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的事例(为人民服务的平凡英雄)-飞外

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的例子(普通英雄为人民服务)

“人天生就是凡人,不是重于泰山,就是轻于鸿毛。”欢迎红军回乡,长征途中跋涉,奔赴抗日战场,为 *** 当警卫兵,在烧炭任务中不幸牺牲...来自四川省仪陇县张思德纪念馆、公安局、学校、社区等单位的40余名“基层演员”为家乡干部群众上演红色歌剧《张思德》,向革命英雄张思德致敬。

张思德1915年4月出生于大巴山深处的一个贫苦佃户家庭。病重的母亲没有奶水,只好去屋主家,拜访西方人家,来到谷米捣烂熬成浆糊喂他,于是给了他一个外号“姑娃子”。出生仅7个月后,母亲因病去世,没钱治病,父亲张兴品被迫将他交给姑姑收养。顾娃子从小吃“千奶”穿“百衣”,养母为了让他永远记住乡亲们的恩情,给他取名“赛德”。

张思德(左)与战友们一起烧炭(侧面照)。新华社

1933年2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创建川陕革命根据地。1933年12月,张思德参加红军,不久加入共青团。1935年,随着红四方面军的长征,他三次穿越人迹罕至的雪山草原。他勇敢机智,只身游过江,赢得了敌人的轮渡,为红军渡过嘉陵江创造了条件。在川西茂州一带,他奇迹般地靠自己赢得了两挺敌人的机枪,被战士们亲切地称为“小虎队”,一时成了故事。1936年10月,张思德随部队到达陕北,1937年加入中国 *** 。

张思德始终牢记为人民谋利益的使命,坚持一切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并在实践中一丝不苟地贯彻执行。

班长张显扬说,有一次,部队在水草丰美的沼泽旁扎营。一个小战士高兴地大叫,发现了野萝卜。张思德过来查看,发现池塘边有一丛长着绿叶,长得像萝卜的植物。饥饿的小战士拉起一棵树送到他的嘴边。张思德忙追上去,先把叶子放进嘴里,细细咀嚼。味道又甜又涩。过了一会儿,张思德觉得有点头晕,虚弱,然后,他的胃开始疼痛,他呕吐得很厉害。在失去知觉之前,他还在告诉小战士们告诉大家草是有毒的。半个多小时后,张思德慢慢醒了过来,隐约看见那个拿着瓷罐蹲在他面前的小战士。他连忙说:“别管我,去告诉其他同志。”

在延安时期,因为缺少食物,士兵们总是吃饱了。通信班的战士都是年轻人,经常出去远距离送信,所以吃的很多。为了让大家多吃点,张思德作为通讯班长,在他吃了一半饭的时候,悄悄放下饭碗,拿起水桶去打水,让其他人多吃点。

大巴山腹地冬天和北方一样冷,用木炭取暖。小时候,张思德跟父亲学过烧炭的好手艺。1944年初,张思德积极响应党中央提出的大生产运动号召,主动在安塞县石碣峪开办生产农场,担任副队长。白天,他巡视窑炉以掌握温度。晚上,他会起来几次,爬到窑顶,观察烟色。窑内温度很高,有木炭从窑中出来,火星四溅。但是,每次出炭,他都是之一个钻到窑最里面去捡炭的。当他手里的抹布着火时,他用手扑灭它,继续工作。

1944年9月5日,张思德和他的战友小白决定挖几个新窑,多烧点木炭。挖到中午的时候,突然有几块碎土从窑顶掉了下来,有危险。张思德的担子和担子把小白推出了洞口,厚厚的窑顶坍塌了,把张思德埋在了底下。士兵和老百姓从四面八方赶来,拼命挖掘。小白得救了,但张思德没能救他。他死时只有29岁。

革命需要在枪林弹雨中流血,也需要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奉献。张思德是一名普通的 *** 员和军人。他服从组织安排,愿意在烧炭的平凡岗位上忘我工作,直至光荣牺牲。 *** 对他评价很高:“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重。”

今天,冬天不再寒冷。红歌还在大巴山飞。