例二:《儿子眼里的父亲》

七岁:爸爸真了不起,什么都懂!

十四岁:好像有时候说得也不对……

二十岁:爸爸有的落伍了,他的理论和时代格格不入。

二十五岁:'老头子'一无所知,陈腐不堪。

三十五岁:如果爸爸当年像我这样老练,他今天肯定是百万富翁了……

四十五岁:我不知道是否该和'老头'商量,或许他能帮我出出主意……

五十五岁:真可惜,爸爸去世了。说实在话,他的看法相当高明!

六十岁:可怜的爸爸!你简直是位无所不知的学者!遗憾的是我了解您太晚了!

实例赏析:这一段独白把"儿子""父亲"两个形象表现十分鲜明,反映了由幼稚到怀疑,到年少气盛不可一世,到尊重现实事求是的心理发展过程,寓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我们在作文也可以经常运用心理的变化来表现人物。

3、写好行动,扣住细节,形神兼备

概念解说:一个人的所作所为,是他思想性格的具体表现。行动描写生动,能准确地传神,达到形神兼备的佳境。写人物切忌空洞地叙说,不要你去下评语,写什么"他是一个诚实的人""他是一个道德不好的人""他是一个热心的人"之类的话,要让人物自己的言行来表现自己的性格特点。前面提到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细节,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通过这个细节表现了鲁达疾恶如仇、粗中有细的性格特点。

借鉴实例一:孙犁《荷花淀》

水生笑了一下。女人看出他笑得不像平常:"怎么了,你?"

水生小声说:"明天我就到大部队上去了。"

女人的手指震动了一下,想是叫苇眉子划破了手,她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实例赏析:在这个片断中"震动""吮"这样的动作揭示了人物瞬间心理复杂微妙的感情活动,胜过千言万语。

借鉴实例二:契珂夫《变色龙》

契诃夫的《变色龙》中有一个精彩的细节描写,这就是主人公奥楚蔑洛夫身上穿的新的军大衣穿、脱、穿的描写。这个细节不影响故事情节的发展,但在刻画人物上很起作用。

主人公一出场穿的就是新的军大衣,暗示出这个警官是刚爬上去的;随着狗主人的不同而一再更换对狗的称呼、对狗的褒贬时,这件军大衣起作用。警官听首饰匠赫留金告狗咬人的状后要严惩"罪犯",但一听说是将军家的狗时,立刻态度大变,说:"席加洛夫将军?哦!……叶尔德林,帮我把大衣脱下来……真要命,天这么热,看样子多半要下雨了……"于是,掉转话头,指责赫留金。

人群议论狗,说不是将军家的狗,警官又大发议论,要好好教训"罪犯",又听说"没错儿,将军家的"结论时,大衣又发挥作用了--"哦!……叶尔德林老弟,给我穿上大衣吧……好像起风了,挺冷……你把这条狗带到将军家里去,问问清楚。就说这狗是我找着,派人送上的。"脱了大衣又穿了起来。

最后真相大白,狗的主人是将军哥哥。于是,警官恐吓赫留金,"我早晚要收拾你",并裹紧大衣,穿过广场径自走了。这个细节贯串全文,多方面刻画了人物的思想性格。

出场时穿的新大衣,显示警官耀武扬威的气焰;变化无常的过程,军大衣一会儿脱,一会儿穿,为自我解嘲作阶梯,生动地反映出警官对权势显赫的将军的恐惧,趋炎附势,媚上压下的性格。

借鉴实例三:吴敬梓《儒林外史》:

自此,严监生的病一日中似一日。--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出两个手指头。大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你莫不还有两个亲人不曾见面?"他就把头摇了两三摇。二侄子走上前来问道:"二叔,莫不是还有两笔银子在那里,不曾吩咐明白?"他把两眼睁得滴溜圆,把头又狠狠摇了几摇,越发指得紧了。奶妈抱着哥子插口道:"老爷想是因两位舅爷不在眼前,故此记念。"他听了这话,把眼闭着摇头,那手只是指着不动。赵氏慌忙揩揩眼泪,走近上前说:"爷,别人都说的不相干,只有我知道你的意思!……你是为那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不放心,恐费了油。我如今挑掉一茎就是了。"说罢,忙走去挑掉一茎。众人看严监生时,点一点头,把手一垂,登时就没了气。

写作误区:大家特别要注意这些看起来好像不影响叙事的细节,正是这些细节使得文章生动自然并且有深度,内容也会很充实。而大家写叙事写人的文章最大缺点就是把文章写得流水账一样,"今天我晚了一点起床,把单车骑得飞快去上学,突然'砰'的一声胎爆了,只好去补胎,迟到了,被老师罚跑了两圈,今天真倒霉!",根本没有什么细节,甚至连最基本的详略都没有。

4、写好环境,以景写人。

因为人物的言谈举止、神情心态只有在特定的环境中,才具有表现个性的意义。大家可以看看,鲁迅在小说《药》中的环境描写:

借鉴实例:鲁迅《药》

这一年的清明,分外寒冷;杨柳才吐出半粒米大的新芽。天明未久,华大妈已在右边的一座新坟前面,排出四碟菜,一碗饭,哭了一场。化过纸,呆呆地坐在地上,仿佛等候什么似的,但自己也说不出等候什么。微风起来,吹动他短发,确乎比去年白多了。

实例赏析:这一个片断所写的的环境,清明时节,分外寒冷,显得异常悲凉。这一气氛与人物的行动、外貌楔合,写出了人物内心的悲苦。我们写人物的时候,也要注意运用环境,可以用环境与人物的行动肖像互相烘托,比如写一个热闹的聚会和朋友兴高才烈的言行及笑脸;同样,也可以用环境与人物的行动肖像进行对比烘托,同样是写一个热闹的聚会,你也可写发现为聚会不停忙碌的母亲白发又多几根。

5、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写人物可以直接写他的言行举止,有直接写人物表达不出他的精神,也可以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清朝人刘熙载说:"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树写之。"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汉乐府诗《陌上桑》中描写采桑女罗敷的美貌,诗中这样描绘"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峭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描写行者、少年等人见到罗敷的神态与动作,有力地表现了罗敷的貌美惊人。

其实成语"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用的也是这个道理。

资料六

高中记叙文的"三味"

从小学就开始写话、写日记、写作文,写到高中,记叙文已是再熟悉不过的文体了。但有时很困惑:许多学生的记叙文写得连初中水平都没了。究其原因,恐怕很大程度在于,这些学生并没有意识到什么才是高中记叙文的档次,也未曾为跨上这一档次而真正扎扎实实地努力。什么样的记叙文才算上档次?说来标准也多,在这里,且不说选材典型、组材有方、多种表达方式灵活运用,就结合自己进行作文指导的体会,谈谈高中记叙文应具备的"三味"吧。

其一,"哲理味"。

说白了,就是文章要"有思想"。虽说记叙文写作的关键在于选材,但在多数学生生活面毕竟很窄的情况下,只强调选材的典型性还不能解决问题,还应当让他们学会"挖掘",学会从日常小事中挖掘出新意、深意来。高中记叙文,已不能满足于把事件本身记叙清楚,如果只停留在平铺直叙一个过程,那么叙述得再清晰也是不够的。写作时应当让事件载着自己对生活的关注、认识与思考,展示自身思想成长、升华的过程,并且用恰当的抒情、议论表现出来。其实,事无巨细,只要懂得去开掘,哪怕是最寻常的事,也可以表现出自己富于个性的感悟来,也能给人许多回味与启迪。有时甚至仅是微琐细节,也可以掘出有价值的主题来,使文章因为"有思想"、有深度而登上新的台阶。若写作时不会往深处挖一挖,即使有好的素材也会写得俗之又俗的。每每读优秀作文,都不难发现,大凡成功之作,其实都是小作者生活积淀中形成的独到见解的抒写载体,或是对自己参透的人生哲理的具体诠释。请看以下几例记叙文中的点旨之句:

1、懒汉不思成材,懦夫不敢成材,庸人不善成材,成材是强者的事业。

2、坚韧是什么?坚韧就是不埋怨命运的坎坷多舛,不叹恨生活的无情磨难,坚韧就是夸父逐日、精卫填海,坚韧就是突破,就是追求,就是创造,就是希望。

3、我要学会忍受,学会把伤痛转移,就像珍珠贝一样,重塑自己的伤口,在伤处磨练出一颗又大又亮的珍珠,闪闪发光,照耀自己的人生。

4、我一直感叹生活于我只是严酷的沙漠,现在才知道,那是因为我心里没有绿洲。

5、那一段充满阳光、鲜花和赞誉的日子已成为永久的历史。它已被我紧紧地收藏在心灵的最底层,因为我明白,它很难成为自己成功之路的一级级台阶,却往往会成为通往成功的一个个温柔的陷阱,使自己在享受心灵的满足时,不知不觉地一步步走向后退。

人们读到这样的文章,犹如与小作者进行心灵的对话,一同品味生活,感悟人生,挑战命运,产生心有灵犀的共鸣。而这一点,小学生、初中生一般是无法企及的。高中学生就应该这样,发挥自己生活阅历相对丰富、知识积淀相对深厚,感悟能力较强的优势,有意识地从事件中提升出一些带哲理意味的思想,让它成为记叙文的灵魂而闪耀光彩。

其二,"散文味"。

即文章读来韵味十足。韵味之一来自"真情实意",优秀作文中,凭着它取胜的多乎其多。正如年幼时弹琴只能弹准音符,而长大后可以在音符中传达无尽的意味一样,高中记叙文应该在字里行间蕴含丰富的情感。叙说事件时,不能只是干巴巴毫不动情,不能只是用"笔"去写,而应该用"心"去写,用自己的动情去打动别人,感染别人,把读者牵引到自己创设的特定氛围之中,与自己同喜同悲,同乐同愁。即使文学功底不是很强的学生,只要能将真情倾注于事件之中,渗透于字里行间,也能得到好的表达效果。韵味之二是语言的意味深长。高中记叙文的语言除了具备初中时准确通顺的要求之外,要力求"美"起来,力求蕴藉、凝练、含蓄,以有尽之言达无尽之意,给人回味与思考的余地。每一句叙述都不只是简单直白地交待事件过程,而是包含深意且伴有浓重的抒情。

请比较以下几组文章的起始句:

第一组:

1、我没有故事,只有实实在在的生活。

2、这是一件真实的事情。

第二组:

1、"路有点长,夜有点微凉,心情迷迷惘惘,和天空交换沮丧……"此时,也许只有这首歌能表达我因为考试的失败而带来的伤痛。

2、 期末考试失败了,我心情很差。

第三组:

1、五年前那个云霞灿烂的傍晚,在我的一生中是那样暗淡无光――不幸的车祸降临到我的身上。

2、五年前的一个傍晚,我不幸遇到了车祸。

以上三组的每两句话,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但表达效果却相差甚远。第一句的表达不仅给人一种文学韵味十足、语言优美的印象,而且能立时扣住读者心弦,激荡起读者的情感。

其三,"小说味"。

就是高中记叙文要有适当的虚构。也许有人要说,这不是鼓吹让学生来虚的吗?其实高中生的认识能力,远比初中时候强,他们已不再是只会就某一具体的事件认识点滴的生活真意,而是能以较为合理的、综合的、全面的眼光去看待周围的生活。初中生可以不明白文学源于现实却高于现实的道理,可以不明白将张三的鼻子、李四的嘴巴、王二的额头、孙五的眼睛合成一个人的写法,高中生却必须明白,而且也能做到,这是对文学有深入认识的表现,也是具备了一定文学素养的体现。高中记叙文应当可以适当虚构,也许是生活中的一个片断、一个镜头、一句对话、瞬间情景,却可以加以想象,扩充成丰富而完整的事件;也许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却可以放到自我的生活中去抒写;也许是不同的人经历的事,却可以综合到一个人身上来表现。只要是不违背生活去瞎编乱造,只要是具备生活的真实,把存在的、可能的、甚至希望存在的现实写出来,未尝不是对生活有深刻认识与思考的体现,未尝不是具有想象力、创造力的体现,未尝不是语文功底深厚的体现。如此,高中记叙文的事件会更有典型意义,形象会更丰富,内容会更充实,主题也将更有现实意义。

高中记叙文若做到"三味"俱佳,就算到了"火候"了,这样的文章也一定会成为同龄人中的上乘之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