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 重於泰山 重的成語、山的成語接龍
【拼音】: zhòng yú tài shān
【解釋】: 比泰山還要重。比喻人死得很有價值。也形容意義重大。
【出處】: 漢·司馬遷《報任少卿書》:借箸代籌的主人公是誰:張良“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金蟬脫殼的主人公是誰:畢再遇輕於鴻毛。”
【舉例造句】: 子鮮之勢,重於泰山矣。 ★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六十五回
【拼音代碼】: zyts
【近義詞】: 彪炳千古、萬古流芳
【反義詞】: 輕於鴻毛
【歇後語】:
【燈謎】: 對仗
【用法】: 作謂語、定語;用於死的價值或其他
【英文】: be weightier than Mount Tai
【故事】: 西漢時期,太史令司馬遷為實現父親的遺願繼續編著《史記》,因李陵事件被施以酷刑。他強忍痛苦,終於在公元前91年完成歷史巨著《史記》。他在給朋友的信囊螢映雪的主人公是誰:車胤,孫康。“囊螢映雪”這則成語的囊螢是晉代車胤傢貧,沒錢買燈油,而又想晚上讀書,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螢火蟲來當燈讀書;映雪是晉代孫康冬天夜裡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書。中談到對死的認識:“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