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三候是什么-飞外

夏至三候是什么?
我国古代一些文学作品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意思是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并且认为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糜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糜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
二候蝉始鸣,意思是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
三候半夏生,意思是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
夏至的农事活动
夏至前后,淮河以南早稻抽穗扬花,田间水分管理上要足水抽穗,湿润灌浆,干干湿湿,既满足水稻结实对水分的需要,又能透气养根,保证活熟到老,提高籽粒重。俗话说:"夏种不让晌",夏播工作要抓紧扫尾,已播的要加强管理,力争全苗。
出苗后应及时间苗定苗,移栽补缺。夏至时节各种农田杂草和庄稼一样生长很快,不仅与作物争水争肥争阳光,而且是多种病菌和害虫的寄主,因此农谚说:"夏至不锄根边草,如同养下毒蛇咬。"抓紧中耕锄地是夏至时节极重要的增产措施之一。

夏至三候分别是什么

  夏至有三侯:一候鹿角解;二候蜩始鸣;三候半夏生。夏至,是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四个节气。

  夏至一候二候三候是什么意思

  一候鹿角解

  “夏至一侯鹿角解”,“冬至二侯麋角解”何也?

  麋虽为鹿属,但麋与鹿之性,阴阳异也。

  鹿,形小山兽也,角支向前与黄牛一同,属阳;麋,形大泽兽也,角支向后与水牛一同,属阴。

  解,角脱落之意。

  夏至阳之极,冬至阴之极,物极则必反,故此夏至一阴生,冬至一阳生。

  夏至一阴生,阳气始衰,鹿角朝前生,属阳,故鹿感阴气而角解。冬至一阳生,阴气始衰,麋角朝后生,属阴,故麋感阳气而角解。

夏至

  二候蜩始鸣

  蜩,蝉也。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知了”。

  正所谓“四月秀葽,五月鸣蜩。八月其获,十月陨萚。”

  雄性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

  现在我们可以了解到,雄蝉鸣是为了吸引异性交配。蝉性寒,待阴气生后,才是到了最佳的生育期,故此夏至后蝉鸣。

  注:蝉鸣实则是因腹盖下鼓膜震动产生的,翅膀只是被带着震动,古人误以为是“震翅发声”

  三候半夏生

  半夏是一种喜阴的多年生有毒的草木,因其夏至后生,而此时夏天过半,故称“半夏”。

  而此“生”非“苗始生”,而是“倒苗”,茎叶枯萎而根茎生长,此时便可采收。

  由此可知,夏至之后,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生长,而喜阳的生物便开始衰退。

夏至

  夏至节气介绍

  每年的6月21日前后(6月20日~22日),当太阳到达黄经90°时,即为夏至。有谚语说,“不过夏至不热”,“夏至三庚数头伏”,意思是说,虽然夏至后阳光直射位置向南移,白天逐渐缩短,夜晚逐渐增长,但在夏至后一个多月里,阳光照射强烈,地面处于持续聚热增温的阶段,直到地面积累的热量达到最高峰,所以一年中最热的时段在盛夏七八月。

  夏至过后进入伏天,气温高,光照足,雨水增多,不仅为农作物旺盛生长创造了条件,各种农田杂草也与庄稼争水争肥争阳光,农民朋友应该加强田间管理,为秋粮丰收打下基础。

  “不过夏至不热”,“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虽表示炎热的夏天已经到来,但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夏至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仍继续升高,大约再过二三十天,一般是最热的天气了。

  夏至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代表炎热天气的到来,但夏至并不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